香港中大招募3千人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其中无症状隐形患者能够避过现时常规监测系统,在社区传播病毒,成为防疫控制的一大障碍。

香港新冠病毒疫情渐趋缓和,星期三(4月29日)录得连续第4日零确诊,亦是10日以来的第6次零确诊,累计确诊个案维持1,037宗。

无症状患者成社区传播隐忧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湘基星期三召开记者会表示,香港过去几天多次录得零感染,公众有所放心,但是他呼吁防疫不要放松。他又表示,这几日的零感染代表香港度过第二波疫情,是一个非常合适及重要的时机去进行隐性新冠感染的研究。

陈湘基表示,新冠病毒会引致一些呼吸系统的感染,包括发烧及严重肺炎等,需要进入深切治疗病房(ICU),最严重会引致死亡。陈湘基表示,这类病人通过香港卫生部门的密集侦测及追查,这类有病征的个案很多都被查出并接受隔离治疗,而侦测及追查仍然有可能遗漏一些无症状隐形患者。

陈湘基表示,无症状隐形患者可能完全无病征,或者只有少许发烧、喉咙不适等,这些患者可能不会去看医生,但是仍然要追縱他们,因为他们可能会在社区传播病毒,如果老人、长期病患等 “高危人士”受感染,会带来严重影响。陈湘基表示,欧、美各地约有2%至30%的隐性感染个案。

陈湘基说:“其实在欧洲或者美国大家都知道它们爆发疫情都相当厉害,他们现时都有一些初步的研究,追查一些所谓‘隐性'(患者),在他们来讲可能有病征都变成侦查不到,他们不是好像香港追查得这么密,在这样的情况他们现在初止的研究看到这些所谓隐性的可能有百分之几或者几十,每个地方都有些不同的,其实要看他们的侦查系统如何,如果它查得密可能隐性的比例少些,如果它都没有能力去做一些测试的,当然它会走漏的个案就多,香港究竟是怎样,其实我们很急切需要知道香港的情况是怎样。”

中大招募3千人侦查隐性新冠感染

由于香港现时未有本地隐性新冠感染的资讯,中文大学医学院率先展开研究,从星期三开始招募3千名香港市民,从婴儿到长者不限年龄,通过对他们的血液及唾液样本进行免疫球蛋白(IgG)测试,分析香港的隐性感染状况,探索下一步的防疫策略。

陈湘基表示,今次研究是以低于欧洲最低隐性个案比例1.5%为假定,决定招募3千名港人进行研究,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了解传染来源及密切接触者等。

陈湘基接受美国之音提问表示,无症状隐形患者的传播率如何,几个月后经过研究将会有答案,目前主要靠估计,他认为传播率应该比较低。

他说:“到目前为止大家都是估(计),譬如(中国)国内都估传播会低一些,我想(数字)都是低一些,不过,我们希望这个研究是可以说多一些,即是(究竟数字)是如何地少﹖即是现在确诊那些(患者)全家人都感染的,即是差不多百分之百,譬如这些(无症状隐形患者)我们连他的家人都检验,我们要先把他们找出来,现在都不知道那个家人是(要检验)。”

学者指研究成果对外国有参考价值

陈湘基表示,这项研究为期一年,期间会公布阶段性研究成果,他希望研究成果可以为将来的防疫政策带来一些检讨的基础数据,如果再出现第三波疫情,可以有更完善及针对性的防疫措施。

陈湘基说:“如果我们香港的隐性感染者是很多的话,可能代表我们的(防疫)政策是有些地方可以改进,如果我们的隐性患者是很少,其实这个是好消息,即是说我们以往用的政策其实是非常之适合香港用的,如果是中间,又不是很高、又不是很低的话,我们就会再深入了解隐性的感染是属于什么群组,他们有些什么特征,我们就可以调校我们的政策去针对这些群组、这些特征,去令到我们将来的风波、感染的风波的时候,更加少一些这些隐性的感染。”

陈湘基又表示,这些研究成果对国际防疫都有参考价值,可以让外国参考香港的防疫措施成效如何。

他说:“当然有(参考价值)的,其实这个隐性的比例每个地方我觉得差异会很大,因为它很主要是受到疫情的政策所影响,如果我们用一个非常之严谨的政策,相信那个隐性的感染会少,用一个宽松的政策隐性感染就会多,我们都是就着香港这个政策做一个检讨、做一个追查,可以给其他地方去参考,究竟这个政策出来的成效是怎样,可能譬如我们做了很多事情,花了很多资源,其实都很多隐性感染的,变成这个政策似乎那个成本效益就未必那么理想了,即是类似这些参考作用。”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