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是助手還是工具?

作者:萬慶元

近年來,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人工智慧技術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解放了一部分勞動力。就像國際知名學者周海中先生在33年前預言的那樣:“人工智慧技術將廣泛應用到各學科領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最近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不僅正在變得更快、更便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創作出來的東西甚至比人類做出來的還要好。

最近,由瑞典哥德堡大學研究員Almira Thunstrm和Steinn Steingrimsson攥寫的學術論文多了一個非人“作者”——GPT-3,而且它還成了該論文的第一作者。GPT-3是由美國三藩市OpenAI實驗室開發的,其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它具有1750億參數的人工智慧文本生成模型,被人們稱作迄今為止最“全能”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

出於被這篇 GPT-3生成的論文所驚豔,Almira曾經思考是否可以將 GPT-3 所作的論文提交給同行評審的期刊。她預想到了這可能會引起一系列有關出版的倫理和法律問題以及關於非人類作者身份的哲學爭論,但Almira認為隨著GPT-3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未來學術出版可能不得不適應一些由人工智慧驅動的稿件。她感慨道:今後的學術論著很可能是演算法所寫的。

GPT-3是很有潛力撰寫學術論著的。但是,也有一些限制需要考慮。首先,它可能無法捕捉人類語言的所有細微差別和微妙之處。其次,它可能無法產生人類能夠帶來的新想法或觀點。然而,GPT-3似乎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學術寫作工具。在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的助力下,這篇學術論文已在法國國際預印本伺服器HAL上發表,正在等待學術期刊的審閱。

從社交媒體到遊戲,從廣告到建築,從編碼到平面設計,從產品設計到學術寫作,每一個需要人類原創性工作的行業都面臨著重塑。這些行業的部分職能可能會被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完全取代,而在人機協同帶來的反覆運算得更頻繁的創作迴圈的作用下,其他一些職能更有可能會蓬勃發展——但在廣泛的終端市場上,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應該會釋放出更好、更快、更便宜的創造力。這從GPT-3的“寫作功底”可見一斑。

GPT-3參與攥寫學術論文,此事已引起國際學界的轟動,也引來了不少人的疑問:人工智慧是助手還是工具?其實,人工智慧是助手還是工具的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工智慧是人類寫作的得力助手。但是,從本質上看,人工智慧僅是一種工具,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人去使用它。總的來說,在可預見的範圍裡,人與人工智慧將處於一種工具使用者和工具的狀態。當今只能採取人與人工智慧協同互動的方式,而這種模式更適應現實社會生活。

文/萬慶元(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後,原籍廣東惠州)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