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创卫更需“人间烟火味”

通讯员:李财俊

随着山东省淄博市今年爆火出圈,多个城市开始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上下功夫,引发新一轮的创文创卫活动。然而,过于标准化的考核体系、严苛的考核条件,免不了出现“典型式”造景、“运动式”突击,偏离服务于民核心本质。

创文创卫主体易跑偏。停车线、经营线、门前“三包”线,“一条条线”绘就一座城市的管理规则与责任。然而,划定的责任区成了摆设,一些地方创卫让基层干部不上班,跑去村里捡烟头;学校老师不教课,集体上街捡垃圾;卖鱼摊贩剪了带鱼尾巴,确保所有带鱼长度一致;有的把合法经营的早餐摊、水果摊、蔬菜摊被扫荡得一干二净,群众常去的“苍蝇菜馆”都关停了。各类奇葩行为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开来,看着热火朝天、风风火火,实则“一阵风”后又“打回原形”。把创卫工作与群众对立开来,把干部作为基层管理、治理主体,是只想着短期出政绩、有实效的具体表现,缺乏充分信任基层群众的底气和动员群众参与的信心,造成干部增加了副业,又难务主业。

创文创卫根本在于人。山东省作为儒家发源地,热情好客、勤劳朴实早已刻进山东人的骨子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淄博市得到广泛的实践。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蕴,不是在刻意“整治”和“规范”中展现出来的,任何偏离公共服务需要、便利个人生活需求的,都是在曲解创文创卫根本目的,需从“衣食住行”细处着手,比如严格市场秩序,把明码标价、禁止宰客、食品保障等方面把诚信经营做到极致,把群众自发形成的口碑作为最好的招牌,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少在“表面”下功夫,多在“实处”出正招,方可让创文创卫经得起检验、受得住考验。

创文创卫更需人间烟火味。地摊经济的繁荣与区域卫生管护从来不是对立存在,以“赶”代“管”、以“罚”代“管”,既难以稳定好基层群众收入,也加剧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各类负面效应。一座城市的烟火味、最为地道的美食反而就集中在这些“流动商贩”上,这些地摊就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浓缩,既要在卫生、安全方面作出要求,也要探索从“共享摊位”“集中摊位”等方面化解卫生管理难、噪音扰民等问题,通过更加柔性、人性化执法,慎用管理权力,将其转化为更为细致的人文服务,才能让一座城市更加宽容、和谐,从内向外吸纳各方游客游玩体验。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