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26日召開會議,作出提振經濟及民企信心的措施後,中國國務院29日召開常務委員會,宣示要加快政策推出節奏,條件相對成熟就馬上推出;河南省政府29日也發布措施,宣示進一步規範涉企執法,減少對小微企業、個體戶的抽查。北京連連祭出大招,降息降准降房貸,市場一時反應積極,股市翻紅,一些經濟界人士也認為是“積極的對策”,但對能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仍難斷定。而另外一些觀察人士則認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一些關鍵因素如不改變,經濟局面或者會在政策激進轉向後有所改觀,但很難持久,其中打壓民營企業,堵死言路,就是經濟難以盤活的兩大惡症。
中央地方表態加速推動及支持民企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的落實工作。會議強調,「要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好,把已明確的政策措施落實好」,有效實施宏觀調控,推動各項政策協同發力,打好組合拳,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會議宣示,相關的每一項政策都要明確責任分工,加快推出實施的節奏,「條件相對成熟的政策要馬上推出」,需要進一步細化完善的政策要抓緊做好相關工作,「成熟一批推出一批」。各部門要「不避難、不推責」,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
這項會議提到,要根據形勢變化,及時研究新的增量政策。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注重聽取各方面意見,不斷優化完善政策舉措。要加強政策解讀,更好地凝聚共識、增強信心。
在地方上,界面新聞報導,河南省政府辦公廳29日印發「河南省支持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發展若干措施」,指要進一步規範「涉企執法、監管行為」。除涉及消防、燃氣、建築物安全等隱患清查、執法檢查事項外,按照「隨機、最少、合併」原則,確實減少對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的抽查比例和頻次。
此外,這項措施還宣示,實行統一供貨的連鎖企業(直營店)「抽查結果通用」,且原則上不在生產經營高峰期開展檢查,嚴禁要求企業配合開展「與生產經營活動無關」的各項工作。
同時,在全省城市管理、生態環保、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將依法實施「首違不罰」、「輕微免罰」。並開展涉個體戶和小微企業收費專項治理,嚴查行政審批仲介機構、行業協會和金融、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行業領域的違規收費行為,以及不按規定執行中國國家減費降負政策的行為。
這項措施並准許「無固定經營場所的商戶」,以家庭地址作為經營場所登記為「個體工商戶」,開展流動經營;並准許「無固定經營場所的電子商務類自然人經營者」,使用電子商務平台提供的網路經營場所進行「個體工商戶」登記。
首購二購齊降0.5百分點
為帶動房市,中國人民銀行今晚宣布,將允許滿足一定條件的既存房貸重新約定利率的加點幅度,促進利率降低,預計平均降幅約0.5個百分點;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隨即倡議,各商業銀行應在10月31日前,對符合條件的既存房貸批量調整。
中國人民銀行並表示,為「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新變化」,在批量調整和常態化調整階段,均不再區分首套(首購)、二套房,引導首套、二套既存房貸利率降至「全國新發放房貸利率平均水平」附近,減輕房貸借款人利息負擔。但設有房貸利率政策下限,且區分首套、二套的城市則除外。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今晚公布一連串與房貸利率有關的通知,重點在於「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等方面。而由中國各銀行組成的「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也隨即發布配合措施作呼應。
央行表示,對於利率加點幅度高於-30基點的既存房貸利率,將統一調整到不低於-30基點,且不低於所在城市目前執行的新發放房貸利率加點下限,使利率水準「靠近全國新發放房貸利率附近」,預計平均降幅為0.5個百分點左右。
「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隨即發表倡議,要求中國各主要商業銀行原則上應即日對外發布公告,且不晚於10月12日發布操作細則,及時回應客戶關切。各商業銀行原則上應在10月31日前,對符合條件的既存房貸開展批量調整。
中國央行同時針對「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有關事宜」發布公告,其中包括:固定利率貸款借款人可與銀行協商,由銀行新發放浮動利率,以替換原有貸款,利率以最近1個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
同時,自今年11月1日起,合約約定為浮動利率的房貸,借款人可與銀行協商約定「重定價週期」。在利率重定價日,定價基準調整為最近1個月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並應在貸款合約中明確記載。
民營企業的困境:從冷漠到救助的反轉
隨著經濟形勢日益嚴峻,北京緊急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然而對民營企業的態度卻始終不冷不熱,甚至出現了壓制和排擠的情況。2018年,更有“私營經濟退場論”甚囂塵上。如今,形勢不容樂觀,高層終於開始表態,表示要支持民營企業。
根據微信公眾號“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報導,該委主任鄭柵潔於9月27日召開座談會,與多位民營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以了解他們的經營現狀、所面臨的困難及對經濟形勢的建議。他強調:“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要全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然而,事實上,近年來中國民營經濟的信心持續低迷,民間投資也不斷下降。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去年民間投資同比下降了0.4%。批評者指出,國有企業的存在由國家供養,而承擔大部分就業的私企卻在“國進民退”的政策下日漸萎縮,甚至遭到任意打壓。教培行業的崩潰便是明顯例子,據說一道指令使數千萬人失業。與此同時,與歐美緊張的關係使得大量外企撤離,導致無數農民工返鄉、青年失業,這一切都與當前的政策密不可分。
網友們的評論尖刻而形象:“官府沒錢了,民營企業家就是自己人,等養肥了再殺了,民營企業家就是階級敵人。”還有網友質疑:“為什麼不說國企是自己人?因為真正的自己人無需強調。”
中國的改革開放以來,民間經濟蓬勃發展,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一大二公”及“公私合營”名義下消滅私有經濟的陰影依然存在。2018年的“私營經濟離場論”一度引發全社會恐慌,雖然該論調未能得逞,但私企和外資企業的排斥卻愈演愈烈。地方政府為了彌補財政不足,甚至以“置留民營企業家”來獲取資金。網友們对此指責:“把搶錢說得如此冠冕堂皇!這不就是綁架地主老財的老把戲嗎?”“這跟綁架勒索有何區別,不給錢就撕票?”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家周天勇9月25號在其公眾號發文,呼籲“緊急禁止和停止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用地方各級紀檢以置留民營企業家並交錢放人、獲取地方財政收入的做法,防止其蔓延形成一場國民經濟災難”。這裡所說的“置留”,簡單地說就是“拘押”,各級紀委“置留”的理由是行過賄,“或者有行賄嫌疑,甚至有人捕風捉影舉報的企業家”,迫使其“交錢放人”。
地方上抓的都是“肥肉”,根據這位經濟學家的觀察,“一般置留的是當地骨幹企業,有的企業家一被置留,正在正常經營的企業、銀行和其他債權人因逼債、上市公司股價下跌、收購企業減少訂單,供貨企業 不敢供貨,企業管理層和職工人心不穩,許多因此倒閉”。
這位經濟學家擔心,如果不禁止上述做法,“全國各地的骨幹民營企業都垮了、停了、關了、不幹了和轉移了,那麼,國家發改委出台再多的促進民企發展政策,財政部搞再多的赤字,人民銀行放再多的貨幣,降再多的息,對於復蘇國民經濟,也不會有多大用處。”
除了對民營經濟的打壓,最高層對於“諫言”的漠視也是一個嚴重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朱恆鵬因發表經濟評論而被拘,這顯示出對於批評聲音的打壓。
華爾街日報評論認為:“中國經濟的弊病有藥可治,打擊異見並非良方。”報導指出,權力機構對“反派”的打擊只會讓經濟困境更加惡化。
英國《經濟學人》也指出,近期加強了對“獨立思考”的打擊,意在消除對國家經濟的悲觀觀點,甚至連部級智庫都難以倖免。這一切的背後,實際上是官府要求一致聲音、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結果。
作者:曉港
《中華時報》是全球華人媒體,致力於为大家提供客觀中立、多角度的評論分析文章和新聞報道。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與觀點,不代表《中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