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擁齷齪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197)
艾 慧
卑鄙擁齷齪,狂妄藉無知。
淺薄嫡傲慢,庸碌孽妒嫉。
救贖醒靈慧,惡業斷舍離。
呂國英先生的這首哲詩,以凝練筆觸構築人性善惡的鏡像世界,堪稱現代警世箴言的典範之作。全詩以二元結構展開哲學思辨,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張力與精神深度。
先看結構美學
上下聯形成善惡對舉的鏡像結構——前四句如暗黑浮雕,以“擁”“藉”“嫡”“孽”四動詞為榫卯,將卑鄙、狂妄等負面人性澆築成因果鎖鏈;後兩句突現光明天窗,“醒”“斷”二字如禪宗頓悟,完成從人性沉淪到精神超拔的哲學跨越。這種對稱破缺的章法,暗合易經陰陽轉換之道。
後說修辭密碼
擬物化手法賦予抽象概念生命形態:“嫡”字將淺薄與傲慢的基因傳承具象化,“孽”字使庸碌與嫉妒的生殖關係觸目驚心。佛學“業力”與現代“斷舍離”的跨時空對話,創造出生生不息的語義場域。動詞“擁”“藉”的精准選用,揭示出惡德相互寄生的生態鏈。
再論哲學維度
詩歌構建起完整的人性坐標系:縱向維度上,從卑鄙齷齪的底層欲望,到救贖覺醒的終極超越;橫向維度中,東方禪宗的“破執”智慧與西方存在主義的自由選擇在此交匯。尤其“醒靈慧”三字,既含道家“心齋”的澄明,又帶現象學“本質直觀”的哲思。
呂國英此詩猶如精神手術刀,以六組概念解剖人性病灶,又在詞語裂縫中透出救贖曙光。每個漢字都是濃縮的哲學命題,在格律框架內迸發出驚人的思想密度,堪稱現代漢語詩歌的鑽石文本。其價值不僅在於警世功能,更在於為困境中的現代心靈開闢出一條詞語救贖之路。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