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178天:俄烏會談2小時落幕 停火沒共識.僅同意換囚 烏克蘭聯手西方加大對俄製裁

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78天。

俄羅斯與烏克蘭16日在土耳其展開3年多來首次直接和平談判。(土耳其外交部)

2025年5月17日最新進展:

俄烏會談2小時落幕 停火沒共識.僅同意換囚 烏克蘭聯手西方加大對俄製裁

俄羅斯與烏克蘭烏克蘭週五(5月16日)在土耳其展開3年多來首次直接和平談判,不到2小時便結束,雙方看來沒有縮小分歧的跡象。

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三年來首次舉行直接會談未能就停火達成協議後,烏克蘭週五(5月16日)迅速聯合其西方盟友,敦促對莫斯科施加更嚴厲制裁;法國總統馬克宏稱,歐洲正與美國「協調」準備對俄實施新一輪制裁,以應對莫斯科拒絕在烏克蘭實現停火。 烏方一名高級消息人士稱,俄方提出讓烏克蘭”割讓四州”條件,「脫離現實、毫無建設性」。

綜合法新社及路透社消息:此次會談於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雙方代表在當地一座宮殿內面對面磋商,時長不足兩小時。儘管俄方會後表示“滿意”,並同意繼續接觸,但雙方未能就烏克蘭最優先的停火問題取得突破。唯一取得實質進展的是雙方就各自交換1,000名戰俘達成協議,為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交換。

俄烏各派代表團今天在伊斯坦堡舉行會談,這是俄羅斯2022年2月全面侵略鄰國烏克蘭後,同年3月以來雙方首次面對面談判。

俄烏首次直接和平談判落幕 同意換俘千人

俄羅斯與烏克蘭在土耳其展開3年多來首次直接和平談判,俄國首席談判代表梅丁思基會後表示,俄方對談判結果感到滿意,準備與烏方繼續對話,雙方同意換俘千人。

路透社報導,梅丁思基(Vladimir Medinsky)指出,俄烏雙方同意在未來幾天交換1000名戰俘。這是自俄烏爆發衝突以來最大規模的換俘行動之一。

要求匿名的烏克蘭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談判開始後不久,雙方立場的重大差距便顯而易見,俄方提出的要求「脫離現實,且遠超過之前討論的任何內容」,包括一些「注定行不通且沒有建設性的條件」。

俄羅斯方面則尚未發表任何相關評論,澤倫斯基偕歐洲領袖與川普電話會議。

外界原本就對這場談判會出現重大突破的期望不高,加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天表示,在他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會面之前不會有進展,令俄烏談判的看好度受到進一步打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曾表示,基輔的首要要求是「全面、無條件且誠實的停火,…以停止殺戮並替外交途徑奠定堅實基礎」;若莫斯科拒絕,就該讓俄羅斯能源和銀行業受到強力的新制裁。

俄羅斯也曾說希望透過外交方式結束這場戰爭,也準備好討論停火;但同時卻提出一連串問題和疑慮,稱烏克蘭可能利用停火讓軍隊休整,並動員更多兵力和取得更多西方武器。

烏克蘭及其盟友指控蒲亭在拖延時間,並非真心尋求和平。

俄烏會談2小時落幕 停火沒共識.僅同意換囚|TVBS新聞 ‪@TVBSNEWS01‬

烏克蘭動員盟友施壓莫斯科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會談結束後隨即與美國總統川普、以及法國、德國、波蘭等國領導人通話,尋求協調立場。他強調,如俄方拒絕為期30天的無條件停火方案,西方應對俄實施「強而有力的製裁」。

烏方一位不具名代表團成員透露,俄羅斯代表團提出包括烏克蘭從頓內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與赫爾松等地區撤軍的要求,作為停火前提,稱其為「毫無談判基礎」的最後通牒。該人士補充,俄方代表「並未獲得任何關鍵決策的授權」。

英國首相史塔默表態稱,俄羅斯的立場“顯然不可接受”,並強調歐洲、烏克蘭與美國“正在緊密協調”應對。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同日表示,歐盟正籌備新一輪對俄製裁方案。

馬克宏:正與美方協調制裁計畫

正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出席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的馬克宏週五表示,目前唯一實質性提案是“無條件停火”,並確認歐洲國家正與美國協調準備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以應對莫斯科拒絕作出積極回應的情況”。

馬克宏也稱,烏方代表團將在「數小時內」收到俄方對停火建議的回應。他補充說,法國與歐洲盟友將就此與川普再次溝通。

馬克宏透露,川普“打算與俄方展開接觸,以澄清會談中發生的情況”,初步可能包括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進行“電話溝通”。

“特朗普-普京峰會”被認為“有必要”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週五在地拉那出席峰會時,呼籲盟友如果談判失敗應對俄羅斯作出「強烈回應」並實施「制裁」。

據稱,烏克蘭、德國、法國、英國與波蘭領導人聯合與美國總統川普通了話。川普前一天表示,已準備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普京會面,否則「烏克蘭衝突將毫無進展」。

克里姆林宮隨後回應稱,此類峰會「確實有必要」。

上週末,普京曾意外提出直接與基輔談判。但在澤倫斯基公開要求赴伊斯坦堡會談後,俄總統並未獲邀成行。

烏克蘭聯合其歐洲盟友及美國,向普京發出最後通牒:如果不先接受停火,就將面臨「嚴厲制裁」。

2025年5月15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土耳其警察特種部隊成員走出土耳其總統府多爾瑪巴赫切辦公大樓。俄羅斯和烏克蘭可能會在此舉行直接會談(路透社)

分析:

伊斯坦堡會談凸顯土耳其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平衡行為

人們希望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本週在土耳其會晤,這是自2022 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會晤。

在俄羅斯確認普京不會訪問土耳其後,這項計畫未能成行。但兩國仍然派出了代表團,並同意交換戰俘。週五在伊斯坦堡舉行的會談是自2022年2月戰爭爆發後不久的首次直接會談。

end of list

2022 年的一些會談也由土耳其主辦,凸顯了該國在尋求解決世界上最重大的地緣政治衝突之一的過程中發揮的核心作用。

土耳其也準備擴大在敘利亞的影響力,美國已解除對土耳其盟友政府的製裁,土耳其在國內取得了重大勝利,此前,庫德工人黨(PKK)本周宣布解散,結束了與土耳其長達40年的戰爭。

如果普京和澤連斯基在土耳其領土上直接會晤,土耳其本週的強勁表現將畫上圓滿句號,但分析人士表示,土耳其在這一進程中發揮的核心作用無論如何都算得上是一場勝利。

「無論談判結果如何,土耳其都將在外交上獲勝,」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的齊亞·梅拉爾表示,儘管這位分析師最終對談判中達成的任何和平框架都持懷疑態度。 「這滿足了安卡拉成為談判者和地區發展關鍵參與者的願望。安卡拉能夠與美國、俄羅斯以及烏克蘭接觸,這確實是一項外交上的成功。”

在過去的15 年左右的時間裡,土耳其已成為重要的外交參與者,其影響力擴展到整個非洲,並在推翻敘利亞長期領導人巴沙爾·阿薩德的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在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的交戰國之間保持著極其微妙的平衡。

俄烏在土耳其會談:普丁不在伊斯坦堡和談出席名單上【英文影片】

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研究員奧默爾·奧茲基齊爾奇克告訴半島電視台:“土耳其主辦此次會談的原因有很多。”

「土耳其在美國入侵後不久就啟動了獨立於美國的和平進程,並於2022年達成了《伊斯坦堡議定書》。這也是土耳其開創的一種新的談判模式,」他指的是兩國斡旋的和平協議草案,俄羅斯此後指責烏克蘭和西方國家背棄了該草案。

奧茲基齊爾奇克補充道,「以前,像瑞士這樣與衝突沒有利害關係的中立國家會進行調解。如今,在新的模式下,土耳其成功地在與其有外交、經濟和地緣政治利害關係的衝突中進行了談判,」他並列了土耳其曾發揮調解作用的一些爭端,例如埃塞俄比亞和索馬利亞之間的爭端。用總統雷傑普·塔伊普·艾爾多安的話來說,土耳其在12月透過談判達成了「歷史性的和解」。

土耳其在這些國家都擁有自己的利益,包括向烏克蘭供應無人機,以及在索馬利亞擁有大量軍事存在。然而,在涉及這些國家的和平談判中,土耳其仍然能夠扮演可靠的仲裁者的角色。

奧茲基齊爾奇克表示:“這是一種新的土耳其模式,土耳其正在崛起為一個地區外交強國。”

土耳其總統新聞辦公室提供的宣傳照片顯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於2025年5月15日在土耳其安卡拉會面前合影留念(歐洲通訊社)

與俄羅斯的關係時冷時熱

土耳其在俄羅斯與烏克蘭談判中採取的平衡策略並不容易——尤其是當安卡拉必須考慮到反對俄羅斯在黑海地區的擴張主義,以及莫斯科對中東和北非反對安卡拉的政黨的支持時。

土耳其在衝突初期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定性為“戰爭”,使俄羅斯得以實施1936 年《蒙特勒公約》,有效地將俄羅斯軍艦限制在黑海範圍內。

安卡拉和莫斯科在利比亞和敘利亞問題上也處於對立面。在利比亞,土耳其支持聯合國承認的政府,而俄羅斯則支持叛亂東部地區的武裝力量;在敘利亞,土耳其支持最終戰勝俄羅斯支持的阿薩德政權的反對派力量。

2015年,土耳其在土敘邊界附近擊落了一架俄羅斯戰鬥機,敘利亞成為兩國關係最緊張的根源。這起事件導致兩國外交和經濟關係嚴重惡化,但土耳其發表的道歉聲明促成了隔年兩國關係的緩和,至今兩國關係仍保持強勁。

在整個戰爭期間,土耳其一直向烏克蘭提供無人機和其他軍事裝備,而這些牢固的關係也一直延續至今。

奧茲基齊爾奇克說,俄羅斯似乎對此視而不見,並與土耳其保持「經濟、外交和能源關係」。

與土耳其保持良好關係的好處似乎超過了俄羅斯對土耳其某些政策的不滿,而且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地位本身就對俄羅斯有利。

2022年,土耳其公開反對西方對俄羅斯的製裁,稱其為「挑釁」。土耳其也很少滿足於遵守北約的路線,一度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並在2017年同意購買俄羅斯的S-400飛彈系統。

土耳其購買該飛彈系統導緻美國對其實施制裁,將其排除在F-35 防禦計劃之外,並有部分人士指責安卡拉「背棄」西方,以此作為其重返俄羅斯戰略的一部分。

奧茲基齊爾奇克表示,「雙方已經學會了化解分歧,」他指的是2020年敘利亞政府軍與俄羅斯協同發動的襲擊,造成33名土耳其士兵死亡。 「雙方進行了會談,會面討論了這個問題,然後繼續前進。最近,當土耳其支持的部隊推翻阿薩德政權時,埃爾多安仍然在普京生日那天給他打電話表示祝賀。”

2017年8月22日,俄羅斯莫斯科,一名俄羅斯軍方官員走過土耳其購買的S-400「凱旋」防空飛彈系統前(歐洲通訊社)

與烏克蘭的友誼

但自那以後,土耳其一直在加強與西方的關係,證明了其作用,尤其是在烏克蘭問題上。

土耳其在2022 年促成烏克蘭透過海運出口糧食的協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堅定地要求將俄羅斯佔領的克里米亞(突厥穆斯林克里米亞韃靼人的家園)歸還給烏克蘭。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高級研究員史蒂文·霍雷爾認為,烏克蘭雖然對與俄羅斯的關係存有疑慮,但「感謝土耳其過去給予他們的支持」。

澤倫斯基多次感謝艾爾段在促成談判和支持烏克蘭方面發揮的作用。週四,這位烏克蘭領導人強調了土耳其對烏克蘭的支持,甚至表示,儘管普京缺席,土耳其仍參與直接會談是「出於對艾爾段和美國總統川普的尊重」。

本週早些時候,澤連斯基感謝艾爾段的支持「以及願意在最高層面促進外交」。

2017年8月22日,俄羅斯莫斯科,一名俄羅斯軍方官員走過土耳其購買的S-400「凱旋」防空飛彈系統前(歐洲通訊社)

強調相互尊重和友誼凸顯了對烏克蘭來說,土耳其不是一個可以失去的盟友。

這使得土耳其能夠保持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而不會受到西方的負面反彈,並有機會實現自己的一些目標。

「土耳其主辦這次會談肯定會獲得一些聲望,如果成功的話,聲望會更高,」 霍雷爾說,「土耳其不僅將自己視為地區領導者,更是全球舞台上的真正領導者。如果他們能幫助實現和平目標,那麼他們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雙邊關係都將受益。」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稱俄羅斯代表團「裝模作樣」【英語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