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230天:俄羅斯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哈爾科夫,造成至少27 人受傷,其中包括3 名兒童,川普將提供更多武器給基輔:烏克蘭須能自衛,對普京失望

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30天。

2025 年7 月7 日星期一,烏克蘭哈爾科夫,一名婦女離開被俄羅斯空襲摧毀的家時的反應(美聯社)

2025年7月8日最新進展:

戰況

  • 哈爾科夫市遭俄軍無人機群襲擊,造成至少1人死亡、71人受傷。當地官員稱,居民樓、幼兒園及州徵兵辦公室在連續兩波攻擊中受損。
  • 烏武裝部隊表示,俄軍週一在哈爾科夫和札波羅熱襲擊了兩處徵兵中心,近期明顯加強了對烏全境的無人機攻勢。基輔方面指出,最新攻擊旨在破壞動員工作。
  • 週日克列緬丘克徵兵辦公室另遭無人機襲擊,烏官員稱這標誌著俄方對徵兵設施展開」針對性打擊」。
  • 哈爾科夫市長伊霍爾·捷列霍夫透露,6架「見證者」無人機在10分鐘內集中襲擊了「居民區街道、車輛和平民」。
  • 敖德薩州另有一人在無人機攻擊中喪生。扎波羅熱州當局表示,週一該地區遇襲導致至少20人受傷。
俄羅斯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哈爾科夫,造成至少27 人受傷,其中包括3 名兒童【英語影片】

政治與外交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再次呼籲國際援助,強調對俄羅斯空襲的緊迫性日益加劇。美國總統川普週一承諾將向烏提供更多軍事援助,重點供應防禦性武器。此前美國暫停關鍵武器交付已引發基輔強烈警告。
  • 英國宣布對俄化學武器計畫實施新制裁,對涉嫌參與化武轉移及在烏使用的高級軍官阿列克謝·維克托羅維奇·爾蒂甚切夫、安德烈·馬爾琴科及一家俄實體實施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
  • 俄前交通部長羅曼·斯塔羅沃伊特遭普丁解職數小時後,在莫斯科郊外車內中彈身亡,調查人員懷疑他係自殺。他的解職引發了人們對其與庫爾斯克地區邊境資金失蹤腐敗調查有關的猜測。
  • 據報道,澤連斯基已告知川普,他計劃更換烏克蘭駐華盛頓大使,這是預計下週進行的內閣重大改組的一部分。大使奧克薩娜·馬爾卡羅娃面臨川普國會盟友的批評,他們稱她過於偏向民主黨。
  • 在與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白宮共進晚餐時,川普表達了他對普丁的不滿,他說:“我對普京總統非常不滿”,其政府因未能推動結束戰爭持續面臨壓力。
圖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和美國總統川普(右)2月28日在白宮會談。(路透社)

對烏克蘭態度轉變 川普將提供更多武器給基輔:烏克蘭須能自衛,對普京失望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華府將提供更多武器給烏克蘭,一改白宮上週暫緩運送部分武器的宣布。

法新社報導,川普在白宮向媒體表示,「我們將提供更多武器,主要為防禦性武器」。

他說烏克蘭「遭遇非常非常嚴峻的襲擊」,還說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很不高興」。

川普不滿普京「只想繼續殺人」 暗示將對俄祭制裁

普京2022年全面入侵鄰國烏克蘭,儘管遭川普施壓,仍未展現出太多終結這場衝突的意願。

俄烏衝突迄今3年,烏克蘭目前正面臨俄方規模數一數二的飛彈和無人機攻勢,彈藥供應一斷,即可能對基輔當局構成嚴重威脅。

美國前總統拜登執政期間,華府對烏提供價值超過650億美元的軍事協助。

然而,川普長久以來就對援烏抱持懷疑態度,今年1月上台後並未延續拜登政策,宣布不再有新的軍援方案給基輔。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日前表示,烏方已與歐洲盟友和1家美國國防公司簽約,以提升無人機產量,確保基輔今年能再取得「數十萬架」無人機。

澤連斯基今天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指出,「空中防禦是保衛性命的主軸」,這包括研發製造攔截無人機來擋下俄羅斯的長程「見證者」(Shahed)無人機。

2025年7月7日,烏克蘭札波羅熱,救援人員撲滅了被俄羅斯無人機摧毀的建築物上的火災[美聯社]
義大利主辦烏克蘭重建會議歐盟領袖相挺 美態度成關鍵

「2025烏克蘭重建會議」10日在羅馬登場,今年多位歐盟領袖料將親自出席,展現歐洲團結挺烏決心。美國近期重新檢視對烏軍援,讓美方態度備受矚目,地主國義大利盼藉此會議,重申「美歐同盟」挺烏抗俄立場。

「2025烏克蘭重建會議」(Ukraine Recovery Conference)10、11日在羅馬舉行。義媒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歐盟執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將出席,共計約100個官方代表團、40個國際組織及數千家企業參加。

基輔郵報(Kyiv Post)7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將派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出席會議,並與澤倫斯基會談。

基輔經濟學院(Kyiv School of Economics)日前向中央社等駐義外媒記者舉行視訊說明會,與會者包括曾任烏克蘭經濟部長的學院主席米洛瓦諾夫(Tymofiy Mylovanov),戰略計劃專家菲多申科(Maxim Fedoseienko),總體經濟學家克魯柯維茲(Dmytro Krukovets)。

烏克蘭專家在會中回應中央社記者提問指出,去年會議沒看到中國代表團,他認為今年應也不會有中國官方代表團參加,目前有些中國公司仍在烏克蘭營運,提供設備服務,但多屬歷史久遠的商業關係,烏中之間現在沒有特別進行中的重建計畫,也沒有大型基礎設施合作項目。

米洛瓦諾夫則提到,目前俄羅斯、中國、伊朗、北韓都積極從俄烏戰場取得數據,用以研發國防科技,因應未來型態的戰爭,西方應有所體認,投資研發國防科技才能決勝未來。他坦言,有些目前備受推崇的知名無人機公司,產品在烏克蘭實戰中測試,表現不好、根本毫無用處。

今年烏克蘭重建會議最受關注的焦點是國防與能源產業,烏克蘭經濟專家指出,其他經濟策略項目還包括交通基礎設施、農業食品、IT通訊、鋼鐵、關鍵原料。

米洛瓦諾夫指出,許多投資者很注重烏克蘭人力資本情況,他期望在約2年半後,許多留學波蘭、德國的高素質人才能回到烏克蘭,因此烏克蘭政府必須打造讓青年願意回流的環境。

米洛瓦諾夫強調,儘管俄烏戰爭仍未停歇,烏克蘭重建工作也能同步推動,他舉例,烏克蘭許多城市遭受攻擊,卻未發生大規模停電,這都要歸功於國際社會過去2年多對烏克蘭發電設施重建能力的投資,以及對新型替代能源、分散式能源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