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天地造化人怪

天地造化人怪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82

 

 

天地造化人怪,善惡兩極開來。

攀援聖賢可至,墮落禽獸不如。

滋養大愛情感,應和本真初念。

直心未必成神,轉念既已牽魔。

2023.11.04

 

善惡一念間——呂國英哲詩中的靈魂峭壁與心念驚雷

 

天地鴻蒙初辟,造化鐘靈,孕生一“怪”——人。呂國英先生以四言為刃,劈開混沌,在《天地造化人怪》中刻下驚心動魄的警世箴言:人,這天地間最卓絕亦最悖謬的造物,其全部尊嚴與兇險,盡在“善惡兩極開來”的永恆張力間,其靈魂的升墮,竟懸於電光火石的“一念”之淵。

 

開篇即是宇宙的詰問:天地造化人怪,善惡兩極開來。” 十字如斧,鑿開存在本源。人非完美造物,而是靈性與魔性共生的“怪”胎。善與惡,非後天沾染,而是與生命同源的原始裂痕,如開天闢地般轟然對撞,劃定了人性疆域內永恆的戰場。這十字,奠定了全詩蒼茫而冷峻的基調。

 

靈魂的坐標系,竟是垂直的絕壁:攀援聖賢可至,墮落禽獸不如。”詩人勾勒出一幅驚心動魄的精神圖景——聖賢境界並非坦途,需以血肉意志“攀援”而上,每一步都銘刻著艱辛;而“墮落”之速卻如自由落體,更可怖者,沉淪的終點竟是“禽獸不如”!此語如寒冰刺骨,無情擊碎文明幻象:當道德堤壩潰決,人性異化的深淵,竟能跌破禽獸本能的底線。這垂直的座標,是靈魂的蹦極之繩,向上是微曦,向下是無盡寒夜。

 

救贖的密鑰,深藏於本初之光:何以對抗那強大的墜落引力?滋養大愛情感,應和本真初念。” 詩人指向兩盞明燈——“大愛” 如星,是超越小我的宇宙級情感,以無垠之光燭照幽暗;“本真初念” 如錨,是生命源頭未被玷污的純粹,是靈魂不致迷失的根系。二者交織,方能為“攀援”者提供不竭的滋養與校準的羅盤。無大愛則格局狹隘,忘本真則初心蒙塵。

 

然而,最深邃的驚雷,炸響於心念的雷區: “直心未必成神,轉念既已牽魔。” 此乃全詩最刺目的思想閃電,照見修行路上最殘酷的陷阱——

“直心未必成神” —— 一盆冷水澆向天真。純粹動機(直心、正念)僅是起點,遠非終點。道德實踐如涉險灘,暗流洶湧(欲望、惰性、認知局限、世事無常),真誠的初心也可能迷失、受挫,甚至結出苦澀之果。成就聖賢,遠非僅憑赤子之心可抵達。

“轉念既已牽魔” —— 此句如千鈞霹靂,震懾靈魂!它揭示人性最脆弱的命門:心念流轉的極端兇險。一個念頭的偏移、一絲私欲的萌動、一次意志的鬆懈——這看似微小的“轉念”,便是推倒第一塊多米諾骨牌的手指。刹那間,“魔”性(貪婪、暴戾、虛無、墮落之力)如被解封的惡靈,鏈式反應般噴湧而出。一念之差,天堂即成地獄;轉念之間,攀援者已墜深淵。靈魂的質變,竟不在悠悠歲月,而在方寸心念的刹那抉擇!

 

這便是呂國英先生以青銅編鐘般古雅四言,為我們撞響的永恆警鐘——

人,立於天地間,實則是立於“聖賢”與“禽獸不如”的善惡峭壁之上。我們的存在,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念力戰爭”。大愛與初念,是攀援向上的雙翼;而每一個心念的瞬間,都可能成為觸發墜落或牽引魔性的扳機。這非危言聳聽,而是對人性本質最冷峻也最深切的洞察。

 

此詩如一把寒光凜冽的生存手術刀,剖開文明溫情的表皮,直指內裏高危的真相:成為“人”,是一場以靈魂為注的永恆修行。我們既是被天地厚愛的靈性“怪傑”,也是善惡交戰的修羅戰場。聖賢之路需以血淚“攀援”,而萬劫不復的深淵,其邊緣,僅在一念失守。

 

天地造化人怪》,非詩也,乃懸於人類精神殿堂之上的永恆清醒劑,時刻提醒:慎爾心念,如履薄冰;一念光明,可近聖賢;一念晦暗,魔已相牽。此乃穿越時空的靈魂戒律,響徹每一個需要抉擇的瞬息。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