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46天。
的一名士兵在前線陣地卸載反無人機網路透社.jpg)
2025年7月24日最新進展:
戰況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俄羅斯無人機襲擊了烏克蘭北部蘇梅地區的一個能源設施,導致22萬人停電,他補充說,受影響的大多數人已恢復供電。
-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防空系統一夕之間在六個地區摧毀了33架烏克蘭無人機。
- 俄羅斯國際傳真社(Interfax)和SHOT新聞(SHOT news)報導,1架載有約50名乘客的安托諾夫An-24型(Antonov An-24)客機在遠東地區與空中交通管制機構失去聯繫。
- 俄羅斯國防部今天表示,俄羅斯在太平洋、北極海、波羅的海和裏海展開大規模海軍演習,動員超過150艘艦艇,以及1萬5000名軍事人員。這項代號為「7月風暴」(July Storm)的演習,自7月23日至27日舉行,目的在測試艦隊對非常規作戰、長程武器的使用,以及包括無人系統等先進技術的戰備程度。

停火
- 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已從俄羅斯帶回一批新的戰俘,他補充說,這項釋放意味著透過在土耳其與莫斯科的談判,已有1,000多名被俘士兵返回。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俄羅斯士兵被交換以換取烏克蘭戰俘。
- 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伊斯坦堡的簡短和平談判會議上討論了進一步的戰俘交換,但雙方在停火條款和兩國領導人可能舉行的會議上仍存在巨大分歧。烏克蘭首席代表魯斯捷姆·烏梅羅夫在40分鐘的會談後表示:“我們在人道主義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在停止敵對行動方面沒有進展。”
- 烏梅羅夫表示,烏克蘭提議在8月底前舉行澤連斯基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會晤。
- 莫斯科首席代表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表示,俄羅斯在與烏克蘭的談判中同意交換更多戰俘,包括3,000多具陣亡士兵的遺體。
軍事援助
- 美國國務院表示,已批准向烏克蘭出售3.22億美元的武器的提議,以增強其防空能力並提供裝甲戰車。這些潛在軍售包括1.5億美元用於在烏克蘭提供、維護、維修和大修美國裝甲車,以及1.72億美元用於購買地對空飛彈系統。
- 根據3名歐洲安全官員說法與路透社檢閱文件,中國製造的發動機正透過幌子公司秘密運給俄羅斯一家國營無人機製造商,並貼上「工業製冷設備」標籤,以在西方制裁後規避檢查。
- 美國總統川普吹噓美國和北約最近達成的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歐洲盟友將購買武器並將其送往烏克蘭。川普在華盛頓特區表示:“他們將向美國支付所有軍事裝備100%的費用,其中大部分將送往烏克蘭。”
- 根據三名歐洲安全官員和路透社查閱的文件顯示,中國製造的發動機正通過空殼公司秘密運往俄羅斯一家國有無人機製造商,並被標記為“工業製冷設備”,以規避西方制裁。
- 澤連斯基表示,他週三在基輔與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恩·薩爾討論了加強烏克蘭防空能力的問題。
政治
- 澤倫斯基已屈服於烏克蘭首次戰時街頭抗議的壓力,這些抗議活動在全國各城市持續了兩天,要求廢除一項限制反腐敗機構獨立性的法律。
- 澤倫斯基在晚間對全國的演講中表示,他將提交一項新法案,以確保法治並保持反腐敗機構的獨立性。

地區動態
-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週三引述俄羅斯國防部的話報道,俄羅斯圖-95MS核能力戰略轟炸機在白令海國際水域完成了例行巡邏飛行。
- 國防部表示,俄羅斯還在太平洋和北冰洋以及波羅的海和里海啟動了涉及150多艘艦艇和15,000名軍事人員的大規模海軍演習。
- 7月23日至7月27日舉行的所謂「七月風暴」演習將測試俄羅斯艦隊進行非標準行動的準備。遠程武器和其他先進技術的使用,包括無人系統。

分析
歐盟加強對烏克蘭的防空以及對俄羅斯的製裁
來源:半島電視台
.jpg)
俄國專家:中國幫助俄突破「西方鐵幕」
俄烏戰爭爆發逾3年,中國不但從未譴責俄羅斯,在俄羅斯遭受西方制裁時,兩國貿易更創新高。俄羅斯專家表示,中國幫助俄羅斯突破了西方國家的「鐵幕」,並協助俄方重構進出口政策。
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不久,美國、英國及歐盟等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出現隔閡和對峙的局面。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巴巴耶夫(Kirill Babaev)受訪時表示,在烏克蘭戰爭初期,當俄羅斯西部邊境突然出現「鐵幕」、亟需全面重構自己的進出口政策時,中國給予俄羅斯重大幫助,俄羅斯政府也迅速完成了國家經濟重構。
巴巴耶夫表示,「中國確實領會了這一點,並施以援手,這既是俄羅斯外交的重大成就,也是俄中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巴巴耶夫表示,俄烏戰爭前歐洲占俄羅斯貿易額比重為55%,如今中國在俄羅斯外貿總額中比重35%至40%,俄羅斯的貿易結構更加均衡。俄羅斯正在推動進出口多元化,著力深化與東協國家、印度及中東各國的關係。
今年1月外媒報導,據中國海關的數據,中國與俄羅斯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448.19億美元,年增1.9%,再創歷史新高。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底重返白宮以來,一直試圖促成俄烏之間永久停火,但至今未能從俄方爭取到任何重大讓步。此前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最大規模空襲,川普罕見譴責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並表示會考慮加強對俄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