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246天:俄羅斯大規模海軍演習 動員1.5萬人與逾150艘艦艇,歐盟加強對烏克蘭的防空以及對俄羅斯的製裁

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46天。

2025年7月21日,在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烏克蘭哈爾科夫地區,烏克蘭國民近衛軍第13憲兵旅(Khartiia Brigade)的一名士兵在前線陣地卸載反無人機網(路透社)

2025年7月24日最新進展:

戰況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俄羅斯無人機襲擊了烏克蘭北部蘇梅地區的一個能源設施,導致22萬人停電,他補充說,受影響的大多數人已恢復供電。
  •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防空系統一夕之間在六個地區摧毀了33架烏克蘭無人機。
  • 俄羅斯國際傳真社(Interfax)和SHOT新聞(SHOT news)報導,1架載有約50名乘客的安托諾夫An-24型(Antonov An-24)客機在遠東地區與空中交通管制機構失去聯繫。
  • 俄羅斯國防部今天表示,俄羅斯在太平洋、北極海、波羅的海和裏海展開大規模海軍演習,動員超過150艘艦艇,以及1萬5000名軍事人員。這項代號為「7月風暴」(July Storm)的演習,自7月23日至27日舉行,目的在測試艦隊對非常規作戰、長程武器的使用,以及包括無人系統等先進技術的戰備程度。
2025年7月22日,在烏克蘭頓內茨克州恰西夫亞爾鎮附近,一名烏克蘭軍人向俄羅斯軍隊發射自行榴彈砲[路透社]

停火

  • 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已從俄羅斯帶回一批新的戰俘,他補充說,這項釋放意味著透過在土耳其與莫斯科的談判,已有1,000多名被俘士兵返回。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俄羅斯士兵被交換以換取烏克蘭戰俘。
  • 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伊斯坦堡的簡短和平談判會議上討論了進一步的戰俘交換,但雙方在停火條款和兩國領導人可能舉行的會議上仍存在巨大分歧。烏克蘭首席代表魯斯捷姆·烏梅羅夫在40分鐘的會談後表示:“我們在人道主義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在停止敵對行動方面沒有進展。”
  • 烏梅羅夫表示,烏克蘭提議在8月底前舉行澤連斯基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會晤。
  • 莫斯科首席代表弗拉基米爾·梅金斯基表示,俄羅斯在與烏克蘭的談判中同意交換更多戰俘,包括3,000多具陣亡士兵的遺體。

軍事援助

  • 美國國務院表示,已批准向烏克蘭出售3.22億美元的武器的提議,以增強其防空能力並提供裝甲戰車。這些潛在軍售包括1.5億美元用於在烏克蘭提供、維護、維修和大修美國裝甲車,以及1.72億美元用於購買地對空飛彈系統。
  • 根據3名歐洲安全官員說法與路透社檢閱文件,中國製造的發動機正透過幌子公司秘密運給俄羅斯一家國營無人機製造商,並貼上「工業製冷設備」標籤,以在西方制裁後規避檢查。
  • 美國總統川普吹噓美國和北約最近達成的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歐洲盟友將購買武器並將其送往烏克蘭。川普在華盛頓特區表示:“他們將向美國支付所有軍事裝備100%的費用,其中大部分將送往烏克蘭。”
  • 根據三名歐洲安全官員和路透社查閱的文件顯示,中國製造的發動機正通過空殼公司秘密運往俄羅斯一家國有無人機製造商,並被標記為“工業製冷設備”,以規避西方制裁。
  • 澤連斯基表示,他週三在基輔與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恩·薩爾討論了加強烏克蘭防空能力的問題。

政治

  • 澤倫斯基已屈服於烏克蘭首次戰時街頭抗議的壓力,這些抗議活動在全國各城市持續了兩天,要求廢除一項限制反腐敗機構獨立性的法律。
  • 澤倫斯基在晚間對全國的演講中表示,他將提交一項新法案,以確保法治並保持反腐敗機構的獨立性。
2025年7月23日,在烏克蘭利沃夫,烏克蘭人抗議一項新通過的限制反腐敗機構獨立性的法律[羅曼·巴盧克/路透社]

地區動態

  • 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週三引述俄羅斯國防部的話報道,俄羅斯圖-95MS核能力戰略轟炸機在白令海國際水域完成了例行巡邏飛行。
  • 國防部表示,俄羅斯還在太平洋和北冰洋以及波羅的海和里海啟動了涉及150多艘艦艇和15,000名軍事人員的大規模海軍演習。
  • 7月23日至7月27日舉行的所謂「七月風暴」演習將測試俄羅斯艦隊進行非標準行動的準備。遠程武器和其他先進技術的使用,包括無人系統。
烏克蘭澤倫斯基面臨反腐敗法抗議【英語影片】

分析

歐盟加強對烏克蘭的防空以及對俄羅斯的製裁

約翰·普羅普洛斯

烏克蘭的歐洲盟友本週調集資源,為這個被圍困的國家提供防空系統,抵禦無人機和彈道飛彈的攻擊。

歐盟也宣布實施第18輪制裁,旨在切斷所有剩餘的俄羅斯能源進口,並提議將共同國防預算增加五倍,以促進歐盟的國防研究和採購。

閱讀更多

4 項清單

列表 1/4
列表 3/4

清單末尾

歐洲領導人說服美國象徵性地重新加入由52個國家組成的烏克蘭國防聯絡小組,協調國防捐助,但不是作為捐助國。

這是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自2月以來首次出席此類會議,當時他告訴歐盟成員國,將俄羅斯趕出烏克蘭國際公認的領土是不切實際的。


烏克蘭哪些地區處於哪一方勢力的控制之下? (半島電視台)

行動進展

隨著歐盟與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意識形態分歧不斷擴大,俄羅斯不斷打擊烏克蘭的捍衛者,並取得了一些進展。

7月17日,俄羅斯軍隊佔領了烏克蘭北部哈爾科夫州的傑格佳爾諾耶、東部頓內茨克州的波波夫亞爾和南部扎波羅熱州的卡緬斯科耶。他們於週日佔領了白山,並於週二佔領了新托列茨科耶,這兩個城市都位於頓內茨克。

烏克蘭在堅守前線的同時,過去兩週一直使用遠程武器瞄準莫斯科。

莫斯科市長表示,俄羅斯防空部隊週六擊落了13架接近莫斯科的無人機;烏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反虛假資訊中心負責人安德烈·科瓦連科表示,烏克蘭無人機週日擾亂了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的交通。

隨後,俄羅斯於週一聲稱擊落了74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三分之一位於莫斯科附近。其他無人機肯定擊中了目標,因為羅斯托夫地區卡梅諾洛姆內火車站發生火災,導致高加索地區的火車服務延誤。

科瓦連科也表示,6月11日,烏克蘭無人機襲擊了莫斯科地區的盧霍維茨基航空工廠,該工廠生產米格-29和米格-31戰鬥機。烏克蘭總參謀部表示,無人機還襲擊了防空飛彈製造商希普諾夫設計局。

據報道,第二天,烏克蘭炸毀了位於漢特-曼西斯克的一條天然氣管道,距離莫斯科約3000公里(1900英里)。據報道,該管道為軍事生產設施提供天然氣。

俄羅斯對基輔發動大規模空襲【英文影片】

無人機防空

在周一舉行的烏克蘭盟友會議(以會議在德國拉姆施泰因市開始)上,英國和德國承諾聯合向烏克蘭提供數量不詳的飛彈,以保衛其領空。會議也被稱為拉姆施泰因會議。

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在談到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里烏斯時表示:“鮑里斯和我已同意共同向烏克蘭提供急需的防空導彈。”

烏克蘭使用德國製造的IRIS-T和美國製造的NASAMS和SHORAD飛彈防禦系統來對抗無人機攻擊,而近幾週無人機攻擊愈演愈烈。

7月17日至22日,烏克蘭擊落或電子壓制了968架針對其城市和關鍵基礎設施的無人機中的833架。

最大規模的攻擊發生在周一,俄羅斯連夜發射了426架無人機,以及五枚Kh-47 M2「匕首」彈道飛彈、四枚「口徑」巡航飛彈、一枚「伊斯坎德爾-K」巡航飛彈和14枚Kh-101巡航飛彈。

7月9日發動的此次戰爭中最大規模的襲擊動用了728架無人機,德國計劃與指揮參謀長克里斯蒂安·弗洛伊丁少將週六表示,俄羅斯計劃進一步提高無人機生產能力,目標是在一夜之間發射2000架無人機進行一次打擊。

烏克蘭曾使用多種方法擊落或摧毀無人機,包括手提式防空裝備、重機槍和電子戰。但烏克蘭無人機作戰專家奧列娜·克里扎尼夫斯卡表示,迄今為止,其最成功的方法是使用德國雷達輔助的「獵豹」35毫米防空砲和其自主研發的攔截無人機。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已將此類國產武器列為首要任務。

7月17日,澤連斯基在尤利婭·斯維裡堅科領導的新政府就職典禮上表示,新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國內武器產量:“目前,我們戰士手中約有40%的武器是在烏克蘭製造的。六個月內,這一比例應該不低於50%。”

澤倫斯基表示,其目標是「將戰爭推回俄羅斯領土——推回戰爭的起源地。這樣他們就能感受到自己所作所為的後果」。

俄烏戰爭
烏克蘭南部哪些地區處於哪一方勢力的控制之下? (半島電視台)
俄烏戰爭
烏克蘭東部哪些地區處於哪一方勢力的控制之下? (半島電視台)

彈道防空

烏克蘭沒有國內解決方案來對抗俄羅斯最致命的遠程武器——彈道飛彈。

烏克蘭唯一有效的防禦手段是美國製造的「愛國者」地對空飛彈系統。

皮斯托里烏斯週一透露,“上週訪問華盛頓期間,我與皮特·赫格塞思達成一致,德國將為迅速提供五套急需的愛國者導彈系統做出貢獻。”

一套完整的「愛國者」系統由中央雷達和天線陣列以及至少六輛發射車組成,每輛發射車攜帶四枚攔截飛彈。

看起來德國將支付這些系統的費用。作為回報,美國將授予德國以及其他向烏克蘭捐贈「愛國者」飛彈的國家在購買替換系統時優先生產的權利。

澤連斯基告訴Newsmax和《紐約郵報》,他將單獨購買「愛國者」系統,並用烏克蘭製造的無人機支付費用。

「我告訴川普總統:『美國人民需要這項技術,你應該把它納入你的武器庫。』我相信這是一筆巨大的交易——對雙方來說都是雙贏的。我們準備好與美國和歐洲夥伴分享我們的經驗,」澤連斯基告訴Newsmax。

俄羅斯升級空襲,停火協議懸而未決【英語影片】

歐洲走在烏克蘭援助的前端

儘管唐納德·川普政府在暫停捐款後仍願意向烏克蘭出售軍事裝備,但歐洲在意識形態上仍然致力於資助烏克蘭的國防並結束對美國的依賴。

7月16日,歐盟理事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提交了歐盟未來七年1.816萬億歐元(2.13萬億美元)的預算,其中國防和太空預算為1310億歐元(1540億美元),比2021-27年預算增加五倍。

這筆資金是歐盟各國政府支出以外的額外資金,將用於購買歐洲國防產品、投資歐洲國防工業、網路安全和雙重用途關鍵基礎設施。

馮德萊恩提議設立歐洲競爭力基金,用於國防研究和創新。她也提議將烏克蘭援助基金規模翻一番,達到1,000億歐元(約1,170億美元)。

7月18日,歐盟成功就對俄羅斯實施第18輪制裁達成協議。

該協議禁止俄羅斯從歐盟購買最後一批價值約230億歐元(270億美元)的能源,並降低透過歐盟承保的油輪向第三方運輸石油的價格上限。

英國為全球大部分油輪船隊投保,該國已與歐盟協調,將油價上限設定為每桶47.60美元,低於2022年12月實施的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

英國外交部表示:“英國和歐盟正齊心協力打擊那些無情地在烏克蘭煽風點火的人。”

新的價格上限將動態調整,每六個月設定一次,低於市場價格15%。

歐盟禁止企業與俄羅斯建造的北溪一號和二號管道進行交易,這兩條管道於2022年被炸毀,以確保它們永遠無法修復或免於破產。

歐盟也禁止任何精煉石油產品進入歐盟,並將105艘禁止進入歐盟港口或接受服務的俄羅斯影子船隊船隻增至444艘。

歐盟將禁止與其金融部門進行交易的俄羅斯銀行數量從23家增至45家,並對數十家被認為幫助俄羅斯規避國防工業制裁的實體和公司進行了製裁,其中11家是非俄羅斯企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提議在致命空襲期間與俄羅斯進行面對面的和平談判【英語影片】

外交與全面戰爭

在歐盟推出一系列新措施以及與美國進行微薄的商業合作的同時,外交努力並未完全放棄。

烏克蘭提議於週四在伊斯坦堡舉行第三輪直接會談,俄羅斯已接受。克里姆林宮表示,普丁將出席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如果川普接受邀請,普丁將與川普會面。

然而,川普在政治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妖魔化中國,並且可能不願意將中國塑造成和平調解人的角色。

美國空軍將軍亞歷克蘇斯·格林克維奇上週對《圖片報》表示,「歐盟和美國只有18個月的時間來準備與中國和俄羅斯發生全球軍事衝突。

格林克維奇表示:“中國和俄羅斯正準備同時對台灣和歐洲發動攻擊。”

「衝突可能始於中國對台灣的攻擊。由於俄羅斯目前是中國的衛星國,習近平無疑會與普丁協調行動。我們需要調集所有設備、所有可用機械以及所有彈藥,做好準備,」北約歐洲部隊總司令報告說。

來源:半島電視台
圖為4日一架無人機在基輔上空爆炸。(路透社)

俄國專家:中國幫助俄突破「西方鐵幕」

俄烏戰爭爆發逾3年,中國不但從未譴責俄羅斯,在俄羅斯遭受西方制裁時,兩國貿易更創新高。俄羅斯專家表示,中國幫助俄羅斯突破了西方國家的「鐵幕」,並協助俄方重構進出口政策。
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不久,美國、英國及歐盟等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出現隔閡和對峙的局面。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巴巴耶夫(Kirill Babaev)受訪時表示,在烏克蘭戰爭初期,當俄羅斯西部邊境突然出現「鐵幕」、亟需全面重構自己的進出口政策時,中國給予俄羅斯重大幫助,俄羅斯政府也迅速完成了國家經濟重構。
巴巴耶夫表示,「中國確實領會了這一點,並施以援手,這既是俄羅斯外交的重大成就,也是俄中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巴巴耶夫表示,俄烏戰爭前歐洲占俄羅斯貿易額比重為55%,如今中國在俄羅斯外貿總額中比重35%至40%,俄羅斯的貿易結構更加均衡。俄羅斯正在推動進出口多元化,著力深化與東協國家、印度及中東各國的關係。
今年1月外媒報導,據中國海關的數據,中國與俄羅斯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448.19億美元,年增1.9%,再創歷史新高。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底重返白宮以來,一直試圖促成俄烏之間永久停火,但至今未能從俄方爭取到任何重大讓步。此前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最大規模空襲,川普罕見譴責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並表示會考慮加強對俄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