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百年過隙,著世橫空

百年過隙,著世橫空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21

 

 

百年過隙,著世橫空。

人類史詩,東方醒龍。

 

騰挪雪山草地,

閃轉千困萬重。

 

星火燎原,照亮工農。

除憂滅患,九域崢嶸。

 

收拾殘垣斷壁,

熬煎涅槃重生。

 

初心重喚,沉屙自刑。

立夢矗念,使命成城。

 

冷眼世界風雲,

眺瞻人類共命。

 

高遠籌謀,環球頂流。

召之能戰,戰之必贏。

 

縱橫東西南北

笑傲華夏復興

(紀念建軍、長征)

2024.03.15

 

這首呂國英先生的詩作氣勢恢宏,立意高遠,以精煉的筆觸勾勒了人民軍隊的誕生、成長與使命擔當,並展望了民族復興的未來。

 

史詩氣魄,時空濃縮

 

開篇百年過隙,著世橫空”如雷霆萬鈞,瞬間跨越建軍97年與長征88年的時空長河,點明其劃時代意義。“人類史詩,東方醒龍”更是將中國革命置於人類文明史的高度,以“醒龍”象徵覺醒與崛起的力量,奠定全詩雄渾基調。

 

意象精當,苦難輝煌

 

騰挪雪山草地,閃轉千困萬重”精准選取長征最具象征性的自然意象(雪山、草地)與抽象意象(千困萬重),以“騰挪”“閃轉”兩個充滿動態張力的動詞,生動再現紅軍非凡的機動性與堅韌意志,苦難中蘊含著生機。

星火燎原,照亮工農”以經典意象“星火”喻指革命火種,“燎原”之勢展現其磅礴力量,“照亮工農”則直指革命的根本依靠與目標。

收拾殘垣斷壁,熬煎涅槃重生”以戰後重建(殘垣斷壁)與國家新生(涅槃重生)的強烈對比,深刻描繪了從戰爭廢墟中浴火重生的艱辛歷程。

 

精神傳承,使命昇華

 

初心重喚,沉屙自刑”強調在新時代重拾建黨建軍初心,以刮骨療毒的勇氣自我革命(沉屙自刑),體現了高度的歷史自覺與革新精神。

立夢矗念,使命成城”將“中國夢”具象化為矗立的信念,並將“使命”比作堅固的城池,凸顯其崇高與不可動搖。精神力量(初心、夢、念、使命)成為核心驅動力。

 

格局宏闊,胸懷天下

 

冷眼世界風雲,眺瞻人類共命”展現出在複雜國際局勢(世界風雲)中的戰略定力(冷眼)與高遠視野(眺瞻),將中國軍隊的使命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緊密相連,格局宏大,超越國界。

 

目標堅定,信心磅礴

 

結尾高遠籌謀,環球頂流”呼應開篇“百年”,點明奮鬥目標是成為世界一流軍隊。“召之能戰,戰之必贏”八個字鏗鏘有力,是建軍目標的終極體現,也是必勝信念的宣言。

縱橫東西南北,笑傲華夏復興”以豪邁的姿態描繪了軍隊護衛疆域(縱橫)的使命與助力民族復興(笑傲)的自信,收束全篇,氣貫長虹。

 

呂國英此詩堪稱一首濃縮的軍史頌歌與時代宣言。其藝術特色在於——

四言為主,凝練鏗鏘 全詩主體採用四言句式,節奏明快,擲地有聲,如金石交鳴,極具力量感與歷史厚重感。

意象雄渾,對比強烈 精心選取具有歷史縱深感和象徵意義的意象(醒龍、星火、殘垣、涅槃、風雲、共命),並通過強烈對比(苦難/輝煌、破壞/重生、冷眼/眺瞻)深化主題。

精神貫穿,境界昇華 從歷史功勳到現實使命,再到未來擔當與人類情懷,精神主線清晰,層層遞進,境界不斷昇華。

豪情激蕩,信念如磐 字裏行間洋溢著對人民軍隊輝煌歷史的無比自豪、對當前使命的堅定擔當以及對未來勝利的絕對信心,充滿革命英雄主義與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呂國英此詩不僅是對建軍與長征光輝歷程的深情禮贊,更是對新時代人民軍隊踐行強軍目標、擔當復興重任、守護人類和平的豪邁宣示,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和感召力。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