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雲追月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54)
艾 慧
風勁雲追月,光和色妙顏。
山聳飛橫木,水長潤窮原。
念恒易元基,靈纏逝複還。
2024.05.12
哲詩雙璧——呂國英短章《風勁雲追月》精微賞論
呂國英先生此組哲詩,以精微意象攝宇宙玄機,在動靜張力間展開深邃的形上之思。三句六行,層層遞進,自成完滿的哲思閉環。
首聯“風勁雲追月,光和色妙顏”,以強勁動態開篇。風卷雲馳,緊逐月輪,此消彼長間暗合陰陽相逐的宇宙律動。“妙顏”二字點睛,光色交融煥發靈性神韻,自然現象遂升格為具精神意態的生命體。光色非被動反射,而是在互動中生成妙不可言之美——此乃東方“天人感應”哲思的詩性顯影。
頷聯“山聳飛橫木,水長潤窮原”,筆鋒陡轉,山嶽靜穆中忽有橫木破空而飛,打破了凝固的崇高。水流綿長潤澤荒原,至微至遠皆涵容其中。一聳一飛、一長一潤間,靜動相參、宏微互攝,構成充滿辯證張力的宇宙圖景。水之“潤窮原”更蘊藏“道濟天下”的仁者襟懷。
尾聯“念恒易元基,靈纏逝複還”,直抵哲學核心。“念恒”對“易元”,精神永恆性與物質本源變易性形成終極叩問。末句如太極迴旋,“靈”與“逝”相纏,生滅輪轉中精神循環往復。此非線性時間觀,乃《周易》“無往不復”的環形時空在當代語境下的詩性重生,暗合量子理論中能量不滅的現代科學精神。
全詩以“勁追”始,以“複還”終,氣脈首尾相接。意象在矛盾中共振:風之勁與雲之柔,山之峙與水之流,念之恒與元之易……這種辯證統一恰是宇宙存在的本質韻律。呂先生以詩為舟,載東方哲思穿越古今,在量子時代重新照亮“天人合一”的永恆智慧。詩句如精鋼鍛打,每個字都在存在之砧上迸濺出思想的火星。
此乃真正的哲詩雙璧——既具《周易》的玄思框架,又得現代科學的精魂點化,在漢語的凝練中完成了對宇宙詩性的終極叩訪。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