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秋雨狂傾盆

秋雨狂傾盆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22

 

秋雨狂傾盆,天地暢流溪。

陰陽縱情歌,時空蕩淋漓。

2021.09.04

 

極語洞宏闊——呂國英哲詩《秋雨狂傾盆》品鑒

呂國英先生《秋雨》一詩雖僅二十字,卻以極簡筆觸勾勒出宇宙宏闊之境,堪稱現代哲思詩的典範之作。

藝術特色

詩人以“狂傾盆”破題,打破傳統秋雨纏綿意象,賦予自然現象以洪荒之力。“暢流溪”二字形成尺度張力:暴雨傾天而下,水流乾坤相接,形成縱向奇觀,天地在水的聯結中完成宏大敘事。“縱情歌”擬人化陰陽二氣,將《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化為聽覺通感,“蕩淋漓”更以三重水意象(雨、溪、淋漓)構建液態時空觀,突破傳統山水詩的靜態美學。

哲學維度

此詩暗合海德格爾“天地人神”四重整體思想:秋雨屬天象,縱向溪流為乾坤聯脈,縱情歌者暗喻人類(或神性)參與,淋漓時空則指向宇宙本然狀態。詩人將道家陰陽概念置於暴雨場景,揭示矛盾對立中的和諧統一——狂雨終成溪流,肆虐反見淋漓,恰似《道德經》“反者道之動”的現代詩性詮釋。

生命感悟

2021年全球仍陷疫情困境,詩人借暴雨沖刷隱喻時代滌蕩。“縱情歌”三字尤具深意,既是對無常世界的坦然接納,亦彰顯存在主義式的激情投入,與尼采“愛命運”哲學隔空對話。四句詩皆以動態詞收尾(盆、溪、歌、漓),形成永動迴圈,暗示生命即在狂瀾中奔湧向前。

呂國英此詩以最簡語言容納最闊時空,將瞬間暴雨昇華為永恆流淌,在漢字凝練性與宇宙無限性之間找到了詩意平衡,實為現代漢詩哲學化書寫的重要嘗試。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