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聚焦北京93閱兵:習近平普京金正恩同台,展示多款新武器

2025年9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的閱兵式上,氣球被釋放升空。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九三閱兵),今天上午在北京天安門前舉行。中、朝、俄領導人集體合照時站在中央位置,並在融洽氣氛中並肩登上天安門城樓,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及金正恩依次現身城樓,出現三國元首並肩亮相的歷史場面。今次是冷戰結束後,中、朝、俄領導人首次在正式場合上聚首,對上一次可追溯到前蘇聯時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表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

習近平、李強等多名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閱兵。出席的亦包括多名黨和國家前領導人,如賈慶林、溫家寶、張德江、栗戰書、汪洋和王歧山等。

胡錦濤與朱鎔基未現身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大會」3日上午舉行。年底將滿83歲的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下個月即將滿97歲的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等領導人,今天未現身中國紀念抗戰勝利與九三閱兵儀式。多名中共退休領導人在北京天安門城樓出席九三閱兵,包含前總理溫家寶、前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前中國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前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前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前中國副總理張高麗等人。

習近平強調,中國人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習近平於閱兵前發表談話。他率先對於愛國人士、抗日將領表達敬意,接著對於過往支持與幫助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表示感謝,對於前來與會的他國領導人、政要、國際組織表達歡迎。

習近平強調「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他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艱苦卓絕偉大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國人民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習近平表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貢獻。「今天人類又面臨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抉擇」。

習近平強調,中國人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與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他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部隊,全軍將士要忠實履行神聖職責,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於談話最後說,全國各族人民要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習近平九三閱兵談話 :加快建設一流軍隊

中部戰區空軍司令員韓勝延任總指揮

今年閱兵總指揮由中部戰區空軍司令員韓勝延中將擔任,與往年由首都在地的軍區或戰區司令員擔任總指揮的慣例不同。

早上9時許,閱兵總指揮韓勝延報告受閱部隊列隊完畢,習近平下達檢閱開始的命令。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將韓勝延為中部戰區空軍司令員。

北京歸屬中部戰區,按照慣例,今天的閱兵總指揮應該由中部戰區司令員擔任。

前中部戰區司令員黃銘2024年調任北部戰區司令員,原則上與北部戰區司令員王強空軍上將互換,但是公開資料都未看到王強就任,長期由副司令員李志忠中將代理司令員一職,但在2024年2月27日被撤銷全國人大代表一職,證明涉及貪腐下台,發生中部戰區司令員消失的情況。

中國3日舉行九三閱兵,圖為東風61彈道飛彈。

九三閱兵展示多款新武器

中國今天在北京舉行「九三」閱兵,全面展示了解放軍現有海陸空武器、飛彈、無人機、電子戰設備、雷射武器等,當中不少是首次公開亮相。

綜合各方分析,在閱兵中首次公開亮相的有飛彈紅旗29、長劍1000、東風31BJ、東風26D、東風61、99B坦克,另有無人炮塔坦克、雷射炮、超音速無人機、無人艦等。

東風61是一款初級彈道導彈(飛彈),可以攜載常規彈頭、核彈頭,它可以實現更精準及有效的突防。

此外,閱兵所展示的紅旗19,讓中國具備了末段高空的攔截體系,它類似美國的薩德反飛彈系統(THAAD,終端高空防衛系統)。至於紅旗29,它是中段反導體系,類似美國的標準3。

軍事分析家分析,紅旗19和紅旗29的出現,說明中國的防空武器裝備實現了高中低的銜接。這次閱兵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還有海軍使用的鷹擊飛彈系列,即15、17、18、19、20、21,它們讓解放軍的高超音速打擊能力有了新的延伸,而以前只有火箭軍才有高超音速打擊能力。

閱兵上還展示了一款中型坦克,採用無人炮塔,而且四周360度形成自主防禦能力,可以有效對抗包括無人機的威脅,作爲中國的陸戰裝備,具備更強大的戰場適應能力。

圖為中共3日閱兵所展示無人機。

外媒點3大觀眾群 北京「暗中警告台獨」

九三閱兵是中國近年來最雄心勃勃的一次力量展示與外交秀場。除了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外媒也指出,這場閱兵的真正觀眾除了需要被凝聚信心的大陸民眾外,北京更藉由軍事展示「暗中警告台獨」,釋放不容挑戰的強硬訊號。

《紐約時報》報導,北京試圖藉這次閱兵激發民族主義,重塑中國在二戰中的角色,並將自身塑造為抵抗外來侵略者——日本帝國——的民族救星。透過喚起戰爭記憶,北京希望在經濟不確定性與與美國在貿易等領域摩擦升高之際,凝聚國內支持。

美國大學副教授托里根(Joseph Torigian)指出:「對習近平與普丁而言,勝利固然代價高昂,但並不完整。他們認為『霸權勢力』仍試圖將外來模式強加於己,阻礙他們在世界舞台上應有的地位。如今,他們希望利用這段戰爭記憶,讓未來世代對西方價值免疫,並為他們所設想的全球秩序正名。」

此外,這次閱兵同時也是對於那些在北京看來企圖遏制中國崛起、阻擋其重返世界中心地位的國家發出警告,更隱含對台灣及其盟友的威懾,警示任何走向「法理台獨」的舉動都將充滿危險。

這場有二十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與的盛會,與會名單之「誰在」與「誰不在」同樣耐人尋味,凸顯北京與西方之間的裂痕已經加深,尤其是在中國與俄羅斯於烏克蘭戰爭中緊密結盟之後。明顯缺席的,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與澳洲等主要西方民主國家的高層代表。

CNN報導,中國希望藉由閱兵畫面觸及那些認同其努力、並視其為傳統西方同盟之外新世界秩序替代方案的國家。事實上,北京此舉同樣是在對美國、歐洲與台灣的觀眾釋放訊息。

坦克、尖端武器,以及大批士兵整齊劃一的行進畫面,或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具備強大軍事實力並追求自身政治凝聚力」的敘事。

CNN指出,台灣高度關注閱兵細節,而專家則分析,反無人機、空中預警機與飛彈「三位一體」等新訊號,顯示解放軍正加速軍力現代化。

BBC報導,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中國計畫負責人諾文斯(Meia Nouwens)表示,這次閱兵可能會提供一些線索,顯示北京未來是否計劃攻打台灣。她特別關注的是,是否會出現「與台灣情境相關的新技術」。但她同時指出,許多關鍵內容不會在閱兵中展現,而這同樣重要。

她說:「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使解放軍成為一支有效的作戰力量,但在閱兵式上是看不到的。這涉及到學說、戰略,但更重要的是各軍種之間的聯動性。」她並提出疑問:「這場閱兵能讓我們對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嗎?」

《衛報》報導,軍事分析人士對這場閱兵保持高度關注,尋找北京軍事新進展的跡象。

分析人士在閱兵前告訴 CNN,台北將密切關注展示的武器、出席的外國政要,以及任何涉及台灣的官方表述,因為這些可能透露北京對台的態度、戰略以及潛在侵台時間表。

不過,在台灣的社群媒體上,似乎很少有人事先關注這場閱兵。分析人士將此歸因於近期台灣政治爭議的影響,以及台灣社會對中國二戰歷史的普遍疏離感。

普京金正恩出席中共九三閱兵 川普:密謀抗美

3日上午起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閱兵式,包含金正恩和普京(Vladimir Putin)在內共26國元首受邀出席。此次是金正恩和普京首次與習近平同台亮相。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盼協助中國追求勝戰而犧牲的美國人能被正確地紀念,他還指稱中國、俄羅斯、北韓「密謀對抗美國」。

習近平、普京及金正恩等在天安門城樓上。(新華社)

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2日晚間在自家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寫道,問題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否會提及,美國為了協助中國從一個「非常不友善的外國侵略者」手中重獲自由,而提供的大量支援與「鮮血」。許多美國人在中國追求勝戰過程中喪命,希望他們的勇敢與犧牲能正確地被紀念。

他還說,願習近平與中國人民「度過一個偉大且持久的慶祝之日」,「在你們密謀對抗美國之時,請向蒲亭、金正恩傳達我最誠摯的問候」。

不過,外電報導,對於普京在北京會見習近平,並出席大型閱兵式一事,川普今天下午才在白宮向媒體表示,對俄中可能形成的聯盟並不擔心。

被問及是否擔心中俄結盟對抗美國?川普回答「一點都不擔心」,並說「我們有全球最強大的軍隊,而且強很多。他們絕對不會對我們動武,相信我」。

九三閱兵受校兩棲突擊方隊陸國產新裝備遂行登陸作戰利器。(新華社)

郝龍斌:九三閱兵中共過去多次邀請 郝柏村始終堅拒

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說,中共過去舉辦九三閱兵多次邀請父親郝柏村出席,但他父親始終堅決拒絕,還勸軍中同袍勿參與。郝柏村更在與老友聚會時明確表達立場,「抗戰功績屬於中華民國,不能被錯置或混淆」。

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上午出席中共九三閱兵,並現身於北京天安門城樓。

郝龍斌透過臉書表示,抗戰真相不容抹滅,和平才是永遠正道。今天是九三軍人節,也是對日抗戰勝利80週年。他父親郝柏村生前常說,「歷史就是歷史,不能被扭曲」。

郝龍斌說,他父親接受BBC中文網專訪也指出,中國大陸官方在抗戰宣傳中,把國民黨與共產黨並列,同稱為抗戰的「中流砥柱」,這是不公道的。「八年抗戰,正是由蔣委員長一人領導,沒有第二個人」。

郝龍斌也表示,中共過去舉辦九三閱兵,多次邀請他父親出席,他父親始終堅決拒絕,還勸軍中同袍勿參與,更在與老友聚會時明確表達立場,「抗戰功績屬於中華民國,不能被錯置或混淆」。

郝龍斌認為,對日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頁。沒有這場勝利,台灣不可能回到中華民國的懷抱。歷史提醒大家,戰爭帶來的是無可挽回的災難,唯有堅持和平,才是永遠的正道。

賴清德再提終戰發聲了

今年適逢二次大戰結束80周年,中國今(3)舉行93閱兵,台灣賴清德總統則是一早偕副總統蕭美琴及五院院長到忠烈祠,向國民革命烈士靈位致祭。隨後,賴清德於臉書貼文再提「終戰」外,並表示台灣人民熱愛和平,台灣也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而是相信手中的裝備,是用來保家衛國,不是用來侵略擴張。

今天是93軍人節,賴清德表示,今天他與副總統蕭美琴及五院代表,到忠烈祠致祭為國家犧牲奉獻的三軍忠魂。台灣人民熱愛和平,台灣也不拿槍桿子紀念和平;而是緬懷先烈、記取歷史的教訓,堅守對自由民主的信念,更相信手中的裝備,是用來保家衛國,不是用來侵略擴張。

賴清德指出,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周年。80年前的昨日,我國陸軍上將徐永昌和其他的八個同盟國,一起簽署文件、迎來終戰,共同見證「團結必勝、侵略必敗」的血淚教訓。很欣慰的是,當初的軸心國,都成為了民主國家,不僅保障自由民主、奉行市場經濟、更在乎人權與法治,實現了繁榮與和平,廣受世界各國敬重。

蕭美琴感謝國軍守護家園,讓世界看見台灣捍衛民主自由的決心,也謝謝所有軍眷家人,軍眷的支持是讓國軍無後顧之憂的重要力量。

東風-61洲際核飛彈,射程橫跨歐亞最強核武。(中時新聞網)

新華時評:銘記兩岸共同抗戰歷史 共創好未來

新華社發表時評,強調銘記兩岸共同抗戰歷史,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

時評說,80年前,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打敗窮凶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這段光輝記憶,彰顯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充分證明海峽兩岸始終根脈相連、命運與共。

時評又說,烽火已遠,兩岸同胞並肩捍衛國土的歷史豐碑不曾褪色;青史為鑒,中華兒女團結守護家園的勝利成果必須捍衛。銘記抗戰歷史,堅守民族大義,為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共同奮鬥,這才是對所有為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犧牲奉獻的先賢先烈的最好告慰。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