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競香秋盈懷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44)
艾 慧
百果競香秋盈懷,天高雲洗潤開來。
九野妙顏畫無色,萬類自在醉徘徊。
2023.09.15
秋境化心:呂國英哲詩中的大美無言與自在天成
當“百果競香秋盈懷”躍入眼簾,仿佛瞬間被捲入一場金秋的盛宴。呂國英先生起筆不凡,“競”字如點睛之筆,令累累碩果頓生靈性,它們不只是成熟,更在蓬勃競發,吐納天地精華。那馥鬱的芬芳亦非僅縈繞鼻尖,而是“盈懷”——豐饒的秋意已化作飽滿的情感,沉甸甸地擁抱了感知者的整個胸懷。此句一掃秋之寂寥,盡顯生命厚積薄發的磅礴氣韻。
視線隨之抬升,“天高雲洗潤開來”如巨幅畫卷豁然舒展。“天高”拓開無垠之境,“雲洗”二字尤為精妙,似有清泉自九天傾瀉,滌盡塵埃,濯洗長空,更澄澈了觀者的靈臺。而“潤開來”則如飽蘸清氣的巨筆,將這份通透空明暈染至天地四極,也悄然浸潤了與之共鳴的心扉。此刻,物我界限消融,心靈如雲舒展,與浩渺蒼穹同頻呼吸。
詩行至此,哲思之光驟然璀璨——“九野妙顏畫無色”。此句如黃鐘大呂,震徹心靈。“九野妙顏”,是宇宙本體無雕飾、無矯揉的至真至美,是造化的鬼斧神工。而“畫無色”三字,則如驚雷劈開迷霧:任人間丹青妙手如何窮盡色彩、極盡巧思,在天地大美這無字天書面前,終歸黯然失色,徒喚奈何! 這是對“道法自然”最深邃的詩意詮釋,揭示了一個永恆的真理:最高的藝術是自然本身,終極的美生於本真。 一切人為的描摹,在宇宙的自在呈現前,皆成虛妄。
收束之筆“萬類自在醉徘徊”,將玄思妙理化為靈動生機。天地萬物(萬類),依循本性,無拘無束(自在),在這至美之境中陶然忘機,如飲瓊漿(醉),流連徜徉(徘徊)。這不只是和諧生態的讚歌,更是對生命本真狀態——自由、舒展、與宇宙韻律共振——最深情的禮贊與最熾熱的嚮往。它勾勒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圖景:當萬物各得其所,當心靈掙脫桎梏,便能在天地大美中沉醉,獲得至高的逍遙。
總覽全詩,呂國英先生以詩為舟,以秋為楫,載我們駛向哲思的深海。他筆下:景,是百果盈香、雲天浩蕩的壯闊秋光;情,是對自然偉力與生命律動的無限敬畏與深沉陶醉;理,則直指“大美歸於自然,至境在於自在”的宇宙真諦。
這短短二十八字,是東方智慧的精粹凝練——它引領我們超越感官歡愉,洗去塵世浮華,複歸本真之心,在靜觀萬物自在中,體悟那份無言的大美,最終抵達與天地精神共往來的澄明之境。此詩,如一枚溫潤的秋果,一枚澄澈的雲魄,恒久滋養著追尋美與自由的心靈。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