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救人無功——苦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60)
艾 慧
黃連救人無功——苦,
人參害命無過——補。
諍友鏡鑒非久——直,
紅顏縱情非纏——木。
仇恨複暴共情——魔,
寬恕放下共遠——孤。
2023.10.18
警世孤光:呂國英哲詩六句的鋒刃與洞
呂國英先生的哲詩六句,如六把淬火的短匕,以極端反差的意象、一字定音的力度,精准地刺穿了世相的表皮,直抵人性與價值的幽微本質,閃爍著冷峻而深刻的警世光芒。
反差為刃,剖開認知迷障
全詩核心在於顛覆性的反差構建:“黃連救人無功——苦,人參害命無過——補。” 救人者因“苦”而功績湮沒,害命者以“補”而豁免其咎。這不僅是物性的對比,更是對世人功利化評判標準的無情揭露——感官好惡(苦/甜)淩駕於實際功效(救/害),虛名光環(補)遮蔽了潛在兇險。同樣的邏輯貫穿後聯:“諍友鏡鑒非久——直,紅顏縱情非纏——木。” 忠言逆耳(直)故難長久,惑於情欲(木)則非外物糾纏。價值在此被徹底顛倒,表像與本質的鴻溝觸目驚心。
一字定讖,力透世相內核
每聯末尾的單字,是整句的靈魂鐫刻,是矛盾核心的結晶。“苦”、“補”、“直”、“木”、“魔”、“孤”——每個字都力透紙背,精准如手術刀。
“苦”與“補”:指向感官與價值的錯位,是認知的盲點。“直”與“木”:直刺人性的弱點——喜諛惡諫的狹隘(導致諍友難存),情欲蒙心的愚鈍(致使縱情難返)。“魔”與“孤”:則躍升至靈魂層面。“魔”道盡仇恨複暴的吞噬性與迴圈地獄的本質;“孤”則點破寬恕放下者的至高境界——這超越之路因其艱難、因其不被庸常理解,註定伴隨著精神的卓然孤寂。此“孤”非淒涼,乃是一種清醒者的標高,一種破繭而出的精神獨立。
哲思冷光,照見修身處世之境
這六句詩超越了簡單的諷刺,是凝練的生存哲學——
穿透表像:警示我們需剝離“苦”、“補”等外在標籤,洞察事物的真實效用與潛在危機(黃連/人參喻)。
容逆克欲:提醒接納“直”言的珍貴需要胸懷,抵禦“木”然的情欲需要清醒(諍友/紅顏喻)。
破魔忍孤:深刻揭示沉溺“魔”性仇恨的毀滅性,並指明唯有擁抱寬恕的“孤”境,方能抵達精神的共遠。這“孤”是超越的代價,亦是靈魂飛升的證明。
呂國英這組哲詩,字字如釘,句句似鐘。它以反差為鋒,撕裂認知的偽飾;以一字為眼,洞穿世情的骨髓;更以冷峻的哲思,為迷途者點亮一盞孤高的燈。它不提供暖意,卻以犀利的寒光,逼視我們直面人性的弱點、價值的顛倒與靈魂的救贖之路。這六句詩,是警世的箴言,是淬煉的智慧,在簡短的軀殼內,蘊藏著足以撼動認知根基的巨大能量,餘響不絕。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