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津門披曉光,
東風助我意飛揚。
千裏雲濤須臾越,
扶桑初日正舒長。
抵得東瀛興未央,
故人笑靥暖如陽。
街衢恍若昔時貌,
久別扶桑入夢鄉。
檐角風鈴清韻袅,
楓庭茶沸晚香飄。
此會當須深自惜,
他年再話情未央。
釋義:
1. 晨起津門披曉光:
釋義:清晨在天津(津門是天津別稱)醒來,身上披拂著破曉時分的晨光。
意象/情感:點明出發時間(清晨)、地點(天津),用“披曉光”形象地描繪沐浴在晨光中的情景,隱含啓程的清新與期待。
2. 東風助我意飛揚:
釋義:和煦的東風仿佛在助力,讓我的心緒(意)更加輕快飛揚。
意象/情感: “東風”常象征春天或順遂,這裏既指實際的風,也隱喻旅途順利。“助我”賦予風以主動性,與“意飛揚”共同表現作者輕松愉悅、意氣風發的心情。
3. 千裏雲濤須臾越:
釋義:千裏之遙、翻湧如波濤般的雲海,轉瞬之間(須臾)就被飛越了。
意象/情感: “雲濤”形容高空雲海的壯闊與動態美。“須臾越”極其誇張地形容飛行的迅捷,強調現代交通的速度感與穿越時空的奇妙體驗。
4. 扶桑初日正舒長:
釋義:飛抵日本(扶桑,古稱日本的代稱)時,初升的太陽(初日)正舒展著它綿長(舒長)的光芒。
意象/情感: “扶桑初日”點明目的地(日本)和抵達時間(日出時分)。“舒長”描繪朝陽冉冉升起、光芒逐漸鋪展的甯靜悠遠景象,暗示旅程順利結束,新的壹天/新的體驗開始。
5. 抵得東瀛興未央:
釋義:到達日本(東瀛,另壹古稱)後,我的興致(興)依然高漲,絲毫沒有減退(未央)。
意象/情感: “興未央”直接表達作者雖經旅途卻毫無倦意,反而充滿興奮與期待的狀態。“未央”意爲未盡、未已,強調興致之濃。
6. 故人笑靥暖如陽:
釋義:老朋友(故人)帶著笑臉(笑靥)前來迎接,那笑容像陽光壹樣溫暖(暖如陽)。
意象/情感: “故人”點明是舊友重逢。“笑靥”生動描繪友人歡喜的笑容。“暖如陽”是明喻,強烈傳達出友情帶來的溫暖和喜悅,是抵達後最動人的瞬間。
7. 街衢恍若昔時貌:
釋義:熟悉的街道(街衢)仿佛(恍若)還保持著舊日(昔時)的模樣(貌)。
意象/情感:“恍若”帶有壹絲似真似幻、記憶與現實交織的感覺,表達重遊故地的熟悉感與壹絲感慨。
8. 久別扶桑入夢鄉:
釋義:闊別(久別)已久的日本(扶桑),如今竟像在夢鄉(入夢鄉)中重現。
意象/情感: “久別”點明時間跨度。“入夢鄉”將眼前景與往昔記憶、夢中思念重疊,強調久別重逢的夢幻感與不真實感,也隱含思念成真的欣慰。
9. 檐角風鈴清韻袅:
釋義:屋檐角(檐角)挂著的風鈴發出清脆悠揚(清韻)的聲響,余音袅袅(袅)。
意象/情感:選取典型日式意象“風鈴”,通過聽覺(清韻袅)營造甯靜、清雅的氛圍,體現日本風情。
10. 楓庭茶沸晚香飄:
釋義:栽種著楓樹(楓)的庭院(庭)裏,茶水沸騰(茶沸),夜晚(晚)的茶香(或混合著楓葉的香氣)飄散(飄)。
意象/情感: “楓庭”點明日式庭院特色。“茶沸”是視覺與聽覺結合,描繪煮茶的動態。“晚香飄”是嗅覺,融合茶香與夜晚庭院的氣息。此句描繪典型的日式夜晚庭院品茗場景,充滿閑適雅致的情調。
11. 此會當須深自惜:
釋義:這次(此)的相聚(會),我們應當(當須)深深地(深)自己(自)珍惜(惜)。
意象/情感:直抒胸臆,表達對此次難得重逢的無比珍視。“深自惜”語氣懇切鄭重,強調珍惜之情發自內心。
12. 他年再話情未央:
釋義:待到將來(他年)我們再相聚暢談(再話)時,這份情誼(情)依然深厚綿長,永無盡頭(未央)。
意象/情感:展望未來重逢。“情未央”與前面的“興未央”呼應,是全詩核心情感的升華。強調友情不僅此刻深厚,更將曆久彌新,綿延不絕。以充滿希望的期許作結。
整體總結:
這首詩生動記述了筆者清晨從天津出發,飛越千裏雲海抵達東京的旅程。重點描繪了抵達後與故友重逢的溫暖喜悅,以及在熟悉又充滿日式風情(風鈴、楓庭、品茶)的環境中共處的溫馨場景。詩中洋溢著旅途的輕快、重逢的激動、對異國風物的欣賞,以及對這份深厚情誼的無比珍視和對未來再聚的殷切期許。語言典雅凝練,意象優美,情感真摯動人。
2025.8.28于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