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89天。
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抵達巴黎愛麗舍宮,以出席烏克蘭問題高峰會美聯社.jpg)
2025年9月5日最新進展:
戰況
- 地區州長奧列格·西涅古博夫表示,俄羅斯無人機在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的霍季姆利亞村造成三人死亡——兩名男子和一名女子,另有三人受傷。
- 據州長維亞切斯拉夫·喬斯稱,俄羅斯對烏克蘭北部城市切爾尼希夫附近由丹麥資助的人道主義排雷任務發動飛彈襲擊,造成兩人死亡。另有三人在這起攻擊中受傷,喬斯稱攻擊是蓄意針對丹麥難民理事會的團隊。所有受害者均為烏克蘭人。
- 俄羅斯國防部聲稱,其在切爾尼希夫地區的同一場襲擊中用伊斯坎德爾飛彈摧毀了一個遠程無人機發射場。
-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軍已控制了烏克蘭東南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的諾沃塞利夫卡村。
- 烏克蘭最高軍事指揮官亞歷山大·瑟爾斯基表示,烏克蘭希望提升攔截無人機的性能,以更有效對抗俄羅斯的空襲。
“自願聯盟”
- 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26個國家已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戰後安全保障,包括部署國際陸海空部隊。此前,「自願聯盟」集團在巴黎舉行基輔盟友高峰會,以討論這些保障措施。義大利方面則重申不會派兵到烏克蘭。
- “在衝突停止之日,安全保障將立即部署”,馬克宏在愛麗舍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共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馬克宏最初表示26個國家——他未具體點名——將向烏克蘭部署力量。但他隨後稱,部分國家將在烏克蘭境外提供保障,例如透過協助培訓和裝備基輔部隊。
- 澤連斯基在會後表示,「我們正在確定哪些國家將參與哪些安全組成部分」。他補充稱,「26個國家同意提供安全保障。這是長期以來首次出現如此嚴肅、非常具體的實質內容」。
- 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德國準備加強對烏克蘭部隊的資金支持和訓練力度,但只有在更廣泛的條件明確後,才會決定進一步的軍事承諾,包括派遣部隊到烏克蘭。
-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會後表示,烏克蘭必須成為一隻鋼鐵刺猬,讓當前和未來的侵略者難以下嚥。馬克宏也表示,他與歐洲其他領導人及澤連斯基在峰會結束後與美國前總統川普通了話,而美國對該安全保障的貢獻將在未來幾天內敲定。
- 馬克宏表示,華盛頓參與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意願“毫無疑問”,並補充稱,需要與美方完成相關規劃工作。
- 白宮官員表示,川普在那通電話中告訴歐洲領導人,歐洲必須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他稱這些石油正幫助莫斯科資助對烏克蘭的戰爭。
- 在結束衝突的外交進展緩慢之際,川普的言論展現出對抗姿態。
- 該官員表示,「總統也強調,歐洲領導人必須對中國資助俄羅斯戰爭行為施加經濟壓力」。
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北京會面路透社.jpg)
制裁
- 英國對另外11名與俄羅斯政府有關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理由是其所謂的莫斯科強行驅逐烏克蘭兒童的企圖。
-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前總統梅德韋傑夫表示,在倫敦稱其已動用約30億英鎊凍結俄羅斯資產為烏克蘭購買武器之後,俄羅斯將奪取更多烏克蘭領土並追討英國財產。
-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俄羅斯已採取對等措施驅逐一名愛沙尼亞外交官。 8月中旬,愛沙尼亞驅逐了一名俄羅斯外交官,理由是其涉嫌違反制裁及其他危害國家的行為。
- 國際文傳電訊社引述俄羅斯能源部長謝爾蓋·茨維列夫的話報道稱,俄羅斯最大石油生產商俄羅斯石油公司已達成一項額外協議,將透過哈薩克斯坦向中國供應250萬公噸石油。

區域安全
- 根據北韓官方媒體朝中社報道,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表示,北韓將」全力支持」俄羅斯軍隊,俄羅斯總統普丁則稱兩國關係」特殊」。
- 據報道,普京也向金正恩發送了祝賀北韓建國日的賀電。朝中社報道稱,普京在賀電中表示:“貴國戰鬥力量英勇參與解放庫爾斯克地區以使之免受侵略者佔領,這是俄朝友誼與互助的鮮明象徵。我堅信我們將繼續共同努力,以鞏固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今天表示,若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和平協議,俄羅斯無權否決西方國家派遣部隊進駐烏克蘭作為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國際反應
美國國會復會是否能幫助烏克蘭?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沙欣(Jeanne Shaheen),就在國會復會第一天發表強烈聲明,敦促國會採取行動制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批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過於軟弱,導緻美國的國際領導地位受損。
「川普總統與普京的峰會是一場徹底的失敗,毫無成果,讓我們離和平越來越遠。」沙欣在聲明中表示,“他一再設下空洞的期限,而普京卻不斷越線,殺害數百名包括兒童在內的平民。”
沙欣批評,川普政府“對普京的縱容”,不僅導致烏克蘭平民喪命,也損害美國在全球的威信。
沙欣呼籲共和黨領導層推動一項跨黨派的製裁法案,以及她自己提出、針對中國支持俄羅斯戰爭行動的立法。該法案由參議員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與布魯門撒爾(Richard Blumenthal)共同提出,目前已有超過85位參議員聯名支持。
儘管葛拉漢的製裁法案在參議院擁有廣泛支持,川普至今仍未公開背書,使共和黨領導層不願推動法案進入表決程序。格雷厄姆表示,若本月內無進展,「備案計畫應立即啟動」。
與此同時,川普週三在接受美國CBS新聞訪問時,再次強調自己對俄烏和平的「現實與樂觀」立場。他表示:“我一直在關注,也與普京總統與(烏克蘭)澤連斯基總統(Volodymyr Zelenskyy)進行對話。雖然他們還沒準備好,但我相信會有所進展。”
然而,儘管川普承諾推動和平,俄羅斯近期仍持續加強對烏克蘭的攻擊力度。日前俄軍針對基輔進行大規模無人機和飛彈攻擊,造成至少15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兒童。
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國務院上周宣布一項由丹麥、荷蘭和挪威出資的8.25億美元武器交易,將向烏克蘭提供3,500枚遠程巡航飛彈及GPS導航裝置。這項交易是歐洲國家首次大規模採購美製武器,並轉交烏克蘭,以減輕美國直接涉入戰爭的壓力。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國防專家洛斯(Rafael Loss)告訴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這筆交易未必是改變戰局的關鍵,但顯示出歐洲與川普政府間或許開始建立起務實的合作對話。”
參議院也正在辯論是否針對仍與俄羅斯有經貿往來的國家,如中國和印度,徵收懲罰性關稅。民主黨批評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姑息態度,卻對印度祭獻高額關稅,進一步強化中俄關係。
不過,目前國會首要任務,仍是避免9月30日政府資金到期後的關門危機。然而,共和黨掌控兩院的同時,仍需民主黨的票數才能通過任何支出法案,雙方分歧持續存在。
隨著俄羅斯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壓力,歐洲盟友轉向購買美國武器支援基輔,美國國會是否能超越黨派分歧,採取實質行動施壓俄羅斯,成為全球矚目的關鍵。
今年夏天,共和黨通過了川普提出的大規模減稅與削減支出的法案,其中包括刪減9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與公共廣播預算。上週五,川普再次通知國會將封鎖另4.9億美元的外援撥款,進一步引發民主黨強烈反彈。
「川普就是在等待(政府)關門,」康乃狄克州民主黨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在社群媒體上寫道。
巴黎峰會落幕後 川普:將很快和蒲亭通話
美國總統川普昨天表示,他稍早已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及歐洲各國領袖通電話,不久後將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談話。
法新社報導,川普在白宮與美國科技界知名人士共進晚餐,回應記者詢問是否近期會與蒲亭通話時,他說:「我會的,沒錯。」
川普在巴黎峰會後與歐洲領袖通話,這場峰會目的是敲定烏克蘭停火時的安全保障措施。
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今天表示,若有需要,「可以迅速安排」與川普的會談,但他斷然拒絕西方國家為基輔提供安全保障的想法。
培斯科夫向俄羅斯國家通訊社「俄羅斯新聞社」(Ria Novosti)表示:「外國,尤其是歐洲和美國的軍隊能為烏克蘭提供並保障安全嗎?絕對不可能,他們做不到。這種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俄羅斯是無法接受的。」
在巴黎峰會結束後,各國領袖昨天宣布,20多個國家已承諾在達成和平協議後,在烏克蘭境內部署「保障部隊」(reassurance),旨在嚇阻莫斯科再次攻擊其鄰國。
然而,人們對普京並無意結束衝突的擔憂日益加劇,本週他訪問北京時表示,若無法達成和平協議,俄羅斯將繼續在烏克蘭作戰,這番話引發高度警戒。
要聞分析
評論:巴黎援烏9-4會議讓“烏克蘭人不再覺得孤單”
9月4日週四,巴黎舉辦了「自願支援烏克蘭國家聯盟」首腦會議,對以前多次會議討論磋商決定的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議題作出更為清晰的聲明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會後宣布:現有26個國家——主要是歐洲國家已“承諾”參與一支“保證部隊”,作為未來俄烏停火的一部分,將在烏克蘭部署軍隊,包括“在地面、海上或空中的軍事存在”。
馬克宏首先強調:目前有六個國家願意在俄烏停火後派軍到烏克蘭維和。但這支部隊無意對俄羅斯發動任何戰爭」。
26個國家中,那些無法或不願在和平協議的背景下向烏克蘭派遣大量部隊的國家可以透過派遣戰鬥機或以其他方式提供空中支援、提供情報、向黑海部署艦艇、派遣象徵性的小型軍事特遣隊或僅提供資金來作出貢獻。
馬克宏確認,在俄烏達成潛在的和平協議後,美國“非常明確地”表示“願意參與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但不會派軍烏克蘭。美國還需要在未來幾天最終敲定具體方式。法國總統強調,如果俄方繼續拒絕和平,歐洲將「與美國一起」實施新的對俄羅斯制裁。
馬克宏也提到,今年2月,只有法國和立陶宛兩個國家提出派遣地面部隊進入烏克蘭的可能性,當時遭到冷遇的設想現在得到了約30個國家不同程度的認同。
在記者提問環節,澤連斯基表示:「川普總統對歐洲購買俄羅斯石油感到非常不滿。其中有兩個國家,我們知道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但法國總統之前並沒有明說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是哪兩個歐盟國家,只說這兩國恰恰都是親近美國現任政府的歐盟國家。
瓦利德·哈夫赫Walid Harfouch 曾是烏克蘭國家電視台副總裁,也是歐洲新聞台Euronews前領導人,他一直觀察法國總統馬克宏與英國首相在組建自願支援烏克蘭聯盟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他告訴媒體:馬克宏總統做出了法國的選擇:即明確將保障烏克蘭的自衛能力作為歐洲的優先事項。他明確表達了前所未有的立場:「歐洲人準備在和平協議簽署之日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在這個關鍵問題上,馬克宏小心翼翼地打破了一直存在的模糊性,使得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發生本質的變化。直到現在,歐洲各國首都已經多次發出支持的消息和武器的交付,但並沒有明確烏克蘭長期的安全前景。如今,巴黎邁出了新的一步:基輔的保護被納入歐洲自身的安全。法國總統強調「烏克蘭及烏克蘭人民的安全也是歐洲的安全。」明確地將烏克蘭的生存與整個大陸的防禦計畫連結在一起。
作為與烏克蘭總統關係親密的人士,瓦利德·哈夫赫長期觀察澤連斯基和他的歐洲夥伴之間的關係。他認為:馬克宏已成為基輔最重要的歐洲盟友。而在基輔,這消息並沒有被忽視。巴黎的演講標誌著突破:歐盟,長期以來被視為猶豫不決,如今向烏克蘭提供了具體的保障。這一動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馬克宏推動的,因此他在歐洲越來越被視為烏克蘭的第一位朋友。
瓦利德·哈夫赫回顧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大半年來烏克蘭面臨的多次困境:一些外交事件對基輔產生了冷水般的效果,特別是阿拉斯加的會晤,重新激起了人們對歐洲和美國盟友或許會為了莫斯科而犧牲烏克蘭主權的擔憂。當時輿論擔憂:烏克蘭可能被視為國際強權調整變數的代價。
哈夫赫也強調了即時的心理效應:公告是在俄羅斯大規模襲擊後的第二天發布的,這再次提醒人們烏克蘭目前殘酷的日常生活。在這種消耗戰的氣候中,歐洲承諾的保證不僅僅是外交舉措。 「對烏克蘭人來說,這一切都是不同的:我們不再感到孤單,我們看到有真正的保護,而不僅僅是口頭上的承諾。”
歐洲邁向真正的歐洲聯盟了嗎?哈夫赫認為:2025年9月4日,巴黎發出的訊號正值關鍵時刻。 ‘志願者聯盟’將匯集大約三十個國家,以加強對基輔的軍事和政治支持協調。透過表明堅定的立場,法國為局勢定下了基調,並努力引導其夥伴實現更大的連貫性。因為表面上的團結背後,歐洲仍然是支離破碎的。
哈夫赫也指出:馬克宏公佈的決定實際上是有關歐洲國防的更廣泛辯論的一部分。多年來,馬克宏一直倡導歐洲的戰略自治,但未能將這項設想轉化為實際的現實。今天,烏克蘭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場所,可以體現這一雄心壯志。根據瓦利德·哈夫赫的說法,在巴黎發表的演講重新描繪了烏克蘭與歐洲其他部分之間的關係輪廓。即烏克蘭的未來與歐洲密不可分,馬克宏昨晚講話能夠讓烏克蘭人民重新找回他們失去的信心。
作者:蕭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