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時空未聲色

時空未聲色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55

時空未聲色,九域已秋深。

歲月靜流轉,人間笑牽塵。

2023.09.27

 

於無聲處聽秋深

——品呂國英哲詩《時空未聲色》小劄

天地倏忽,詩人獨坐於時光的渡口。

時空未聲色”——開篇五字,便劈開一片混沌初開的靜謐。時空在此不再是抽象的尺度,而成為一種可感的、懸停的純粹存在,無色無聲,無始無終,唯有浩瀚的虛無本身。這是一種近乎宇宙觀的宏大敘事,將讀者的心瞬間提至蒼穹之外。

旋即,九域已秋深”悄然落地。九域,乃華夏四方;秋深,是歲序更迭。從無極的宇宙回眸,我們腳下的土地已染盡歲月的滄桑與豐饒。一“未”一“已”,在巨大的張力間,道盡了天地運行的漠然與無情,亦或是永恆與從容。

後兩句筆鋒輕轉,由天及人。歲月靜流轉”,一個“靜”字,妙絕。它沖刷萬物,卻了無痕跡,不驚不擾,是自然之本然。而人的姿態,該如何?詩人答:“人間笑牽塵”。

“笑”,是全詩的靈魂。它不是嬉笑,而是了悟後的釋然、包容與超脫。洞悉了時空的沉默與歲月的冷酷,卻依然選擇以一抹溫情的微笑,去“牽”掛、去擁抱這佈滿凡塵的人間。此“笑”中,有陶淵明的悠然,亦含蘇東坡的曠達,是東方哲學“天人合一”最詩意的注腳。

整首詩二十字,如一枚精緻的禪印。它映照出這樣一個境界:詩人以冷靜之眼觀照世界,以溫熱之心體悟生命,在永恆與刹那的縫隙中,找到了一個從容微笑的支點。

這或許正是最高的詩意——靜觀天地,笑對塵寰。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