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筵寄懷:翰墨寄情,歲月流芳

作者:曾曉輝

西域胡楊虯枝映著大漠孤煙,嶺南古榕翠蓋籠著珠水漁火,兩幅迥異的人生畫卷,卻在時光的經緯裏悄然交織於同一處喜慶的節點——聞悉邊疆、何順洪二位故交之麟兒同迎佳婦,心潮如暖泉汩汩。雖因東渡主持大阪“第七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之責,不能親執杯盞於華堂,然情誼如陳釀,曆久彌醇,唯將滿腔祝福凝於筆端,恭謹題書兩幀,遙寄寸心:

其一賀邊疆君令郎邊家聰與李芝瑩伉儷:

邊家聰李芝瑩新婚快樂:

聰慧同心芝蘭茂

瑩貞比翼家室興

曾曉輝 賀題

其二賀何順洪君令郎何凱能與賴芸雲佳偶:

恭賀何凱能 賴芸雲新婚誌囍:

凱風和暢迎淑女

芸草芬芳伴良人

曾曉輝 敬賀

此二聯賀書,不僅嵌新人名諱,更蘊儒家期許:

“聰慧同心芝蘭茂,瑩貞比翼家室興”:祈願家聰、芝瑩夫婦,智慧相融,同心同德,如芝蘭之室德馨遠播;貞信互守,如比翼之鳥齊飛,共興家室門楣。此聯暗合《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與《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之旨。

“凱風和暢迎淑女,芸草芬芳伴良人”:願凱能如和煦南風(凱風),溫潤有儀,喜迎淑女芸雲;願芸雲如香草芬芳(芸草),賢淑慧雅,長伴良人凱能。此聯化用《詩經·凱風》慈愛之意與《楚辭》香草喻美質之思,寄寓夫婦和順、德馨流芳。

念及邊疆君,生於紹興那酒香氤氳、烏篷欸乃的柔婉水鄉,骨子裏卻奔湧著志在四方的熱血。猶記《禮記》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他便如一股倔強的春風,硬是吹度了玉門關隘,將青春之根深深紮進蒼茫西域的土壤,以《中華時報》為犁鏵,耕耘著公義與真相。2013年與2024年,我兩度西行,他必是風塵僕僕趕來相伴。戈壁的風沙粗糲,磨礪著他的面龐,卻未能磨損他眼底那份江南書生特有的清亮與熱忱。看他立於胡楊林畔,身影挺拔如戍邊的戰士——這不正是對孔子“士志於道”最生動的詮釋嗎?那份“父母在,不遠遊”的常情孝思,在他身上昇華為“以天下為家”的儒者擔當。紹興黃酒的醇厚,早已融入了西域雪水的清冽,釀成了他獨特的人生況味。今聞其子家聰成家,迎娶芝瑩佳婦,想他佇立戈壁遙望江南,凝視“聰慧同心芝蘭茂,瑩貞比翼家室興”的墨痕,心中定是百感交集,既有對兒郎成長的欣慰,更有對血脈延續、家風承傳的深沉期許。

再思順洪君,這位生於斯、長於斯的番禺摯友,宛如珠江畔一株根基深固的老榕,枝葉繁茂,蔭蔽一方。從少年時的弄潮行船,到商海沉浮,再到投資佳釀,人生軌跡如珠江水道,百轉千回,最終亦匯入《中華時報》這條承載道義的大河。難忘2019年陽江盛會,他慷慨解囊,一壇壇精心釀造的美酒,不僅是宴席的點綴,更是情誼的醇厚獻禮。更銘刻於心的是,廣州南站那熟悉的身影——無論星夜還是晨曦,他總是不辭辛勞,駕車相迎。車輪碾過歸途,載滿的是他鄉音裏的關切。多少次,方向盤一轉,便引我至他家中那方溫暖的餐桌,一碗家常的熱粥,幾碟帶著鑊氣的小菜,氤氳著孟子所言“友也者,友其德也”的馨香。這細水長流的照拂,何嘗不是“裏仁為美”最熨帖的注腳?那酒廠飄出的芬芳,早已與他待友的真誠氣息交融。如今喜聞其子凱能締結良緣,迎娶芸雲淑女,想他於番禺故宅張燈結綵,酒香中必浸透著為父的驕傲與滿足。當他展開“凱風和暢迎淑女,芸草芬芳伴良人”的賀聯,見那熟悉的筆跡承載著對愛子與新婦的殷切祝福,定覺情誼與家慶在此刻交融昇華——看那曾繞膝的孩童,如今也如他當年般,撐起了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倏忽間,竟聞得二位兒郎各迎佳婦!欣喜之餘,亦不免輕撫鬢邊華髮——孔子臨川之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刻聽來尤為真切。當年戈壁灘上共話理想的青年,珠江畔把酒言歡的夥伴,轉眼間,膝下嬌兒竟也長成擔起家室之責的丈夫。年輪無聲,悄然爬上額角,亦將我們推向了人生的新章。然而,《易傳》有雲:“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禮記》亦言:“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婚姻,這天地間最神聖的結合,正是生命長河奔湧不息、家族薪火代代相傳的盛事。願家聰、凱能二位賢侄,皆能立身行道,成為如父般有擔當的丈夫;願芝瑩、芸雲兩位賢淑佳婦,蕙質蘭心,宜室宜家。新人如璧,當效《關雎》所詠的和諧之道,琴瑟在禦,相敬如賓,共築美滿家園,方不負這“禮之本”的鄭重託付、兩家父母的殷殷厚望,亦不負此幀幀墨寶所寄寓的深切祝福!

情動於中,思緒萬千,複於香江之畔,海風拂面之際,再賦七言一首,以抒懷寄遠:

賦得賀邊疆順洪二兄:

《令郎新婚兼寄懷》

駝鈴遙遞錦書來,珠水榕蔭共舉杯。

志士拓疆胡楊立,仁商澤友玉醅醅。

墨痕融浪書同契(融匯兩地賀聯情深),海氣連雲鶴自徊。

未赴東瀛心已往,星垂大漠照淺灣。

此情此誼,早已超越了杯盞酬酢的俗禮,臻於儒家“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宏闊與溫暖。今雖身羈東瀛,難赴盛宴親道賀,然心香一瓣,墨痕雙幀,詩賦一篇,禮意拳拳,盡在其中。祈願邊疆、順洪二位賢兄:椿萱並茂,蘭桂騰芳!更祈願兩對璧人:鸞鳳和鳴,瓜瓞綿綿!此般金石情誼與翰墨寄懷,在歲月長河的沖刷下,必愈發溫潤通透,如天際永恆的星斗,無論行至何方,抬頭仰望,總能感受到那穿越時空的、溫暖而恒久的光芒,照亮彼此的前路歸程,亦映照著兒孫滿堂、福澤綿長的未來圖景。

歲次乙巳仲秋既望 沐手敬題於香江淺水灣畔

時維西元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日晨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