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紫荊花詩歌獎徵稿啟事 主題:共生與和諧

第六屆紫荊花詩歌獎徵稿啟事 主題:共生與和諧

回溯詩路,共啟新章

紫荊花詩歌獎自2020年創立以來,始終以詩心回應時代脈搏:

2020首屆:全球抗疫詩歌公益大賽(以詩聚力,共克時艱)

2021第二屆:詩與遠方(在困頓中追尋精神的棲居)

2022第三屆:和平與安寧(呼喚動盪世界中的心靈淨土)

2023第四屆:後疫情時代詩與遠方(探索復蘇與重建中的詩意)

2024第五屆:人工智慧時代的詩情與心靈(在科技洪流中守護人文溫度)

而今,我們誠邀全球詩人,共同譜寫第六屆的主題篇章——「共生與和諧」。

 

主題闡釋:在動盪世界呼喚共生的智慧與和諧的光芒

當戰亂與衝突的陰霾籠罩大地,給無數家園與國家帶來深重創傷,給地球蒙上硝煙的塵垢,人類內心深處對和平共處、繁榮安寧的渴望從未熄滅。個體幸福與社會穩定,植根於家國共榮;全球文明的延續與發展,有賴於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合作。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詩歌,以其獨特的語言力量,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傳遞和解的暖意,點亮和諧的希望。

「共生」,是相互依存、彼此滋養的智慧。它關乎:

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山川草木,星辰大海)

不同民族與文明間的真誠對話與互鑒

家庭和睦與國家昌盛的緊密相連

國與國之間基於和平的協作共贏

「和諧」,是人類社會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它承載著:

社會的安定有序

文化的交融互鑒

個體與群體的心靈寧靜與內在平衡

“共生與和諧”的主題,不僅是對現實困境的深刻回應,更是對人類美好未來的詩意展望。它為我們提供了無比廣闊的創作空間:

您可描繪自然萬物相生共榮的壯美畫卷;

可抒寫不同民族、國家、文明間理解與包容的動人篇章;

可深情呼喚和平的鴿哨與安寧的燈火;

可展現文化共鳴的深邃與心靈契合的溫暖;

可探尋在差異與衝突中,如何跨越藩籬,找到共生共存的智慧路徑。

讓我們以詩為媒,以心為筆,共同探尋在詩意的星空下,點亮人類希望的和諧之光!

 

徵稿細則:

1.  作品要求:

    緊扣“共生與和諧”主題,立意深遠,情感真摯,具有藝術感染力。

  體裁:現代詩、散文詩、古體詩。現代詩單首不超過50行,組詩不超過150行;散文詩單篇不超過800字。

    作品須為原創且未曾在任何公開出版物(含網路平臺)發表過。嚴禁抄襲、剽竊,文責自負。

 

2.  投稿方式:

請將作品以Word文檔附件形式發送至官方郵箱:

郵件主題請注明:“第六屆紫荊花詩歌獎投稿 + 作者姓名”

文檔內請包含以下資訊:

作品標題+作者真實姓名+筆名(如有)+國籍+有效聯繫地址(國家、城市)+聯繫電話+電子郵箱+微信號+作者簡介(100字以內)

每位作者限投1首(篇)作品。

 

3.  注意事項:

投稿作品內容應積極向上,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避免涉及敏感政治議題或具有明顯地域攻擊性、煽動性的內容。

組委會擁有獲獎作品的結集出版、宣傳推廣等使用權(不排斥作者將作品投往他處),作者享有署名權。

本次大賽不收取任何參賽費用。

 

4.  截稿日期:

2025年12月30日(以郵件發送時間為准)

 

5.  獎項設置:

年度華語詩壇貢獻獎(5名 獎勵為華語詩歌做出貢獻者)

一等獎(3名)

二等獎(5名)

三等獎(10名)

優秀獎(若干)

 

6.  評選機制:

所有來稿經由評委會初審,入圍作品將在《中華時報》《中華新聞網》等主流媒體專題刊登。

大賽將邀請各地方著名詩人、學者、評論家組成權威評審委員會,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匿名評選及提名5位詩壇貢獻獎獲得者。評選結果將在《中華時報》官方網站及合作媒體公佈,結集出版。

 

7. 後續活動:

擬舉辦頒獎典禮及獲獎作品朗誦會、研討會等活動(視具體情況而定)。

主辦單位:

紫荊花詩歌獎組委會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

香港藝術研究院

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

中華時報(香港)

 

協辦單位:

世界華人流行音樂聯合會

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

臺灣全球新聞網

藍雀新傳媒(臺灣)

新加坡作家協會

新加坡文藝協會

日本華文女作家協會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新聞網)

上海洵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六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中時新數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中時鑫數字(武漢)科技有限公司

中山華聞社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聯繫方式:189 0307 2514

官方網站:www.chinatimes.com.hk

諮詢郵箱:ctnhk06@163.com

​官方微信公眾號:ctnhk03

期待全球詩人的精彩詩篇,共同奏響“共生與和諧”的時代強音!

第六屆紫荊花詩歌獎組委會

主席:曾曉輝

2025年10月1日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