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貪婪掘之又掘掘盡掘

貪婪掘之又掘掘盡掘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

莊鴻遠

貪婪掘之又掘掘盡掘;

圖享華而愈華華窮華;

縱私我為唯我我上我;

妒恨魔生積魔魔患魔。

造物歎化生歎歎笑歎,

道反果報因果果自果。

2025.09.30

 

超越訓誡:一首詩的靈性觀照

——呂國英哲詩《貪婪掘之又掘掘盡掘》品鑒

 

呂國英先生的這首六行短詩,表面是鋒利的警世恒言,內裏卻是一幅深邃的“心靈地圖”。它不僅僅在陳述“貪婪苦果”的線性邏輯,更在描繪一個生命在迷與悟之間的完整迴圈。

上闋,寫的是“墜落的加速度”。

“掘之又掘”到“掘盡掘”,是貪婪在自我重複中燃盡的必然;“華而愈華”至“華窮華”,是感官享樂在追逐巔峰時突遇的虛無斷崖。詩人以文字本身構築了一座回聲迷宮:我們聽見欲望在詞語的重複中如何空洞化,最終在“盡”與“窮”字上,撞見了存在的寂靜。

下闋,則是“天道的水位線”。

“造物歎化生歎歎笑歎”——這三重歎息,並非簡單的失望,而是道體本身的三種面相:初是慈悲的垂憐,繼而轉為對生命自化力量的靜觀,最終昇華為超越善惡的宇宙幽默。那個“笑歎”,是天地不仁,也是天地至仁。

“道反果報”,是鐵律,亦是溫柔的回聲。宇宙間的能量從不湮滅,只會流轉歸位。“果自果”——最終的果實,並非外來的懲罰,它只是最初那顆種子的全然展開,是行為本身開出的必然之花。

這首詩因而超越了道德訓誡,成為一種靈性的鏡鑒。它邀請我們:

洞見迴圈:看見個人與文明的命運,如何在微小的“因”上疊加,直至形成巨大的“果”。

體認一體:理解我們與萬物、與道體本為一。傷害世界,即是自我的肢解;滋養他者,才是靈魂的歸途。

2025年這個未來已來的刻度上,此詩的價值尤甚。它提醒我們,真正的未來不在外部技術的奇點上,而在內心對古老天道重新發現的那個“當下”。當所有的外求走向窮盡,唯一的出路,是向內看清那個“果自果”的真相,從而在此起點上,種下寧靜與清明。

願呂國英先生這首詩,如暮鼓晨鐘,時時迴響在我們每一個起心動念之間。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