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勵 | 最後的老克勒——懷念摯友陳忠人(上)

周勵  (著名作家,代表作「曼哈頓的中國女人」)

今晨三時(十月二日),黃浦江的晨霧還未散盡,James陳忠人先生因心肌梗塞溘然長逝。噩耗傳來,猶如晴天霹靂,悲痛之情難以言表。

就在幾個小時前,James還參加了香港收藏家好友張維平的生日晚宴,他對朋友們說,剛過了八十大壽的他雖然身體有些虛弱(也許與文革中坐了幾年牢獄有關),但和老朋友相見,他心情特別愉快。9月28號晚宴他很節制地喝了幾口葡萄酒,滿面紅光地祝福老友壽比南山,深情地望著張維平、徐躍等幾十年好友,依依不捨地告別,在朋友們攙扶下坐小車回家。當晚即淩晨兩點半左右他起身上廁所,突然誘發心肌梗死,幾分鐘就沒了呼吸,撒手人寰!

原來歸天之門就像巧克力盲盒,隨時可以打開!僅數小時前還推杯換盞、高談闊論,噩耗傳來猶如晴天霹靂,朋友們痛徹心扉,黯然落淚。

(一)

回憶今年五月,好友徐躍於興國賓館設宴,為我回國接風洗塵,特意請來忠人兄。彼時眾人歡聚一堂,歡聲笑語猶在耳畔,未料那竟成了我與James的最後一面。此後我遠遊歐洲非洲,如今回想,心中滿是遺憾與不舍。

2025年5月,好友徐躍於興國賓館設宴為筆者接風,那是筆者和忠人大哥最後一次見面。

忠人大哥作為蔣家在大陸的唯一後人,陳潔如夫人的外孫,其一生可謂波瀾壯闊,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於1966年至1971年期間,在獄中度過了五年時光。這五年,是他人生中最為黑暗的歲月,卻也鑄就了他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獨特的思想涵養深度。

2021年,復旦圖書館館長陳思和(右)和陳忠人先生(左)見面,中間為作者。

復旦著名教授陳思和說:“陳忠人1966-1971的獄中讀書筆記太獨特!太重要了!復旦圖書館太希望收藏了!給千秋萬代的復旦學子研讀,堪為楷模。”何止是獄中筆記獨特,他的經歷更是可以寫入文學史冊的傳記劇本,因為他如同陀斯妥耶夫斯基一樣被陪綁上刑場,而且是兩次!

每次有James參加的聚會,都是一場振聾發聵、悲喜交加的歷史人文講堂,主講人是陳潔如的外孫陳忠人,他飽經磨難,兩上刑場:

“他們就是想逼瘋我……就像逼瘋上海樂團指揮陸洪恩一樣。毒打、陪綁無所不用其極,幸虧周總理念黃埔軍校師母恩,救了我們一家。”

忠人大哥的獄友陸洪恩,1919年出生,畢業於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後出國深造。1950年回國入上海交響樂團,1954年任樂團指揮,1966年5月28日因 “反動言論”被逮捕。1968年4月27日,上海在人民廣場召開公判大會,宣判陸洪恩死刑立即執行。 和陸洪恩同時走上刑場的有包括忠人大哥在內6名“十惡不赦的現行反革命分子”。對這場集體屠殺,當時的上海電視臺、上海廣播電臺都作了現場轉播。

槍聲響起,周圍包括陸洪恩在內的死囚都倒在了血泊中,這時陳忠人發現自己仿佛是“刀槍不入”的鐵打金鋼——“原來我的角色是陪綁!”他說。

我非常關心這一事件的所有細節,在聚會中輕聲問忠人大哥:“你走上刑場時都想到些什麼?”

我告訴忠人大哥,我也經歷過黑暗恐怖的疾風暴雨。1968年1月初我17歲時,曾給文彙報寫了四頁信件,引經據典地呼籲結束這場“把國家拖入苦難深淵的文化大革命”,為此受盡磨難,在挨批的日子裏,花樣年華的我曾經想到去死……我把少女時期的這段可怕經歷寫進了我的自傳體小說《曼哈頓的中國女人》中,出版後引起轟動,登92年全國暢銷書榜首,獲《十月》長篇小說獎。

也許由於共同的經歷,忠人大哥與我非常投緣,聚餐時幽默風趣的忠人大哥多次向我描述兩次赴刑場的不同心理。

“首先要搞清楚他們為什麼要抓我?因為我頂撞了到我家抄家謾罵、胡作非為的紅衛兵。我說:你們戴上紅袖標就可以膽大包天為所欲為,那我找一些人戴上黑袖標,取名黑衛兵,也可以去你父母家翻箱倒櫃抄家胡鬧了?”

這句話講到了點子上,但話音剛落,那群紅衛兵就喊來員警,把22歲年輕氣盛的陳忠人逮捕,以反革命反文革罪名關進了提籃橋監獄!

“1968年4月27日我和陸洪恩等六人走向刑場時,我雖然被五花大綁,但內心鎮定,因為問心無愧。我告訴自己:頂撞紅衛兵是正當自衛,以我是蔣介石的外孫迫害我更沒有理由:我沒見過蔣介石,我母親只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之前,蔣介石與那時的夫人即我外婆陳潔如通過廖仲愷何香凝夫婦認證領養的孤兒女嬰。難道嬰兒有罪嗎?嬰兒長大了她的兒子有罪嗎?我相信自己一身清白。我對自己講:要對得起最疼愛我的外婆陳潔如和我母親,我要像一個男子漢視死如歸,昂首挺胸。我要讓她們為我驕傲。”

這麼想著我愈加鎮定從容,我們六人沒有一個哭泣發抖的。站成一排,槍響了。他們都應聲倒下,唯有我還活著!我立即意識到:這是卑鄙的陪綁!

歷史上陪綁上刑場的人有一半會被搞瘋,俄國文學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自述差一點崩潰。

回到牢房獄警繼續打罵折磨我,沒料1968年5月2日,又把我拉入上海文化廣場開萬人公判大會,第二次押上死刑囚車,因第一次陪綁造成的心理刺激,我不像六天前那麼鎮定了,我發瘋似地想:這次一定是真的!他們一定會槍斃我,我就要像陸洪恩一樣躺在血泊中了!太可怕了!陸指揮很勇敢,40多歲的勇士有個成年的兒子,他有寄託。而我連22歲都不到,我連女孩子的手都沒摸過啊!今天就要去陰曹地府,我眼睛頓感濕潤,絕望與恐懼充滿心頭。

下了囚車,軍警把我推倒在地上,我掙扎著站起來,還想做個“響噹噹的男子漢”,卻發現全身疲軟,下身竟然濕了一片,原來我“尿失禁”了!

那一刻,我產生了強烈的願望:我不想死!我要嘗一嘗愛情的味道。我想振臂高喊:“冤枉!我是冤枉的!你們槍斃我是非法的!”

就在我昏昏沉沉的狀態下,我們這批死囚站成一排,這時刺耳的槍響了,我暈過去,隨即又驚醒:子彈呢?子彈沒有在我的腦袋開花啊!和上次一樣,,我身邊的死囚們(他們可能也是冤枉的)都在血泊裏命歸西天,唯獨我還直挺挺地站在那裏!我的褲襠全濕,渾身發抖,我真想像個瘋子去咬那些持著槍的殺入魔王!

(二)

“後來知道是周總理救了我,他指示下屬:陳忠人還年輕,可教育不可槍斃。”

忠人大哥的席間演講總是跌宕起伏,震撼心靈。

“周總理年輕時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與校長、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和夫人陳潔如有過不少接觸,那時黃埔軍校學生畢業,都是校長把畢業證書交給我外婆,外婆發給學員。一連數年都是校長與夫人共同頒發畢業證書,蔣介石和陳潔入在課餘時間裏常抱著我母親蔣瑤光與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一起散步。周總理也見過嬰兒時期我的母親。外婆1928年與蔣介石離婚後,將女兒改名為陳瑤光。”

“周總理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外婆陳潔如是1952年從香港返回上海的,居住在重慶南路巴黎新村。外婆在滬期間深居簡出,極少露面。1962年4月,外婆應周恩來夫婦之邀去北京私敘,受到黃埔軍校校長夫人和北伐軍總司令夫人之禮遇。在北京的那段時間,外婆參觀遊覽均由幹女兒廖夢醒陪同,同時還會見了許多在京的黃埔軍校故舊,並兩次赴西花廳家宴。外婆向周恩來提出請求數項,包括去香港索債等等,總理一一應允,並囑咐在座的廖承志和徐冰部長執行辦理。”

文革期間,自身難保的周總理依然很關注陳潔如的命運。

1971年2月21日,陳潔如在香港去世。臨終前,陳潔如寫下了給蔣介石的遺信:“三十多年來,我的委屈唯君知之,然而君為了黨國榮譽,我一直忍受最大的犧牲,不為人利用。”

60年代初,蔣介石接到陳立夫關於陳潔如到香港的資訊後,馬上讓蔣經國安排戴安國(戴季陶之子)去香港面謁陳潔如,並捎去一信,稱“曩昔風雨同舟,備受照拂,未嘗須臾去懷。爾母女所受委屈,惟餘知之”。可謂真情流露。

1963年春,戴安國在銅鑼灣百德新街為陳潔如租下1600平方英尺公寓,同時應諾負擔每年1萬美元家用,守著蜚聲中外的宋美齡,蔣介石對糟糠前妻可謂有情有義。

1971年陳忠人在上海提籃橋監獄關了五年後,又被安排到條件惡劣的白茅嶺勞改農場從事繁重體力勞動。1971年陳潔如去世,忠人母親陳瑤光訴求潔如母最喜歡的外孫陳忠人必須釋放來港參加追悼會,廖承志速稟告周總理,總理即指示放人。

James轉眼成為“刻苦改造世界觀,有悔改表現”的積極分子,白茅嶺軍管會宣佈提前釋放,並幫助辦理赴港護照通行證。

忠人到香港為外婆送行後,很快去美國留學,天賦異稟的他萬分珍惜平安日子,刻苦攻讀學業卓越。大學畢業後擔任美國銀行香港分行副行長,從死囚犯跨越時空,成為西裝革履滿口英語氣度非凡的金融銀行家,背後則是周恩來冒險救黃埔師母外孫於火海的世紀傳奇!

忠人大哥多次在宴會上握住我的手說:“朱莉亞,當初我不甘心被槍斃,就是因為活了22歲還沒有摸過一個女孩子的手啊!”講到這時他白裏透紅的面龐光彩動人,露出潔白的牙齒莞爾大笑。

忠人大哥有一次對我講:“你看我的左眼有點斜視,是嗎?很明顯的。這是被提籃橋獄警毒打的後遺症啊!”在座的朋友們聽了無不痛心萬分,憤慨難抑!

幽默風趣的忠人大哥在講述他悲慘故事時,卻能逗得滿堂笑聲。譬如他講當初通知他離開白茅嶺勞改農場時,他故意對農場領導說:“我不去香港,我要在這裏好好勞動接受改造。”農場領導嚇得瞪大雙眼說:“你、你已經改造好了!你、你一定要馬上去香港!”

農場領導怎麼敢違背上面的紅頭批件呢!忠人大哥只想出一口惡氣,逗逗他們罷了!

2021年冬至朋友們應邀在陳忠人寓所家宴並閱覽獄中筆記

2021年12月冬至,忠人大哥邀約我們一眾好友去他位於斜土路的寓所赴家宴,有上市公司福壽園集團的“三劍客”:老總王計生(全國勞動模範)、副總葛千松和副總伊華、上海市作家協會前黨組書記汪瀾等朋友。讓我驚喜感動、無比佩服的是,忠人大哥從客廳書架上取出近十本文革期間出版的領袖經典著作,有列寧的《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恩格斯《反杜林論》……每本書裏的頁面間隙都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批註,恩格斯《自然辯證法》書頁上還有忠人的精緻繪圖與詮釋!這是五年牢獄生涯中,忠人在監獄三支光燭燈下寫的十萬字讀書筆記!

那天,我發了朋友圈如下:

感謝陳忠人大哥的豐盛家宴

他曾是位孜孜不倦的馬列著作研究者,

研究地點:提籃橋監獄中。

我們翻閱他1968—1971年期間10餘本獄中讀書眉批,

密密麻麻

字跡端正

震撼人心

那時他年僅24歲!

陳忠人在獄中研讀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等馬列著作,寫下十萬字筆記

陳忠人,

一位令人欽佩的理想主義者!

一生驚濤駭浪

皆化作彌足珍貴的歷史物語!

1966年至1971年這五年,是他人生中最為黑暗的歲月,

在那狹小的牢房中,陪伴他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他如饑似渴地閱讀著,密密麻麻地寫滿了生命的批註。

這些筆記,不僅是一位二十多歲青年含冤入獄時對知識與真理的探究,更是他在困境中堅守自我的閃光見證:“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海明威《老人與海》)

忠人大哥的國學功底深厚,書法與古文造詣頗具影響力。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和新四軍廣場的入口,屹立著一塊如故宮“九龍壁”大小的整塊珍稀巨石,上面篆刻著忠人大哥書寫的駢文《福壽園賦》。

忠人大哥也曾經說服家族成員,親自將外婆陳潔如的骨灰,從美國送回故鄉上海,葉落歸根福壽園。

陳忠人和好友徐躍在福壽園的合影,背後是陳忠人撰寫的書法駢文《福壽園賦》。

學院派雕塑大師王松引評價:

《福壽園賦》寫得特別好:沒有古詩詞賦的功底絕寫不出來:大氣磅愽情深意切,字字萬金,讀之心為之動,方知古典文如此博大精深,誦之如聽大海之聲如高山呼嘯,福壽園賦令人拜服,難得在今日有此珍貴文寶。向陳忠人先生致敬致謝,他給後人留下了真正做人的榜樣。

忠人大哥的一生猶如東方版《基督山恩仇記》《肖申克的救贖》……他學富五車,幽默風趣,氣質不凡,朋友遍天下。

痛失忠人是上海朋友圈的巨大損失,唯一的安慰是James走得如晚霞彩雲,瀟瀟灑灑,無任何痛苦……

忠人大哥的會客廳掛著外婆陳潔如的肖像,作者贈送忠人大哥新書並合影

 

上海圖書館東館舉辦民國資料展,陳忠人與專家共同佐證了蔣介石抱著的是他母親瑤光。目前此照片放在福壽園陳瑤光墓地前。忠人也將陪伴母親和外婆長眠於芳草茵茵的上海福壽園。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