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立法會選舉的提名期將於下週五(24日)展開,目前已有15名現任議員表明不角逐連任,今(16日)早,特區政府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邀請現任立法會議員及愛國愛港團體等約三百人出席,大談行政立法關係的新思維。與會講者更為退任立法會議員轉戰政府,以及人大政協加入來屆立法會「指明前路」。立法会取消原定星期五举行的惜别午宴。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表示,今届行政立法关系保持良好,不担心会因为取消一餐饭而受到影响。有評論認為,浪費公帑不如減議員人數。
在「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致辭。.jpeg)
議員無暇與特首惜別午宴突取消
在大批舊人無法留任的情況下,立法會近日瀰漫一片愁雲慘霧。除傳出有未獲準繼續參選的女議員在洗手間痛哭外,原訂明(17日)午全體議員與特首李家超共進午餐的惜別午宴亦臨時取消。立法會秘書處昨午解釋,因不少議員聲言欲聚焦處理選舉事宜而無暇出席,故取消午宴安排;連帶立法會議員歡送現屆主席梁君彥的晚宴亦不舉辦。不少網友在相關新聞留言,質疑行政立法關係有多好。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回應傳媒追問時表示,有不少議員向他反映,現時應聚焦處理餘下任期的工作或選舉事宜,部分政黨亦尚未宣布參選人選,需時處理,未必是好時機與行政長官午宴。他又說,已親自與特首辦主任商量,得到特首的理解才取消,不存在有傳媒指「唔俾面特首」的情況。
被問到今次做法是否有違傳統,梁君彥說,每一樣事有傳統,亦有打破傳統,今屆立法會很多事都敢做敢為、打破傳統。至於日後會否再補辦聚會,梁君彥說有待與特首再商量。
被問到有否心儀的立法會主席接班人,梁君彥表示,應由第八屆立法會自行決定,自己不應在這時候「指指點點」。
李家超:為12月7日投票日做好準備 鼓勵愛國愛港優秀人才參選
今(16日)早,特區政府舉辦「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邀請現任立法會議員及愛國愛港團體等約三百人出席,大談行政立法關係的新思維。
李家超在主題發言中引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香港實行行政主導體制的原則後指出,行政立法良性互動關係是開新篇的基礎,強調香港在完善選舉制度丶全面由愛國者治港後,立法會的議政質量和效率都有提高。
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表示,相信12月7日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所產生的第八屆立法會,必將延續現屆立法會所展現的良好態勢,進一步展現行政主導與愛國者治港原則相適應下的良政善治,行政立法進一步互相配合、互相制衡,在創新改革中打開發展新局面。這種說法,與以往中方官員指行立關係須「互相制衡丶互相配合」的說法不同,變成只談配合。
李家超說,相信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必將深入社區和界別,了解民意和洞悉民情,積極建言,助力特區政府帶領香港深化改革,發展經濟和同創未來。
李家超說立法會選舉提名期將於下星期五展開,他鼓勵愛國愛港、立場堅定、有管治能力、熱心服務公眾的優秀人才積極參選,他期待與新一屆立法會衷誠合作,凝聚改革共識,創新改革舉措。特區政府亦會與選舉委員會緊密合作,為12月7日的投票日做好準備,他呼籲所有選民屆時履行公民責任投票。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本屆立法會的議政效率實現了質和量的飛躍, 4年會期內審議通過的法案大約有130條,較上一屆立法會的同期超出六成,本屆立法會審議並通過多項對國家安全、經濟、民生都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具有前瞻性、創新性及深遠影響的法案。
陳國基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審議《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接近50個小時的過程中,立法會議員提出超過1000條問題及意見,最終產生了91個修正案,他形容這種一絲不苟的審議精神,使條例草案的內容更加嚴謹、完善法律的條文更加清晰、明確。

譚耀宗:議員可為政府優化政策人才可互通
講者之一的前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發言時進一步作出解釋,指新一屆立法會應做到與港府「良性互動丶無縫配合」的關係,議員應改變思維,接受行政立法關係是「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除了政府若做得不好,立法會亦有責任外,當香港營商環境受外國質疑時,議員更須配合港府反駁,例如組織民間力量到相關駐港領事館抗議等,做到行政和立法在立場上的團結。
他又說,議員在行動上亦要有根本改變,不能讓外界認為立法會只是橡皮圖章,議員要化被動為主動,協助政府優化政策,早在政策醞釀階段就舉辦研討會,收集學者和市民的意見,再向政策局提交建議;他相信,未來行政立法人才互通將成常態。譚耀宗的說法,意義議員可轉換跑道加入政府。
在台下發言的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作為資深議員,經歷由治及興,很有感受。她認為議員在心態上要認識自己是治港者的一部分,要與行政機關一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她又說,對行政立法關係有幾點思考,認為需要更緊密、更協同、更高效地連在一起,達致更好服務市民;更好地做好調研工作,可以在共同關心的議題, 在不同階段形成聯合調研及推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及大灣區發展;說好中國故事, 說好香港及議會故事。
全國政協常委施榮懷在台下發言時更大力推銷,指政協也是香港特首的“兵”,全國和各省政協不應在香港未來發展的事務上缺席,認為立法會要做到與政府“無縫配合”,應起用更多具有政協和同鄉社團背景的人士成為立法會議員,讓他們有更多。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在「行政立法同心治港創未來」研討會表示,2019年爆發的嚴重暴亂,令中央與香港各界意識到如果政治格局及生態不進行重塑,行政立法的關係便不能走向良政互動,為了重塑香港政治局面,中央果斷出手,從根本上改革了香港的立法會選舉制度,將反中亂港分子從香港的管治架構中驅逐出去,讓愛國力量得以全面掌控立法會,從而讓愛國者治國原則得以全面落實。
他表示,無論從理論角度或從實際角度看,行政立法良性互動的前提是愛國者治國,愛國力量和衷共濟,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則各自依照《基本法》所賦予的權力及職能進行分工合作,互相促進,提升香港的治理水平和效能,為香港的發展奠定有利和鞏固基礎。
有消息人士稱,大批現任議員棄選後,中方會招攬更多中資機構丶同鄉社團丶省市級人大和政協等「國家隊」進入立法會,以便更好參政議政。
評論:浪費公帑不如減議員人數
政治新聞記者出身的評論員李慧玲表示,北京似乎想再提高對立法會議員的要求。她指出,在本屆立法會開始時,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重在配合」,仍保留一點以往行政立法關係「互相制衡丶互相配合」的影子,但現時表明要「無縫配合」,意味北京仍未滿意現任立法會與政府的關係。
縱觀現屆立法會上任至今,她認為,議員在立法工作上並無不配合港府施政,幾乎所有港府提交的議案和撥款申請都快速獲得通過,只有《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被立法會否決,但此舉卻獲北京肯定。如此配合政府的立法會,她質疑如何加強配合。
對於有被勸退者心生不滿,李慧玲認為,大部分現屆議員均是獲得不可抗力的力量支持而晉身議會,現時這股力量收回對他們的支持,未獲「祝福」者不應有所怨言。反觀整件事件,最可悲的無疑是香港的納稅人,因為他們需要用稅金供養並非心目中理想人選的議員。相信不少港人看到今屆立法會的情況後,最希望的不是大換班,而是大減人,讓議員人數減少,以降低立法會的運作成本和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