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輝話語:星隕賦

癸卯秋深,巨星隕於燕京。楊公振寧,以百又三齡駕鶴西行。觀其平生:探賾索微,規範場論開新宇;振鐸清華,瓊田種玉育群英;暮年歸棹,赤子丹忱薦軒轅。夫人翁帆撰文追思,言其答卷圓滿,九秩賦詩,沐光而行,無怨無悔,誠哉斯言!仰觀天象,彼或含笑於星漢之間,自強”“厚德之輝,永耀塵寰。

然觀當世,痛思深矣!多少俊彥,或因持異見而見棄於國門,遠徙海外;或歸國後委以俗吏之職,削圓枘方,使屠龍之技竟付空談;或投閒置散,置於冰霜之地。此皆國器蒙塵,大材摧折,豈非社稷之深慟?

昔管子有言: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方今寰宇競智,鋒鏑相交於無形。欲鑄國之重器,當開雲翳而納眾川——使學術歸學術,致賢無問西東;容異量之美,納逆耳之錚鳴。唯此海涵地負,方能百川歸海,重器乃成。

誠願北辰垂曜,朗照神州:使懷瑾握瑜者皆得騁其驥足,使報國精誠者終不歎於長門。則今日星隕之悲,終將化為來日群星璀璨之盛。

注解

1. 雙軌並行:以開雲翳而納眾川暗喻破除禁錮、廣納人才,學術歸學術則明確宣導學術獨立與用人唯才的雙軌機制。

2. 化典出新:

   “瓊田種玉化用《搜神記》中楊伯雍種石得玉典故,喻楊振寧育才之功。

    “委以俗吏之職,削圓枘方借《楚辭》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痛陳學人被行政職務扭曲專業之困。

    “置於冰霜之地取意《漢書》臥薪嚐膽,轉喻人才遭冷落閒置。

3. 哲思貫穿:以星隕起興,終至群星璀璨之期許,首尾暗合,喻示唯有人盡其才,方能使當下之悲轉為未來之盛。

此文以沉痛悼念為底色,以深刻洞察為鋒芒,既彰楊公高山景行,更直指時代積弊。所求者,惟願星火不滅,大道得行。

附: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先生,因病於10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1019日,楊振寧夫人翁帆在《光明日報》撰文,題為《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全文如下:

楊先生離開的時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為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強盛,人類的進步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楊先生在他快滿九十歲的時候寫下這樣一首詩,我把它翻譯成中文如下:

On Reaching Age Ninety

九十抒懷

Mine has been

我的一生是

A promising life,fully fulfilled,

沐光而行的一生,

如斯如願;

A dedicated life,with purpose and principle,

理想奉獻的一生,

不屈不折;

A happy life,with no remorse or resentment,

幸福圓滿的一生,

無怨無悔。

And a long life……

福壽綿長……

Traversed in deep gratitude.

深深地感恩。

是的,他的一生,是有理想,有奮鬥,有責任,有擔當,有幸福,有感恩的一生。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就如《小王子》所講的,我相信,每當夜晚我們仰望星空時,楊先生會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面,對著我們微笑。我們永遠可以從他那裡找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力量。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