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目前正在欧洲行最后一站德国 多名德议员要求强硬对华

今年2月13日,德中外长在柏林会晤

中華時報/華聞社29日電)中国外长王毅目前正在欧洲进行访问。继挪威、意大利、荷兰、法国之后,他将在下周初抵达最后一站德国。从两国的官方表态来看,王毅将在德国受到热烈欢迎。联邦议会人权委员会的三名议员则警告德国外长马斯,中国已经丧失了“成为值得信赖之伙伴的资格”。

这也是新冠疫情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外长首次出国访问。在过去半年中,中国与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国家之关系经历了剧烈动荡,原因包括中国当局对疫情的处理方式、对香港自治权利的打压等。分析人士也指出,在中美不断交恶的背景下,北京方面正在尽力拉拢欧洲,防止欧洲与美国结成遏制中国的共同阵线。

三名议员分别是联邦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延森(Gyde Jensen,自民党)、长年关注中国人权议题的委员会发言人鲍泽(Margarete Bause,绿党)以及来自执政党基民盟的人权问题资深议员布兰德(Michael Brand)。他们同时也都是今年春天刚刚成立的”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之成员。

在致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as)的这封信函中,三名议员警告,此次外长会晤”只应用于交流双边及国际关系的看法”,不应被中国当局用于”国内或国际的宣传”。

信函还呼吁德国联邦政府利用此次会晤的契机”明确无误地要求关闭残暴关押新疆维吾尔人的营地”。三名议员还提到了香港议题,指出北京的行为已经”粗暴地破坏了国际法准则”,因此现在必须采用”不再是总体克制的”语气。当前中国领导人”在内政及外交方面变得更有攻击性,因此丧失了成为值得信赖之伙伴的资格”。

来自执政党以及在野党的三名议员还警告说,中国当局的行为与”和睦共处”之原则相抵触,不论在国内、地区还是国际层面上都加剧了紧张态势,对国际秩序构成了威胁。他们呼吁德国外长马斯在会晤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的表态。

信函指出,即便在面对德国以及欧洲时,中国也显露出”毫无遮掩的权力诉求”;中国正在互联网等各种场合”大力宣传贬低民主体系,试图通过歪曲事实、虚假陈述、金钱利诱等手段,在欧洲散播极权主义叙事。”三名议员强调,正担任欧盟轮值主席的德国联邦政府现在有责任”做出明确的表态”。

就在王毅启程访欧之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8月24日表示,新冠爆发以来中国外长的首次出访受到有关国家的”热烈欢迎”;充分体现了双方对中欧关系的重视;面对疫情,中欧本着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而德国政府官方此前面对北京强推港版《国安法》等举措,始终没有较为强硬的表态,只是象征性地宣布暂停执行与香港的引渡协议。在8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理默克尔提及欧中关系时则表示,双方应保持对话,不仅要谈可以合作的话题,例如气候变化问题,也要谈存在分歧的难题,例如香港问题。”我们希望继续进行对话,并为多边主义树立样板。”

8月25日,意大利外长迪马约与中国外长王毅在罗马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

弗赖堡出版的《巴登报》以”中国必须走亲欧路线”为题,点评了中国外长王毅的欧洲之行。文章指出,如今北京最担心的就是欧盟也跟从特朗普走强硬对华路线,而以往让欧盟对华亲善的经贸基础却在逐渐消失。

作者首先盘点了近年来中国分化瓦解欧洲的行为:用巨额投资拉拢希腊等中东欧国家、将意大利拉入”一带一路”。作者认为,中国一直在对欧洲践行”分而治之”的策略。

“但是,欧盟其实还有一根没有动用的杠杆:欧洲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市场。在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中,北京再也承担不起失去欧洲的后果。因此,欧盟现在试图形成统一的对华战略,这一动向引起了习近平的高度重视,尤其是欧盟正式将北京当作’体制竞争对手’之后。”

“归根结底,北京最为畏惧的莫过于欧美之间(在对华政策方面)的紧密合作。中国一直用极其实用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国际社会,它对待欧盟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北京按照各国的实力排出个三六九等,据此予以区别对待。对于欧洲,北京此前的指导方针一直是:只要欧洲能在对华经济关系中获利,就不会背离中国。”

“但是,北京这回很有可能打错了算盘。这不仅仅是因为北京在香港问题上无视国际条约从而为柏林和巴黎敲响了警钟。一旦中国市场的’淘金热’散去,欧中关系的气氛就会转变。”

“德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欧盟对华出口总额的40%来自德国。德国工程师打造的机器被运往上海和广州之间的无数工厂。可是如今,许多中国企业即便没有赶超,也至少成为了能与德企平起平坐的对手–这多少得归功于北京力推的技术转让政策。一旦在经济上不再有双赢,政治层面上布鲁塞尔刮向北京的风也将很快变得更凌冽。”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