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經濟觀察)從“炫技”到干活 機器人何時展露“真功夫”...

中新社上海8月13日電 (記者 鄭瑩瑩)智元機器人近期對外宣告,其近百台遠征A2-W輪式通用機器人已赴中國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工廠產線搬箱,實現規模化落地。 伴隨具身智能的發展,...

(東西問)齊國君:人工智能的全球對話是競爭還是共生?

中新社杭州8月13日電 題:人工智能的全球對話是競爭還是共生? ——專訪國際計算機協會傑出科學家、西湖大學教授齊國君 作者 林波 曹丹 孫琳茹 當前,人工智能(AI)正以“技...

2025國際通信大會探討通信科技發展前沿趨勢

中新社上海8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2025國際通信大會(ICCC 2025)11日在上海開幕,匯聚全球700餘名通信領域的學者、產業界人士、研發工程師及青年研究人員,搭建高水平...

中國科研團隊給藥物研發裝上了“量子顯微鏡”

中新社合肥8月7日電 (記者 張俊)記者7日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中國科研團隊給藥物研發裝上了“量子顯微鏡”,成功實現全球首個基於量子邊編碼技術的藥物分子性質預測應用。...

“人工智能 ”貫穿第四屆數貿會 杭州“六小龍”將齊聚參...

中新社杭州8月6日電  (奚金燕)據浙江省商務廳6日消息,第四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簡稱“數貿會”)將於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舉辦。目前展商數量已達1614家,吸引來自全球50個...

上海新策支持具身智能發展 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擬突破...

中新社上海8月6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6日正式對外發佈。上海計劃到2027年,實現具身模型、具身語料等方面核心算法與技術突破...

中國團隊領銜揭秘深海生存之道:化學反應取代光合作用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所)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合作團隊,在太平洋西北部最深9533米處的海溝底部,發現能從化學反應中獲得能量的管...

“墨韻新象”藝術展在香港開幕:探...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香港訊)2025年7月27日,由香港星河畫藝會與阜博集團聯合主辦,中山大學香港高等研究院及中國文化基金會支持的"墨韻新象——當代藝術名家作品展"在...

人工智能越發“聰明” 業內人士呼籲全球合作應對風險

中新社上海7月27日電 (記者 李曉喻  鄭瑩瑩)人工智能浪潮已至。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舉行期間,與會人士呼籲全球合作應對大潮中隱藏的“暗礁”。 ...

打造生態街區 上海“二次元消費”上新

中新社上海7月21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二次元消費”近期上新。本月,上海徐匯區推出元宇宙街區,開啟“元界嘉年華”,通過聯合“家門口”的遊戲企業,打造“IP生長型生態街區”,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