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精选

觀編鐘賞樂舞 荊楚文化沉浸式體驗持續“圈粉”

作者:中新社 觀編鐘、賞樂舞……來自日本、法國、美國、埃及、澳大利亞等五大洲16個國家的19位海外華文媒體代表,以及來自中國香港的作家代表14日走進位於武漢市的湖北省博物館,“穿...

聚焦新質生產力 中國光穀向“世界光穀”邁進

作者:中新社 在武漢東湖高新區(又稱“中國光穀”)九峰山站,一列無人駕駛的“櫻花專列”在半空中“飛”過。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及中國香港作家代表一行5月14日走進中國光穀,感受生態科技...

以巴衝突:聯合國車輛在拉法遭槍擊致1死1傷 當地因以軍攻...

根據以色列官方統計數據,哈馬斯去年10月7日對以國發動史無前例的攻擊行動,造成1170餘人死亡,其中大部分都是平民。哈瑪斯還劫持了約250名人質,估計其中128人仍在加沙、35人據...

跨越藝術之橋

作者:曾曉輝 下午時分,我以香港美術學院院長的身份, 踏入湖北美術學院的殿堂,心潮澎湃。 與書記、副院長相見,歡迎之詞洋溢著真誠, 交流訪問的橋樑搭建,心與心相連。   ...

「亞太地質公園網絡地質公園發展論壇」在香港舉行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14日香港訊)「亞太地質公園網絡地質公園發展論壇」今日(五月十四日)起一連四日在香港舉行。來自亞太地區22個地質公園的代表聚首一堂,交流管理地質公園的...

武漢百年老街重煥新生 成文化打卡新地標

作者:中新社 走進武漢曇華林街,西式樓房、中西合璧建築錯落林立,咖啡館、寵物店、畫廊、攝影店、郵局、書局、文創小店等,散發出濃濃的文藝氣息。 曇華林是明洪武四年形成...

拜訪國學教授尹小林

作者:曾曉輝 北京,2024年4月20日 — 今天上午,我應約訪問了尹小林教授主持的“北京首都大學數字文獻學基地和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股份公司”,它們是致力於弘揚國學文化的重要機...

俄入侵烏918天:俄在烏擴大戰線,白宮表示正盡一切可能向...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

數智賦能中國高鐵勘察設計向“新”而行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13日 武漢訊)“我從廣州乘高鐵來武漢只用了4個多小時,非常方便快捷!”馬來西亞《亞洲時報》記者江雪鴻13日在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

“橋都”武漢助力“中國橋”走向世界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13日 武漢訊)今天上午,2024海外華文媒體武漢行代表走進位於武漢市漢陽區的橋梁博物館。這家由中鐵大橋局建設的國內首家綜合性橋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