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蹬滑板的女孩(散文)

作者:彭敘榮 我正轉身準備離開,清純的女聲從腦後傳來:"您是彭老師吧?"在這個我並不常來的社區裏,難道還有看背影就能認出我的人? 我轉頭看去,一個溫婉的女子盈盈欲笑向我...

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代表拜訪廣州·廣寧茶商會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8月2日訊)2024年8月2日,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代表拜訪廣州·廣寧茶商會,受到熱情接待。在茶香氤氳的氛圍中,雙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學習。 ...

《中華時報》拓展阿拉伯世界市場 將在埃及設立分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記者曉港香港訊)2024年8月2日,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博士在香港與來自埃及的中埃友誼促進會會長黎馨馨和阿拉伯對外友好交流協會主席高達(Preside...

一位比利時人在武漢的“探索之旅”

中新社武漢8月2日電 (作者 武一力 劉夢 吳易憶)定居武漢18年的比利時人盧克近日“火了”一把。他製作文章、vlog視頻等,講述紅磚、中醫、輪渡、“過早”(方言,意為吃早餐)等各...

(東西問)姚偉鈞:知音文化何以吸引全球“知音”?

中新社武漢8月2日電 題:知音文化何以吸引全球“知音”? ——專訪湖北省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會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姚偉鈞 中新社記者 張芹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

算法助推,史鐵生網上翻紅成“頂流”

中新社北京8月2日電 2024年至今,中國互聯網上最火的作家,一定是史鐵生。 截至發稿時,史鐵生相關內容在抖音收穫逾33億次播放、30天內在微博有近5000萬閱讀量。在線上閱讀平...

(東西問)武洹宇:一封中國人的信為何成美大學首個漢學系開...

中新社北京8月1日電 題:一封中國人的信為何成美大學首個漢學系開端? ——專訪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武洹宇 中新社記者 金旭 1901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以下簡稱“哥大”)...

在馬可·波羅筆下“東方第一大港”探尋中意情緣

中新社泉州8月1日電 (中新社記者 孫虹)“泉州是適合放慢腳步體驗的地方,這一點和意大利威尼斯很像,兩座城市都將文化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在馬可·波羅筆下的“東方第一大港”福建泉州生...

維也納時光

作者:曾曉輝 曙光初現,維也納喚醒了靈魂。 我漫步在金色大廳,感受著歲月的沉澱。教堂鐘聲響徹雲霄,宛如天籟傾訴。街道上,咖啡香氣四溢,引領人們步入新的一天。 軌道車緩...

中國發佈19個新職業 “數”“智”特色鮮明

中新社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 梁曉輝)中國官方7月31日對外發佈19個新職業,並調整變更了11個職業(工種)信息。 這次發佈的19個新職業,半數以上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