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404天:俄傭兵頭子稱已占領巴赫姆特 烏克蘭:烏軍未敗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自從俄羅斯在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世界籠罩在核戰威脅下,紛紛討論普廷動用核武的可能。圖為去年10月26日,俄國進行戰略核嚇阻演習,成功試射核飛彈。(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3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404天。

♦烏克蘭政府官員說,俄羅斯軍隊砲擊烏東城鎮康斯坦丁諾夫卡,造成至少6位平民喪命、8人受傷。追悼布查鎮屠殺案1週年,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說,將繼續為獨立而戰。

♦俄羅斯本月輪值聯合國安理會主席。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中,此一聯合國機制引發眾多批評。歐盟外交最高官員博雷利今天警告說,歐盟將反制俄羅斯濫用聯合國安理會主席的職權。

♦烏俄戰爭持續進行中,克里米亞半島自2014年俄軍入侵後,一直被俄軍占領至今,在烏俄戰爭中也是俄軍南部戰線的重要補給基地與路徑。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秘書長丹尼洛夫(Oleksiy Danilov)2日公佈烏克蘭政府未來若收復克里米亞將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拆除克里米亞大橋、將俄國公民驅逐出境,曾協助俄羅斯的「烏奸」也將面臨各項指控。

♦俄羅斯總統普廷3月25日宣布,俄羅斯將在白俄羅斯境內部署戰術核武器。俄羅斯駐白俄羅斯大使格雷茲洛夫(Boris Gryzlov)2日進一步聲稱,相關核武將部署到白俄羅斯西部靠近波蘭的邊境。

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秘書長丹尼洛夫公佈烏政府未來若收復克里米亞將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拆除克里米亞大橋、將俄國公民驅逐出境,曾協助俄羅斯的「烏奸」也將面臨各項指控。圖為克里米亞大橋。(美聯社)

分析:

澤倫斯基:俄任輪值主席 象徵安理會權威「破產」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批評,俄羅斯出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一事堪稱「荒謬」,這表明該機構的權威與公信力已「徹底破產」。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接任安理會主席國。主席國每月輪調,俄國上次輪值這個職務是在去年2月,當時俄軍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

澤倫斯基還說,現在是對包括安理會在內的全球機構進行全面改革的時候。

曾在網路上力挺俄羅斯總統普廷入侵烏克蘭的軍事部落客塔塔斯基(Vladlen Tatarsky)死於2日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咖啡館炸彈爆炸事件。(圖擷自推特)

2023年4月3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佔梅利托波爾遭烏軍大規模空襲 火車站遭摧毀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持續中,烏克蘭武裝部隊近日對梅利托波爾(Melitopol)發動大規模空襲,梅利托波爾火車站被烏克蘭武裝部隊以大量火箭彈摧毀。

推特帳號「@Tendar」在推特PO文表示,被俄國佔領的梅利托波爾流亡市長費多羅夫(Ivan Fedorov)表示,爆炸發生在俄佔梅利托波爾區,俄羅斯消息人士稱,烏軍從奧列霍夫(Orikhiv)以「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攻擊俄軍梅利托波爾(Melitopol)佔領區,火車站被摧毀了。

「@Tendar」在推文下PO出烏克蘭武裝部隊發射「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的影片,可以看到天空中有一道道飛彈飛行的軌跡煙霧。

聖彼得堡的一咖啡館爆炸 軍事博主塔塔爾斯基當場被炸死

聖彼得堡一家咖啡館炸彈爆炸,已知1人死亡;25人被炸傷。著名的俄羅斯民族軍國主義者,軍事博主Vladlen Tatarsky (弗拉德倫·塔塔爾斯基)當場被炸死。 他是“俄羅斯世界”的代言人之一。據調查人員稱,他們對“使用危險手段殺人”展開了“刑事調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Maria Zakharova)2日表示,像塔塔爾斯基這樣的博主才是“真理的捍衛者”。

聖彼得堡市市長亞歷山大·別格洛夫(Alexander Beglov)證實,咖啡店爆炸事故中受傷的人數已經上升到25人,其中19人入院接受治療。

另據報道,當天俄羅斯戰地記者和軍事博主弗拉德倫·塔塔爾斯基正在這裡舉辦粉絲活動。一名女性嫌疑人將一個小雕像帶到現場送給弗拉德倫·塔塔爾斯基,稍後發生了爆炸。

塔塔爾斯基的真名是馬克西姆.福明。他的社交媒體帳號有56萬人追蹤。塔塔爾斯基過去經常對俄烏戰事發表評論,去年9月克里姆林宮在宣布將烏克蘭四個佔領區併入俄羅斯的儀式上,塔塔爾斯基是出席者之一。

聖彼得堡一個網站指,發生爆炸的咖啡店曾經屬於僱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創辦人普里戈任。

如果塔塔爾斯基是被蓄意殺害,將會是第二宗與俄烏衝突有關的知名人物被暗殺的案件。去年8月俄羅斯極右翼學者的女兒杜金娜在汽車爆炸中喪生,俄羅斯當局當時指責是烏克蘭特工所為,但烏克蘭政府否認涉及案件。

伊塔塔斯社援引安全部門的消息報道說,“已經確定有 25人受傷,其中19人住院。一人死亡;爆炸威力相當於200克的TNT炸藥。

法新社現場記者報道說,建築物周圍的道路被封鎖,當局出動大約有 20 輛警車、6 輛救護車和消防車。

俄傭兵頭子稱已占領巴赫姆特 烏克蘭:烏軍未敗

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那集團首腦稱,他的部隊已掌控烏東城市巴赫姆特主要市政大樓,因此「在法律意義上」俄國已占領這座城市;然而,烏克蘭反駁說,烏軍仍握有巴赫姆特。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General Staff of the Ukrainian Armed Forces)在臉書(Facebook)表示:「敵軍並未停止攻擊巴赫姆特(Bakhmut)。然而,烏克蘭戰士英勇守住這座城市,擋下敵人多次進攻。」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俄國瓦格那集團(Wagner Group)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之前在通訊軟體Telegram寫道:「從法律意義上來說,巴赫姆特已被(俄方)占領。敵軍目前集中在西部地區。」

這則貼文附帶的影片顯示,普里格津手持一面俄羅斯國旗,上頭寫著俄國軍事部落客塔塔爾斯基(Vladlen Tatarsky)的名字。堅定支持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的塔塔爾斯基昨天在俄國第2大城聖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的咖啡館爆炸事件中喪生。

普里格津說:「占領市政廳和整個市中心的部隊指揮官將升起這面旗幟。」

普里格津說,瓦格那集團成員奪下了巴赫姆特,因此「從法律意義上來說,這是我們的了」。

普里格津3月20日聲稱,這座城市有70%由瓦格那部隊把持。巴赫姆特之戰是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兩軍交戰時間最長的戰役。

俄烏雙方在巴赫姆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資源,儘管分析人士認為這座城市幾乎沒有戰略價值。

烏克蘭說,巴赫姆特是阻擋俄軍在整個烏東戰線推進的關鍵。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昨天表示,被俄軍圍困數月的巴赫姆特地區戰況「特別激烈」。

澤倫斯基在夜間影片演說中表示:「感謝在阿夫迪夫卡(Avdiivka)、馬林卡(Maryinka)和巴赫姆特作戰的烏克蘭士兵。尤其是巴赫姆特,那裡戰況特別激烈。」

數月來,俄軍一直試圖包圍和占領巴赫姆特;在俄國1年多侵烏之前,巴赫姆特有7萬居民。

俄大使:戰術核武將部署在白俄與北約鄰國邊境附近

就在俄羅斯與西方因烏克蘭戰爭而劍拔弩張之際,俄羅斯駐白俄羅斯大使葛利茲洛夫今天表示,莫斯科的戰術核武將部署在白俄羅斯與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鄰國的邊境附近。

美聯社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近日宣布將在鄰國與盟友的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相關計畫,再一次試圖使出核威脅來勸阻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

蒲亭已經宣示,在白俄羅斯興建戰術核武儲存設施的工作將於7月1日前完成,並表示俄羅斯已經協助白俄羅斯戰鬥機現代化,使其能夠攜掛核武。

白俄羅斯國家電視台今天深夜播出葛利茲洛夫(Boris Gryzlov)相關談話。他表示,俄羅斯核武將會「移到我們俄白聯盟(Union State)西部邊境附近」。不過他沒有說明確切位置。

他說:「此舉將可擴張我們的防衛能力,將會不理會歐洲和美國的所有雜音而去完成。」

白俄羅斯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的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邊界總長達1250公里。

與能夠消滅整座城巿、由長程戰術飛彈攜帶的核彈頭相比,目的在戰場上摧毀敵軍和敵人武器的戰術核武,其射程相對較短、核爆當量相對低很多。

在白俄羅斯部署後,莫斯科的戰術核武將更接近在烏克蘭,以及在東、中歐北約成員國境內的潛在目標。

●布查鎮屠殺案1週年 烏克蘭誓言繼續為獨立而戰

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布查鎮撤退,當地發現大量平民屍體1年後,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y Zaluzhny)說,將繼續為獨立而戰。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去年2月24日下令俄國軍隊全面入侵烏克蘭,到了3月31日,俄軍撤離烏克蘭首都基輔西北方的布查鎮(Bucha),並留下死亡和破壞的痕跡。

●俄軍砲擊烏東城鎮康斯坦丁諾夫卡 至少6死8傷

烏克蘭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俄羅斯人針對康斯坦丁諾夫卡鎮(Kostiantynivka)進行大規模砲擊。」

他又說,當地有16棟公寓大樓、8間民房、1所幼兒園和一棟政府建築受損。

葉爾馬克發布的照片顯示,當地遭砲擊後有建築物部分被毀,且可看到地面的彈坑。

烏克蘭武裝部隊近日對梅利托波爾(Melitopol)發動大規模空襲,梅利托波爾火車站被烏克蘭武裝部隊以大量火箭彈摧毀。(圖擷自推特)

國際反應:

布林肯與拉夫羅夫通話 促釋放華爾街日報美籍記者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巴特爾表示,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通話時,呼籲「立即釋放」因間諜罪指控而遭到扣押的「華爾街日報」美籍記者格什科維奇。

法新社報導,巴特爾(Vedant Patel)在聲明中指出,布林肯(Antony Blinken)向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表達美國嚴正關切俄方令人無法接受的扣押美國記者之舉,國務卿呼籲將其立即釋放」,並表示布林肯同時敦促莫斯科釋放遭到拘留的美國人惠蘭(Paul Whelan)。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3月29日在俄羅斯遭到特務扣押。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403天:烏批俄輪值安理會主席 俄參謀總長親征80天戰果甚微 262名烏克蘭運動員死亡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烏克蘭4屆世界踢拳道冠軍梅里諾夫,在與俄軍交戰時傷重不治。(圖擷自@visegrad2推特)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2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403天。

♦俄羅斯4月1日輪值聯合國安理會主席國,烏克蘭官員抨擊這是象徵性打擊。 另外,英國國防部指出,俄國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出任侵烏作戰指揮官80天後,俄軍在頓巴斯地區戰果甚微。

♦英國國防部在周六(4月1日)的情報簡報中說,俄羅斯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指揮的旨在擴大俄羅斯對烏克蘭整個頓巴斯地區控制權的冬季總攻行動已經失敗。

♦聯合國裁軍事務高級代表中滿泉(Izumi Nakamitsu)表示,目前使用核武器的風險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高。“烏克蘭戰爭最突出地展示出這種風險,”中滿泉說。

中滿泉是周五在聯合國安理會會議上發表這番評論的。上週末,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他已經與白俄羅斯達成協議,在七月前將非戰略性核武器部署在白俄羅斯境內。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鄰國,也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行動的盟友。

中滿泉指出,由於缺少對話、裁軍和武器控制協議尊嚴受損、再加上交戰雙方言辭激烈相互威脅,動用核武器的風險明顯增加。“在涉及核武器問題上,所有國家都必須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升級、錯誤或誤判的行動,”中滿泉說。

♦烏克蘭一個教會疑與莫斯科有往來,當中一名神職人員已因涉嫌美化俄羅斯侵烏、煽動宗教分裂而遭當局調查,並在聽證會後遭處居家監禁。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紮哈羅娃(Maria Zakharova)1日表示,以法國為代表的反俄情緒令人反感,而法國本身還沒有翻過其殖民時期罪行的一頁。3月29日,法國議會以168贊同,2票反對通過議案,承認大饑荒即 1932-1933年發生的大饑荒,是蘇聯對烏克蘭民族的針對性種族滅絕。該決議案文本由國民議會中10個政治團體中的7個團體的成員共同簽署,極左法蘭西不屈服黨(LFI)、法國共產黨和極右國民聯盟黨(RN)除外。法國共產黨是唯一投反對票的,他們認為議員代替歷史學家和法官是不合法的。

 ♦《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日前遭到俄羅斯當局以涉嫌從事間諜活動拘捕,美國白宮強烈譴責俄國行徑,《華爾街日報》1日發表聲明,要求俄羅斯當局立刻放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3月30日在奧地利國會發表視訊演說,親俄極右派奧地利自由黨議員全數離場,抗議演說違反奧地利中立立場。(歐新社)

♦俄烏戰爭衝突持續,3月30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透過視訊,對奧地利國會下議院發表演說,沒想到該國親俄極右派奧地利自由黨(Freedom Party)的國會議員全數離場,藉此抗議演說違反奧地利的中立立場。

♦烏俄戰爭仍持續進行中,不少烏克蘭運動員響應國家號召,投身戰場保家衛國,甚至戰死沙場。烏克蘭青年與體育部長古澤特(Vadym Gutzeit)1日在基輔與國際體操總會主席渡邊守成在基輔會面,古澤特提到,在烏俄戰爭期間,已有262名烏克蘭運動員死亡,烏克蘭也有363處體育設施被戰火摧毀。

分析: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直言,烏軍不太可能在今年內驅逐所有俄軍。(法新社)

密利:俄軍戰略、戰術、行動均敗 但烏軍不太可能今年取勝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在軍事新聞網站《防務一號》(Defense One)3月31日刊出的訪問中,再次指稱烏克蘭軍隊想在今年內驅逐所有入侵的俄羅斯軍隊,是不太可能的事,但他也不諱言,俄軍在戰略、戰術和行動上都已吞敗。

密利指出,俄國早在戰略和行動上敗北,現在也在戰術上失敗,但鑑於仍有數十萬名俄軍待在烏國境內俄佔區,烏軍不太可能在今年內將俄軍全數驅逐,「這是一個重大的軍事任務,非常、非常困難的軍事任務」。密利去年11月也曾表示,烏軍在「短期」內重奪克里米亞、趕走所有俄軍的機率不高,但當時被認為是在變相施壓烏國總統澤倫斯基與俄國協商領土割讓。

在被問及美國是否打算援烏「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時,密利稱目前的政策不打算這麼做,但他無法斷言未來不會。不過,密利坦言,從軍事觀點來看,美國的ATACMS庫存相對少,必須先確保自己擁有足夠數量,而且外界對於ATACMS的效能也有些「誇大」(overstate),還有其他系統具備相同的射程,例如無人飛行載具(UAVs)。

密利另提到,烏克蘭衝突已凸顯在戰時「傳統武器消耗速度極快」的情況,「要是朝鮮半島爆發戰火,或美俄、美中開啟大戰,武器消耗率會破表」,因此,美軍正在評估為了未來的潛在衝突,美軍所需的武器種類和數量,而美國國防產業可能也需要花費數年才能回補庫存,並提高生產量。

一名主理俄烏議題的美國前資深外交官員則說,拜登政府不願提供ATACMS的理由是害怕衝突升高,雖然烏國方面一直很可靠,遵守美國設下的軍援條件,但與此同時,美國也講明「克里米亞是烏克蘭領土」,而這對烏方來說就構成「合法(打擊)目標。

2023年4月2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軍入侵首日就參戰 烏克蘭4屆世界踢拳道冠軍戰死

俄烏戰場傳來不幸的消息,從俄羅斯入侵首日就自願參軍的烏克蘭4屆世界踢拳道(kickboxing)冠軍梅里諾夫(Vitaliy Merinov),傳出近來在與俄軍交戰時傷重不治。

經常轉發俄烏消息的推特帳號「@visegrad24」指出,梅里諾夫在俄軍入侵當天就自發性地保衛家園,一直鏖戰到了現在,孰料3月底和俄羅斯軍隊戰鬥後受傷送醫,最終在醫院離世,身後留下妻子和2歲的女兒。

網友們看到消息後相當不捨,紛紛悼念「安息吧英雄」、「烏克蘭的榮耀」、「真正的英雄」,「烏克蘭不會忘記你們的犧牲」。

梅里諾夫在壕溝保衛家園。(圖擷自@visegrad2推特)梅里諾夫在壕溝保衛家園。(圖擷自@visegrad2推特)

梅里諾夫(左)過去打的擂台賽。(圖擷自@visegrad2推特)梅里諾夫(左)過去打的擂台賽。(圖擷自@visegrad2推特)

●烏克蘭:俄羅斯輪值安理會主席 構成象徵性打擊

對於俄羅斯1日輪值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國,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批評是「象徵性打擊」。

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以英文在推特發文說,「這不僅是可恥而已,這是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體系再一記象徵性打擊」。

安理會主席國每月輪調,俄國上次輪值這個職務是在去年2月,當時俄軍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

克里姆林宮則表示,俄羅斯打算行使主席國的「一切權利」。

美國近日呼籲俄羅斯在輪值安理會主席國後,「行為舉止符合專業」;並說,沒有辦法阻止俄國輪值主席。

●俄參謀總長任侵烏指揮官80天 英情報:戰果甚微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持續進行,英國國防部發布每日情報公告指出,俄國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出任侵烏作戰指揮官80天後,俄軍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僅取得微不足道的進展。

英國國防部1日表示,今年1月11日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將軍親自指揮在烏克蘭進行的「特殊軍事行動」。

貼文還寫道,格拉西莫夫親任侵烏作戰指揮官的特點是努力發動全面性的冬季攻勢,目標為擴大俄軍對於整個烏東頓巴斯地區(Donbas)的控制。但80天過去,越來越明顯能看出這項計畫已經失敗。

在橫跨頓巴斯戰場前線的幾條軸線上,俄軍付出數萬人傷亡的代價,卻只取得微不足道進展,很大程度上浪費了俄國去年秋天透過部分動員令所取得的暫時人數優勢。

英國國防部還說,格拉西莫夫擔任參謀總長10年後,他可能正挑戰著俄國政治領導高層容忍失敗的極限。

●烏克蘭抵禦俄軍 向波蘭訂購100輛Rosomak裝甲車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Mateusz Morawiecki)1日指出,烏克蘭已經下訂100輛Rosomak多用途輪型裝甲車,這款裝甲車是根據芬蘭的許可在波蘭製造。

莫拉維茨奇造訪波蘭南部一座城鎮的Rosomak裝甲車工廠,他說道:「我帶來了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昨天下訂的100輛Rosomak裝甲車訂單,裝甲車會在這裡製造組裝。」

俄羅斯2022年2月出兵全面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及盟邦便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資金和武器等援助。

Rosomak為一款8×8多用途輪型裝甲車,是根據芬蘭派翠亞公司(Patria)的許可生產製造。

●前線彈藥不足挨轟多時 俄防長承諾增加供應

根據俄羅斯國防部1日公布的影片,部長蕭依古(Sergei Shoigu)走訪在烏克蘭戰鬥的俄軍總部時,承諾增加軍火供應。

俄羅斯國防部上傳到通訊軟體Telegram的影片顯示,蕭依古在俄軍烏克蘭總部主持一場高階軍事官員會議,出席者包括對烏行動總指揮官、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

在影片中,蕭依古對同僚表示,俄羅斯會採取行動對前線部隊增加軍火供應。他說:「已經確定需求最殷切軍火的供應量,正採取必要措施增加數量。」

包括俄羅斯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在內,對烏克蘭採取強硬立場的俄國主戰派人士近幾個月嚴厲批評蕭依古沒有對前線部隊提供足夠彈藥。

國際反應:

西班牙總理桑契斯鼓勵習近平與烏克蘭對話。(歐新社)

西班牙總理訪中 當面促習近平與澤倫斯基對話

西班牙總理桑契斯(Pedro Sanchez)近日訪問中國,他當面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對烏俄衝突的憂慮,並敦促北京直接與基輔討論和平計畫。

《衛報》報導,桑契斯週五在西班牙駐北京使館向媒體表示,在與習近平的談話中,他傳達了對於俄羅斯非法入侵烏克蘭的憂心,並鼓勵習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對話,以便第一手了解基輔所提出的和平規劃。

桑契斯不願透露習近平在戰爭議題上對他說了些什麼,僅強調他藉由這場會晤重申西班牙支持基輔在去年11月所提出的和平條件,包括恢復烏克蘭在2014年俄羅斯侵占克里米亞半島前的領土完整。

習近平日前訪問俄羅斯,與俄總統普廷會面一事加深了西方對中國立場的疑慮。在桑契斯之後,法國總統馬克宏、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也都會前往中國,烏俄衝突無疑是雙方討論焦點之一。

金與正開砲 批烏克蘭展露核武野心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金與正今天批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策動網路連署,以遂其發展核武的野心。

路透社報導,根據金與正的說法,這項網路連署是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辦公室發動的政治陰謀,但她並未提出證據佐證上述指控。

繼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上週宣布計劃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後,烏國總統辦公室網站3月30日出現一份線上請願書,呼籲基輔在烏國領土部署核武,或自行發展核武,以進行武裝。

據規定,一旦連署人數達到2萬5000人,澤倫斯基就必須公開回應。不過截至1日下午,該項連署僅吸引611人參加,澤倫斯基辦公室也未就此置評。

在同樣遭到西方孤立的情況下,平壤正與莫斯科正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平壤也在去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國後表態支持莫斯科。

白宮3月30日表示,美國已掌握新情資,稱俄國正另闢蹊徑,積極尋求以糧食援助作為交換,從北韓那裡獲得武器,平壤則否認向莫斯科提供武器。

國際貨幣基金核准156億美元計畫 助烏克蘭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IMF)3月31日宣布,已核准156億美元的烏克蘭援助計畫,協助這個飽受戰亂摧殘的國家經濟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表示,俄羅斯的侵略已嚴重破壞烏克蘭經濟,導致去年經濟活動萎縮約30%,毀了大部分資本存量,並促使貧窮惡化。

俄烏戰爭爆發也波及全球經濟,小麥和石油價格上漲,造成全球性通膨危機。這場戰爭也凸顯歐洲在能源安全上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國際貨幣基金副總經理戈匹納斯(Gita Gopinath)在聲明中說,這項分兩階段實行的計畫意在戰爭期間穩住烏克蘭經濟,然後在戰後轉向「更具企圖心的結構性改革」。

國際貨幣基金董事會核准的48個月「中期融資辦法」(Extended Fund Facility)規模約為156億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烏克蘭任務負責人葛瑞(Gavin Gray)告訴記者,這是國際貨幣基金1150億美元整體援助計畫的一部分,援助計畫包含債務減免、補助金和多邊及雙邊機構貸款。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402天:布查鎮慘案一週年 澤倫斯基:烏克蘭永不原諒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配合烏克蘭軍事反攻的腳步,美國防部宣布提供給烏克蘭的31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將加快於今年秋季送達。原本計劃提供的M1A2型號新車由於緩不濟急,決定改為翻新M1A1型號來加快提供速度。M1A1配有相同於M1A2的120毫米口徑滑膛主砲,在1991年波斯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期間表現出色,痛擊伊拉克的蘇式T-72等坦克而自身幾近無戰損。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402天。

俄烏戰爭31日邁入第400天,烏克蘭紀念去年發生的布查鎮慘案,總統澤倫斯基稱絕不會原諒俄軍暴行。另一方面,土耳其同意芬蘭加入北約,意味芬蘭入盟已獲全數會員國同意。

俄羅斯官方媒體塔斯社今天報導,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簽署一項例行的春季徵兵令,徵召14萬7000名公民服法定兵役。

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今天就俄烏戰爭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雖然短期內讓普京受審微乎其微,但可能會對他外訪造成一些影響。

俄烏戰爭31日邁入第400天,烏克蘭紀念去年發生的布查鎮慘案,總統澤倫斯基表示絕不會原諒俄軍暴行。圖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前左)去年親訪布查鎮。

分析:

普京會因戰爭罪被捕嗎?國際刑事法院逮捕令影響一次看

普京(Vladimir Putin)因被控將烏克蘭兒童遣送俄羅斯而涉犯戰爭罪,法院同時也對俄國兒童權利總統專員利沃瓦-貝洛瓦(Maria Alexeyevna Lvova-Belova)發逮捕令。法新社等外媒分析他們會否在國際刑事法院所在地荷蘭海牙(The Hague)受審的相關問題。

● 逮捕令能將普京繩之以法?

「華爾街日報」認為,國際刑事法院沒有法警,得依靠123個成員國合作來執法,但成員國有時並不願配合,意味普京與利沃瓦-貝洛瓦不太可能短期內就站上被告席。「紐約時報」認為,只要能不被捕,國際刑事法院確實可能永遠訴究不到被告。

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林汗(Karim Khan)被問到時說,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的確可以在普京和利沃瓦-貝洛瓦入境當地時執行逮捕。

法新社也認為,雖然這可能會讓普京難以外訪,但國際刑事法院沒有自己的警力執法,仰賴整個國際刑事法院各成員國的合作,但成員國有時並未配合,特別是涉及像普京這類國家在任領袖的案件時。

前蘇丹領袖巴席爾(Omar al-Bashir)就遭國際刑事法院發布逮捕令,但他仍前往包括南非和約旦等幾個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萬年執政的巴席爾雖在2019年遭罷黜,但蘇丹尚未把他交出。

不過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Columbia Law School)教授華克斯曼(Matthew Waxman)仍肯定這是國際刑事法院「非常重要的一步,儘管看到蒲亭實際被逮捕的機會渺茫」。

● 美俄中均非國際刑事法院成員

俄羅斯和美國、中國一樣,都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國。國際刑事法院之所以對蒲亭提出指控,是因烏克蘭接受國際刑事法院管轄,雖然烏克蘭本身也不是成員國。

莫斯科當局很快就對蒲亭的逮捕令提出反駁,稱俄羅斯在任何情況都不會把本國公民引渡給國際刑事法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俄羅斯「不承認這個法院的管轄權,因此從法律角度來看,國際刑事法院的這項決定無效」。

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國際公法助理教授羅斯(Cecily Rose)說,普京不太可能因為戰爭罪被判入獄,除非「俄羅斯政權更迭」。

● 戰爭罪犯有哪些前例

國際刑事法院的卡林汗說,過去不乏重量級人物在各方排除一切困難下接受戰爭罪訴究。

他說:「有很多認為自己能逃法網最終卻必須出庭的案例。看看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泰勒(Charles Taylor)、卡拉迪奇(Radovan Karadzic)或穆拉迪奇(Ratko Mladic)。」

塞爾維亞前總統米洛塞維奇被控於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及科索沃等戰爭中犯下數十項罪行,下台後被國內逮捕引渡至海牙,他2006年在當時的南斯拉夫國際戰犯法庭(ICTY)接受種族滅絕審判期間,死於海牙的牢房內。

國際刑事法院2012年判處軍閥出身的賴比瑞亞前總統泰勒犯有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前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裔領袖卡拉迪奇最終於2008年落網,當時南斯拉夫國際戰犯法庭認定犯下種族滅絕,他的軍事指揮官穆拉迪奇2011年也遭逮捕,被判終身監禁。

▲塞爾維亞前總統米洛塞維奇(中)下台後被捕並於2001年引渡至海牙。

▲涉犯戰爭罪的前波士尼亞塞爾維亞裔領袖卡拉迪奇2008年落網。

▲卡拉迪奇的軍事指揮官穆拉迪奇2011年也遭逮捕,被判終身監禁。

● 抓不到人怎麼辦?

國際刑事法院無法對犯嫌進行缺席審判,是難以對被告訴究的一個障礙。

但卡林汗舉近期案件為例指出,他要求法官舉行聽證以確認對在烏干達發動血腥叛亂的「聖主反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首腦康尼(Joseph Kony)的控罪。康尼至今依舊逍遙法外。

紐時認為卡林汗的聲請是拋出風向球,測試國際刑事法院會否同意讓在逃被告的控罪成立繼而啟動審理;目前法院尚未決定。

聯合國裁軍事務負責人:核武風險達冷戰以來最高水平

聯合國裁軍事務負責人周五(3月31日)警告說,目前使用核武器的風險達到冷戰以來的歷史新高。

聯合國裁軍事務高級代表中滿泉(Izumi Nakamitsu)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會議上:“烏克蘭戰爭就是這一風險最現實的例子。”

這次會議應烏克蘭要求舉行,並得到美國和阿爾巴尼亞的支持,討論俄羅斯3月25日宣布計劃在白俄羅斯領土上部署戰術核武器的消息。

她說:“在核武器問題上,所有國家都必須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升級、誤解或誤判的行動。《不擴散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的所有締約國,包括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國家,都必須嚴格遵守其承諾與義務。”

她強調各國應該恢復對話,緩和緊張局勢,並特意呼籲俄羅斯和美國恢復全面實施《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 Treaty),這是兩國之間的一項重要軍備控制條約。

俄羅斯上個月表示將不再遵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於本周宣布將停止每年兩次共享核武器數據。華盛頓也表示將停止分享其核數據,以鼓勵莫斯科重新遵守該條約。

安理會會議上,兩國駐聯合國代表就誰先違反或退出一系列軍控條約產生了爭執。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敦促莫斯科重新考慮向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的計劃。

美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羅伯特·伍德(Robert Wood)說:“俄羅斯應立即停止圍繞使用核武器的升級言論。在烏克蘭使用任何化學、生物或核武器都將對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產生嚴重後果,並將從根本上改變這場戰爭的性質。”

他還敦促白俄羅斯停止與俄羅斯共謀入侵。俄羅斯在白俄羅斯組織了入侵烏克蘭的部分行動。

俄羅斯代表表示,莫斯科並未違反其國際防擴散義務。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里·涅邊賈(Vassily Nebenzia)說:“普京總統清楚表明我們不會轉讓核武器的事實。我們在討論向白俄羅斯轉移作戰導彈、戰術導彈、導彈綜合體和伊斯坎德爾-M導彈。我們在討論在白俄羅斯的機場對飛機進行改裝、團隊培訓,以及在白俄羅斯領土上建造戰術核武器的特殊儲存設施——所有這些都將在俄羅斯的控制之下。”

涅邊賈聲稱莫斯科將武器部署在白俄羅斯是為了保護其盟友免受西方威脅,因為他們向烏克蘭運送了更多武器。

就在莫斯科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幾天后,白俄羅斯舉行了全民公投,批准了一部新憲法,結束了該國的無核地位,為克里姆林宮將戰術核武器轉移到那裡鋪平了道路。

白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倫丁·雷巴科夫(Valentin Rybakov)在會議上說:“白俄羅斯不准備首先攻擊任何人,而是利用所有現有能力做出適當反應——應對任何外國侵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的這種合作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白俄羅斯反對黨領袖斯維亞特蘭娜·齊哈努斯卡婭(Sviatlana Tsikhanouskaya)譴責了這一舉動。她週五在推特上批評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ALxander Lukashenko)時寫道:“白俄羅斯不是俄羅斯的軍事基地——它是一個擁有自由人民的獨立國家。我們不能讓盧卡申科把我們的國家變成核廢墟。”

安理會成員國對核武器擴散表示關切,並表示必須停止在核承諾方面倒退。

巴西常駐聯合國代表羅納爾多·科斯塔·菲略(Ronaldo Costa Filho)就《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發出警告:“在使《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成為一紙空文之前,裁軍方面的倒退必須停止。”

  • 16x9 Image

    貝希爾

    美國之音聯合國事務記者

2023年4月1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圖為2019年金正恩造訪俄羅斯海參崴時,街邊懸掛俄羅斯與北韓國旗。(路透社)

●布查鎮慘案一週年 澤倫斯基:烏克蘭永不原諒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31日表示,烏克蘭「永遠不會原諒」俄羅斯軍隊占領布查鎮(Bucha),一年前布查鎮成為俄軍犯下戰爭罪行的象徵之地。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去年2月24日下令俄國軍隊入侵烏克蘭,到了3月31日,俄軍撤離烏克蘭首都基輔西北方的布查鎮。

法新社記者去年4月2日目擊,布查鎮單是一條街上就有至少20具身著平民服飾的死者遺體,其中一些人的雙手還被反綁在背後。

烏克蘭檢方指出,俄軍在布查鎮周邊殺害大約1400位平民,他們已經確定涉案的數十名俄國軍人身份。

澤倫斯基31日在社群媒體發布聲明表示:「我們永遠不會原諒,我們會懲罰每一個凶手。」

●控美記者從事情蒐活動 俄羅斯與西方緊張升溫

俄烏戰爭31日邁入第400天,隨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就要將芬蘭納為成員國,加劇莫斯科當局和西方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俄羅斯指控一名美國記者從事情蒐活動。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影片談話中提到,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國家在這400天的抵抗中走過「了不起的路」。

他說:「烏克蘭將在前線拿下勝利,我們不會讓俄國在我們的土地上留下任何一丁點痕跡,也不會讓任何敵人不受懲罰。我們正為這方面的消息做準備。」澤倫斯基並未對細節多加著墨,但烏克蘭一直計劃要發動反攻。

31日稍早,「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否認俄國對該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的指控,並要求立即釋放他。克里姆林宮表示,格什科維奇是被「當場逮獲」,但並未提供文件或影片佐證。

白宮譴責俄方行徑,並呼籲住在俄國或到俄國旅行的美國公民盡快離開當地。

●芬蘭加入北約獲全部會員國同意 最快下週完成程序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芬蘭申請加入以美國為首的防禦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30日終於獲得最後一個同意的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批准入會。

土耳其國會議員無異議支持芬蘭加入北約,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兩週前已公開支持此案。申請加入北約必須獲得所有30個成員國同意。

執政黨議員基里奇(Akif Cagatay Kilic)在表決前不久說:「今晚我們將信守對芬蘭的承諾。」

芬蘭與俄羅斯的邊界長達1300公里。土耳其批准後,芬蘭只剩少數技術性步驟,就能成為全球最強大軍事聯盟的第31個成員國。官員們預期這項程序下週就能完成。

普京簽署例行春季徵兵令 召集14.7萬公民服役

俄羅斯官方媒體塔斯社(TASS)報導,俄國總統普京簽署一項例行的春季徵兵令,徵召14萬7000名公民服法定兵役。

普京去年9月簽署秋季徵兵令,徵集12萬名公民服法定兵役。當時,塔斯社引述俄羅斯國防部的說法報導,徵兵與「特別軍事行動」無關。俄羅斯官方以「特別軍事行動」來稱呼入侵烏克蘭的戰爭。

俄羅斯所有18至27歲男子都必須服一年兵役,或在高等教育期間接受同等培訓。塔斯社提到,近年來,每次春秋兩季徵召平均可徵得約13萬人。

俄羅斯軍隊部分以徵兵制為主。俄國政府一再表示,不會派徵召來的士兵到烏克蘭作戰,只有專業新兵才會參戰。蒲亭計劃將俄軍規模增加到150萬人,並在未來數年將徵兵年齡提高到21至30歲。

根據克里姆林宮網站發布的聲明,春季徵兵將從4月1日開始至6月15日結束。

●俄國想以糧食向北韓換軍火 白宮:已掌握情資

白宮表示,美國已經掌握新情資,俄羅斯正在另闢蹊徑,積極尋求以糧食援助作為交換,從北韓那裡獲得武器。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說:「我們持續關切北韓會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提供另外的支持。」

「我們已掌握新情資,俄羅斯正在積極尋求從北韓那裡取得額外的軍火。」

柯比指出:「我們也獲悉俄羅斯正在尋求在北韓派駐代表團,且俄羅斯正尋求提供北韓糧食以交換軍火。」

他指出,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的任何軍火交易均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一系列決議。

●為俄羅斯購得北韓武器牽線 斯洛伐克男遭美國制裁

美國表示已對一名斯洛伐克籍男子實施制裁,因為這名男子試圖安排向俄羅斯出售20多款北韓武器和彈藥,以幫助俄方補充在與烏克蘭的戰爭中折損的軍事裝備。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財政部已對名為馬克爾季切夫(Ashot Mkrtychev)的斯洛伐克人實施制裁,因為此人「企圖直接或間接向北韓進出口或再出口武器或相關材料」。

財政部指出,在2022年底到2023年初這段期間,馬克爾季切夫與北韓官員合作,為俄羅斯取得超過20種武器和彈藥,以交換商用飛機、原物料和商品等物資送往北韓。

●白俄總統籲烏俄和談 宣稱第三次世界大戰迫在眉睫

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呼籲,烏克蘭與俄羅斯政府應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展開談判,並在烏克蘭「休戰」。

魯卡申柯是白俄強人總統,並且是俄羅斯當局的親密盟友。他在對全國發表演說時表示:「我將冒險建議終止敵對行動…宣布休戰。」

魯卡申柯也指出:「所有的領土、重建、安全及其他議題,可以且應該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於談判桌上解決。」

此外,魯卡申柯還聲稱,西方對烏克蘭政府的支持,導致烏國爆發核戰的可能性增加。

他指稱:「由於美國及其衛星國的行動,一場全面戰爭已經在(烏克蘭)爆發…涉及核武的第三次世界大戰迫在眉睫。」

侵烏戰普京不停火:戰爭目標尚未達

俄羅斯總統府克里姆林宮發言人昨天回應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建議侵烏戰現在停火的說法,稱現在停火不妥,俄羅斯尚且沒有達到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該發言人還稱,中國提出的烏克蘭和平計畫的部分內容目前無法實現,因為烏克蘭方面不願意,或者更確切地說,沒有能力違抗他們的上司和指揮官”。

俄羅斯稱烏克蘭戰爭現在停火不會實現莫斯科的目標。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親密的盟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呼籲立即無條件停火,並要求莫斯科和基輔開始就持久和平解決方案進行談判後,克里姆林宮對此做出了反應。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告訴記者,俄羅斯已經注意到盧卡申科的建議,普京將在下周與他討論此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目標目前無法通過停止戰鬥來實現。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稱,“就烏克蘭戰爭而言,一切都沒有改變,特別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因為今天這是我們實現目標的唯一手段。”他說,中國提出的烏克蘭和平計畫的部分內容目前無法實現,因為烏克蘭方面不願意,或者更確切地說,沒有能力違抗他們的上司和指揮官”。

路透社說,莫斯科在沒有證據支持的情況下指控烏克蘭的西方支持者已命令基輔不要尋求停火。

俄羅斯曾表示對和平持開放態度,但明確表示這只會按照俄羅斯的條件行事。克里姆林宮說,基輔必須接受當地的“新現實”。俄羅斯已經佔領並聲稱吞併了超過六分之一的烏克蘭領土。

烏克蘭表示,作為任何和平協議的先決條件,俄羅斯必須撤軍,並表示任何臨時停火只會讓俄羅斯為未來的軍事行動有喘息時間重新集結。

路透社說,俄羅斯稱美國及其盟友正在利用烏克蘭作為“混合戰爭”的一部分,他們的目標是在戰略上打敗俄羅斯。烏克蘭和西方國家譴責,俄羅斯的說法是為入侵烏克蘭辯護的毫無根據的借口。

國際反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向烏克蘭貸款156億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周五的一份聲明中表示,IMF已批准向烏克蘭提供156億美元的一攬子支持計劃,以幫助這個遭受衝突打擊的國家的經濟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俄羅斯的入侵摧毀了烏克蘭的經濟,導致去年烏克蘭的經濟活動收縮了約30%,摧毀了其大部分資本存量,並加劇了貧困的蔓延。

戰爭的爆發波及全球經濟,小麥和石油價格上漲加劇了全球通貨膨脹。

此次入侵也突顯了歐洲在能源安全方面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戰爭開始後,許多國家被迫尋找替代能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兩步計劃將著眼於在戰爭持續期間穩定烏克蘭的經濟局勢,然後在敵對行動結束後轉向“更雄心勃勃的結構性改革”。

IMF董事會批准的為期48個月的延期基金貸款總額約156億美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烏克蘭代表團團長加文·格雷(Gavin Gra)週五告訴記者,這構成了國際貨幣基金會1150億美元總體支持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包括多邊和雙邊機構的債務減免、贈款和貸款。

他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的烏克蘭新計劃的目標是為經濟政策提供一個錨,這些政策將維持宏觀經濟金融穩定並支持……經濟復甦。”。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准的貸款總額中,27億美元將立即提供給烏克蘭,其餘資金將在未來四年內發放。

該計劃還包括一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國的額外保證,以防目前正在進行的戰鬥持續超過目前估計的2024年年中。

格雷說,如果衝突持續到2025年,烏克蘭的財政需求將從1150億美元增加到約1400億美元。

他說:“這項計劃的設計方式是,即使經濟狀況比目前的基線差得多,它也能發揮作用。”

俄羅斯想以糧食向北韓換軍火 白宮:已掌握情資

白宮今天表示,美國已經掌握新情資,俄羅斯正在另闢蹊徑,積極尋求以糧食援助作為交換,從北韓那裡獲得武器。

路透社報導,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說:「我們持續關切北韓會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提供另外的支持。」

「我們已掌握新情資,俄羅斯正在積極尋求從北韓那裡取得額外的軍火。」

路透社報導,美國稍早對一名斯洛伐克籍男子祭出制裁,理由是這名男子試圖安排向俄羅斯出售至少24款的北韓武器和彈藥,以幫助俄方補充在烏克蘭戰爭中耗損的軍事裝備。

柯比指出:「我們也獲悉俄羅斯正在尋求在北韓派駐代表團,且俄羅斯正尋求提供北韓糧食以交換軍火。」

他指出,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的任何軍火交易均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一系列決議。

柯比也提到,北韓近日曾發表聲明宣稱不會提供或販售武器給俄羅斯。他補充表示:「我們將持續密切關注此事。」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政府先前解密情報,以證明伊朗在去年夏天販售數以百計無人機給俄羅斯,以及俄羅斯私營防務承包商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接收來自北韓的武器,以幫助加強瓦格納集團在烏克蘭與俄軍並肩作戰的力量。

專家認為,北韓缺糧情況已來到領導人金正恩統治11年來最嚴峻的程度,不過還沒有看到立即發生饑荒或大規模死亡的徵兆。北韓官媒本月稍早報導,金正恩矢言強化國家對於農業的控管,並將採取一系列其他措施來增加糧食產量。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401天:巴赫姆特激戰 俄軍取得進展 西方坦克抵達烏克蘭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圖為烏克蘭軍人4日乘坐在巴赫姆特前線的戰車上。(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3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401天。

♦白宮30日宣布,美方掌握了“新的信息顯示俄羅斯正在積極尋求從北韓獲得更多彈藥”,美方還對一名被控參與兩國貿易的男子實施制裁。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0日表示,“我們非常關注美國記者被捕一事”。美國白宮30日稱,俄羅斯對記者間諜指控是“荒謬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科比表示,俄羅斯政府瞄準美國公民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英國外交大臣克萊弗利(James Cleverly)30日表示:俄羅斯拘留美國記者的決定表明完全無視新聞自由。

♦法國體育部長歐德-卡斯特拉3月30日星期四在巴黎近郊視察時表示,國際奧委會允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以中立身份參加未來比賽的建議,“絕不預判”俄羅斯運動員和白俄羅斯運動員(在巴黎奧運會中)的存在。

♦法國外交部長科隆納周四今天表示,法國總統馬克龍下周訪問北京時將告訴中國領導人,必須避免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

♦在匈牙利國會及土耳其國會近日陸續通過,支持芬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後,芬蘭接下來只要再完成一些技術性步驟,就將成為北約的第31個成員國。

分析:

西方坦克抵達烏克蘭,能幫基輔扭轉戰局嗎?

首批西方坦克本星期開始抵達烏克蘭,這讓人們揣測,烏克蘭也許很快將對入侵的俄羅斯軍隊發動反攻,人們還在議論,這些更先進的坦克是否能夠幫助基輔扭轉戰局走向?

烏克蘭國防部長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本星期在推特(Twitter)上登出一段視頻,顯示他在一輛英國挑戰者2(Challenger )主戰坦克上,這輛坦克位於未說明具體地點的烏克蘭境內。

“很高興試乘第一輛烏克蘭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列茲尼科夫在他3月28日的推文中寫道。“由英國提供的這種坦克已於最近抵達我國。這些超棒的裝備將很快開始他們的作戰使命。”

英國正在向烏克蘭提供總計14輛的挑戰者2坦克。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Ben Wallace)星期三(3月29日)說,他無法就烏克蘭即將發動的攻勢做出任何揣測。

“但是我認為,在這場衝突中烏克蘭渴望開始擊退俄軍的進程,這不是什麼秘密。顯然,俄軍無論如何都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華萊士對記者們說。

德國豹2

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星期一證實,德國已向烏克蘭運交了18輛德國的先進豹2(Leopard 2)坦克,這種坦克被認為屬於世界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之列。加拿大和挪威也已送去了幾輛豹2。波蘭、西班牙、芬蘭與荷蘭也已承諾提供豹2坦克,不過總數還沒有確認。

歐洲指揮官們說,這有可能讓天平向有利於烏軍一方傾斜。

“目前,(烏軍)處在某種防禦位置,面對的是超過30萬的俄羅斯作戰人員,這些也許不是訓練最有素或者裝備最精良的作戰人員,但是他們面對的是這種海量的俄軍,所以他們堅守前線,”歐洲聯盟負責培訓烏軍使命的指揮官、海軍中將赫維·布萊讓(Herve Blejean)3月早些時候對路透社(Reuters)說。

布萊讓補充說:“當他們能夠投入更好的坦克,比如豹式的時候,他們將能夠取得突破,而且考慮反攻。此刻,他們在為巴赫穆特而戰。他們幹得不錯,但是力量平衡並不是對他們有利。”

重大反攻

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的軍事分析師帕特里克·伯利(Patrick Bury)說,烏克蘭不大可能得到足夠數量的西方坦克來立即發動重大反攻。

“現在有多少輛?考慮到之前承諾的數量,也許是在30輛到40輛之間。此刻,這可能不夠,這是我的直覺。但這仍然是相當重大的。”伯利星期四(3月30日)接受美國之音(VOA)採訪時說。

“一個或兩個營可以形成矛尖。如果這些坦克全部集中使用,如果使用正確的話,你不想當那個在散兵坑里面對40輛這種坦克的步兵。”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本星期在接受《讀賣新聞》(Yomiuri Shimbun)採訪時說,烏軍在發動任何反攻之前,還需要獲得更多的西方武器。

“我們正在等待我們夥伴提供的彈藥到貨,”澤連斯基說。“我們還不能開始。沒有坦克、大砲和遠程火箭,我們不能把我們勇敢的戰士送向前線。”

合成協調

伯利說,關鍵的是,必須以有協調的方式部署這些新武器。

“問題是,烏克蘭能不能對西方武器加以保護、使用和集中,以達到這樣的效果,能夠突破俄羅斯準備得更好的防線?這不僅僅事關坦克。這事關裝甲步兵戰車,它們伴隨坦克。這還事關大砲——他們自己的大砲所需要的砲彈,還有新湧進的大砲。”

“所以,這事關你如何把整套系統放到一起,以實現諸兵種合成突破,——如果這是你要做的話,”伯利說。

春季解凍

前線的地麵條件正在迅速變化。春季解凍將使冰凍的田野成為泥潭。

“這只會使部隊調動和作戰機動變得更加困難。因此,這更容易形成某種停滯,或者缺乏開闊地的進攻行動,——城市周圍的重大機動。城市戰當然可以繼續,”伯利說。

西方國家已承諾在今後幾個月提供更多的坦克和重型武器。美國將運送31輛艾布拉姆斯(Abrams)主戰坦克,不過預計這些坦克在年底之前不會抵達烏克蘭。

斯洛伐克本星期將烏克蘭提供了四架蘇聯時代的米格29(MiG-29)戰鬥機,隨後還將提供九架。波蘭也計劃提供幾架米格29。烏克蘭要求獲得美國製造的F16戰鬥機,這項要求尚未得到滿足。

軍心士氣

英國情報部門星期四報告說,莫斯科即將發起另一輪招兵行動,要再招募40萬軍人。

伯利說,雙方都在為長期戰爭做準備,戰場上取得的任何突破都可能是有限的。

“俄軍的準備做的如何?跟他們去年在哈爾科夫相比,他們做的準備將會好得多,當時烏軍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他說。

伯利說:“不過,需要觀察的一件事情是士氣和凝聚力,因為如果你在前線挨炸,你還必須保持著戰鬥的意志。而這對俄羅斯人來說存在一個大問號。對烏克蘭人來說,肯定沒有這樣的問號。這有可能被證明具有決定意義。”

土耳其國會議員也在30日無異議支持芬蘭加入北約,至此北約目前的30個成員國都同意芬蘭加入。圖為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圖左)及土耳其總統艾多根(圖右)。(歐新社)

2023年3月31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哈爾科夫市遭6枚俄飛彈擊中 損失統計中

烏克蘭哈爾科夫州(Kharkiv)州長席尼胡波夫(Oleh Sinegubov)表示,今天夜裡至少有6枚俄羅斯飛彈擊中烏國東部的哈爾科夫市,官員正在蒐集損失和傷亡細節。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為了毀損烏克蘭重要基礎設施,連月出動無人機並發射飛彈,攻擊烏克蘭境內多種目標。

席尼胡波夫在通訊應用程式(App)Telegram寫道:「敵人再次攻擊哈爾科夫,至少記錄到6次(飛彈)『抵達』。」

他表示,初步資訊顯示是S-300防空飛彈,發射地點為俄國南部的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當地向南跨越俄烏邊界後就是哈爾科夫州。

軍事分析家表示,俄羅斯軍隊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已改變若干S-300防空飛彈的用途,用以攻擊烏克蘭的地面目標。

烏克蘭軍方官員表示,俄軍在巴赫姆特取得些許進展,但烏軍仍守住防線;另外,俄羅斯本週將出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烏克蘭官員批評,這堪稱「糟糕的笑話」。

●巴赫姆特激戰 烏克蘭:俄軍取得進展

烏克蘭軍方官員29日晚間表示,俄羅斯軍隊在烏東前線城市巴赫姆特(Bakhmut)取得一些成功。

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Donetsk)工業區採礦城市巴赫姆特和周邊城鎮,一直是打了13個月的俄烏戰爭攻擊焦點。雙方傷亡慘重,都還沒完全控制局面。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General Staff of the Ukrainian Armed Forces)在例行夜間報告中說:「敵軍在攻擊巴赫姆特的行動中取得些許進展,我軍守住了這座城市,擊退了敵人無數次進攻。」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通報的俄羅斯前線每日平均攻擊次數,自3月初以來連4週下降,從1日到7日的每日124次,減少到過去7天每日僅69次。

●俄國將任UN安理會輪值主席 烏克蘭批糟糕笑話

俄羅斯本週即將出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輪值主席國,烏克蘭30日批評,這堪稱「糟糕的笑話」。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推特發文說:「俄羅斯4月1日出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國,這是糟糕的笑話。俄羅斯篡奪席位,該國正發動殖民戰爭,且領導人是一位因綁架孩童而遭國際刑事法院(ICC)通緝的戰犯。」

推文還提到:「只要俄羅斯還在聯合國安理會,這個世界就不可能是安全的地方。」

俄國上次擔任安理會主席國是在2022年2月,但當時克里姆林宮下令向烏克蘭出兵。

●奧地利極右派議員退席 抗議澤倫斯基國會演說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30日透過視訊對奧地利國會下議院發表演說時,親俄羅斯的極右派奧地利自由黨(Freedom Party)國會議員走出議場,以抗議這場演說違反奧地利的中立立場。

澤倫斯基在演說中感謝奧地利的人道援助及協助清除地雷等計畫。奧地利曾表明,由於抱持中立立場,因此無法從軍事上介入衝突,所以儘管在政治上支持烏克蘭,但無法提供武器給對方來抵禦俄羅斯的侵略。

奧地利自由黨數天前已警告,會對澤倫斯基在國會發表演說採取某種形式的抗議。該黨議員今天在演說開場時出席,之後離席。

●俄烏戰爭大量消耗彈藥 美將領警告美須做好準備

美國軍事首長29日警告,美國與另一強國之間的戰爭可能使彈藥消耗「破表」,要確保美國做好準備還有努力空間。

莫斯科2022年2月入侵鄰國烏克蘭以來,烏俄使用大量砲彈,讓人擔心對基輔當局提供大量砲彈的美國庫存是否足夠。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向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表示:「烏克蘭讓我們學到重要教訓,在有限的區域戰爭中,傳統彈藥消耗率也是很不得了。」

他還說:「如果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或者美國與俄羅斯、美國與中國之間爆發戰爭,彈藥消耗將會破表。」

●英王查爾斯訪德誓加強關係 強調聯手挺烏抗俄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29日在德國柏林進行他即位以來首次國是訪問。他表示,英國與德國團結一致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無端入侵。

查爾斯三世在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主辦的國宴上指出:「我們並肩保護和推動共同的民主價值觀。」

查爾斯三世提及:「今天,當我們與烏克蘭站在一起捍衛自由和主權,面對無端的侵略時,這一點得到充分的體現。」

國際反應:

曾助普京好友轉帳數百萬瑞士法郎 4銀行家遭定罪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好友羅德金(Sergei Roldugin)獲4名銀行家協助,得以透過瑞士的銀行帳戶轉移數以百萬計的瑞士法郎,這4人今天皆因在財務交易時未盡職審查而遭定罪。

路透社報導,瑞士政府稱大提琴家羅德金是「普京(Vladimir Putin)錢包」,他也是普京長女瑪麗亞(Maria Vladimirovna Vorontsova)的教父。

今天遭定罪的3名俄羅斯籍和1名瑞士籍銀行主管,曾協助羅德金在2014至2016年間,把數以百萬計的瑞士法郎存進瑞士的銀行帳戶。

4人今天在蘇黎世地方法院被判有罪,處以合計74萬1000瑞士法郎的罰金,緩期兩年執行。根據瑞士的報導規定,4人名字無法公開。

在瑞士,若締約方身分存在疑慮的話,銀行有義務拒絕或終止商業關係。

對於這項判決,4人的服務單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形容這是「黑暗的一天」,並指4人都會上訴。

為俄購得北韓武器牽線 斯洛伐克男遭美國制裁

美國今天表示已對一名斯洛伐克籍男子實施制裁,因為這名男子試圖安排向俄羅斯出售20多款北韓武器和彈藥,以幫助俄方補充在與烏克蘭的戰爭中折損的軍事裝備。

此舉是美國針對莫斯科當局及其獲取軍事裝備的企圖所實施一系列制裁中的最新舉措。美國先前警告,說俄羅斯正試圖透過北韓那裡取得更多武器。俄烏戰爭已造成數以萬計人喪命,許多城市淪為廢墟。

美國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財政部已對名為馬克爾季切夫(Ashot Mkrtychev)的斯洛伐克人實施制裁,因為此人「企圖直接或間接向北韓進出口或再出口武器或相關材料。」

財政部指出,在2022年底到2023年初這段期間,馬克爾季切夫與北韓官員合作,為俄羅斯取得超過20種武器和彈藥,以交換商用飛機、原物料和商品等物資送往北韓。

財政部還說,馬克爾季切夫與北韓及俄羅斯官員間的談判「詳細說明了互惠合作」,還說馬克爾季切夫證實,俄羅斯已準備好讓俄國高官從北韓那裡接收軍事裝備。

有報導指北韓的糧食短缺日益嚴重,但北韓否認無法提供糧食給人民的說法。

美國財政部今天宣布的這項制裁,凍結了馬克爾季切夫在美國的一切資產,並大致禁止美國人和他做生意。那些與他有生意往來的人,同樣蒙受遭到制裁的風險。

俄羅斯駐華盛頓大使館和北韓駐紐約聯合國總部代表團都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路透也無法聯繫上馬克爾季切夫取得置評。

白宮今天稍晚警告說,美國已掌握新的情資,俄羅斯正在積極尋求以糧食援助從北韓那裡換取更多武器。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說:「我們擔心北韓會進一步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的軍事行動,我們得到新的情資顯示,俄羅斯正積極尋求從北韓那裡獲得更多軍火。」

控美記者從事情蒐活動 俄羅斯與西方緊張升溫

俄烏戰爭今天邁入第400天,隨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就要將芬蘭納為成員國,加劇莫斯科當局和西方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俄羅斯指控一名美國記者從事情蒐活動。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昨晚發表的影片談話中提到,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國家在這400天的抵抗中走過「了不起的路」。

他說:「烏克蘭將在前線拿下勝利,我們不會讓俄羅斯在我們的土地上留下任何一丁點痕跡,也不會讓任何敵人不受懲罰。我們正在為這方面的消息做準備。」澤倫斯基並未對細節多加著墨,但烏克蘭一直在計劃要發動反攻。

今天稍早,「華爾街日報」否認俄羅斯對該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的指控,並要求立即將他釋放。克里姆林宮表示,格什科維奇是被「當場逮獲」,但並未提供文件或影片佐證。

白宮譴責俄方行徑,並呼籲住在俄國或到俄國旅行的美國公民盡快離開當地。

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在新聞簡報會中說:「這些情蒐指控十分荒謬,俄羅斯鎖定美國公民的作為令人無法接受。」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ederal Security Service, FSB)表示,他們在烏拉爾(Urals)地區的工業城市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逮捕已在俄國工作6年,「涉嫌為美國政府利益從事情蒐活動」的31歲記者格什科維奇。

格什科維奇被帶往莫斯科,法院在閉門聽審期間下令將他審前羈押到5月9日。根據俄羅斯法律,從事情蒐活動最高可處以20年徒刑。

西方政治分析人士推測,俄羅斯可能會尋求拿格什科維奇來和美國換囚,或在其他地方利用他作為外交籌碼。

土耳其國會通過 芬蘭將成北約第31個成員國

在匈牙利國會及土耳其國會近日陸續通過,支持芬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後,芬蘭接下來只要再完成一些技術性步驟,就將成為北約的第31個成員國。

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引發國際高度關注,與俄羅斯的邊界長達1300公里的芬蘭去年提出想加入北約,但遭到匈牙利及土耳其反對,不過近期匈牙利及土耳其陸續鬆口支持芬蘭,匈牙利議會於本月27日批准拖延數月的法案,允許芬蘭加入北約。土耳其國會議員也在30日無異議支持芬蘭加入北約,至此北約目前的30個成員國都同意芬蘭加入。

外媒報導指出,在土耳其也通過後,目前芬蘭只剩少數技術性步驟,就能成為以美國為首的防禦聯盟第31個成員國。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也在推特發出聲明表示:「我想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芬蘭會是一個堅強且有能力的盟邦,並致力於聯盟的安全。」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也在推特發文表示,樂見土耳其國會完成批准芬蘭入會,並指這將使北約大家庭更強大且安全。美國國務院也樂見土耳其批准芬蘭加入,並鼓勵土耳其也盡快批准讓瑞典加入北約。

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也表示,芬蘭現在和將來都與瑞典站在一起,並支持其申請加入北約。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400天:烏打擊深入前線後方俄占區 反攻聲勢日益高漲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國際原子能機構:紮波羅熱核電站的情況並沒有好轉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3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400天。

  • 一名親俄官員說,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南部城市梅利托波爾星期三(3月29日)清晨發生爆炸。烏克蘭沒有對這次攻擊事件發表評論,但是基輔方面已將梅利托波爾列為希望收復的城市。
  • 瑞典召見了俄羅斯大使,在此之前,他說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將成為“合法打擊目標”。
  • 聯合國旗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負責人拉斐爾·格羅西星期三訪問了俄羅斯控制的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站。格羅西對當地戰鬥有可能造成核災難表達了震驚。
  • 俄羅斯國防部說,俄羅斯開始了“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系統的演習,有3千名人員和300件設備參加演習。
  •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支持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運動員以個人身份重返比賽,但是沒有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提出時間線。
  • 烏俄戰爭尚未停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日表示,希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造訪烏克蘭,並指出「已經準備好與習對談」,對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回應,莫斯科相信習近平可以自行決定某些接觸是否適當,我方無權對此提出任何建議。
  • 美國廿八日支持設立專門用於審判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特別國際法庭,推動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首次起訴這類罪行的舉措。這一特別法庭可能會繼國際刑事法院(ICC)之後,對普廷提出新的戰爭罪指控。法國國會下院國民議會同日也通過決議,指稱一九三○年代初在前蘇聯時期造成數百萬烏克蘭人死亡的烏克蘭大饑荒為「種族滅絕」,澤連斯基對此表示感謝。

分析:

烏克蘭某處訓練場聚集著許多裝甲車輛,讓網友們不禁推測烏軍的反攻可能在即。(圖擷自推特)

巴赫穆特拉鋸戰持續 烏俄均稱損兵慘重

烏克蘭軍方今天報告俄羅斯軍隊在東部前線城市巴赫穆特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堅稱烏軍戰士仍在堅守陣地。巴赫穆特的城市爭奪拉鋸戰已經長達數月,雙方都報告傷亡慘重。烏克蘭軍隊死纏俄軍主力,並致使俄軍損失慘重,不僅大傷俄軍元氣,也阻止俄軍有能力揮軍擴大進攻地盤,有力保護基輔安危。

烏克蘭稱俄羅斯軍隊在前線城市巴赫穆特取得進展。據路透社今天報道稱,在長達 13 個月的俄羅斯入侵鄰國烏克蘭的大部分時間裡,採礦城市巴赫穆特和頓涅茨克東部工業區的周邊城鎮一直是轟炸打擊的焦點。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周三晚些時候在一份定期報告中說:“俄軍在攻擊巴赫穆特市的行動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烏克蘭軍情報告說,“烏克蘭守軍守住了這座城市,並擊退了無數敵人的進攻。”

烏克蘭總參謀部報告的俄羅斯前線每日平均襲擊次數自 3 月初以來連續四周下降,過去 7 天從 3 月 1 日至 7 日當周的 124 次降至 69 次。周三僅報告了 57 起襲擊事件。

靠近巴赫穆特西部和更北部的路透社記者也報道說,上周俄羅斯襲擊的強度顯着下降。

俄羅斯官員表示,他們的部隊仍在巴赫穆特境內的巷戰中奪取陣地。

路透社稱無法核實戰場報告。

據一位烏克蘭軍事分析家、烏克蘭預備役上校羅曼·斯維坦說,巴赫穆特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烏克蘭部隊在那裡的主要任務,即摧毀俄羅斯軍隊,正在完成。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漢娜·馬利亞爾在社交媒體帖子中表示,雖然損失不可避免,但“敵人的損失要大很多倍”。

烏克蘭軍方還表示,南部的赫爾松市以及將烏克蘭一分為二的第聶伯河西岸的其他城鎮再次遭到炮擊。軍方說,烏克蘭空軍摧毀了一架俄羅斯Su-24M轟炸機。它說,過去24小時內,火箭彈和大炮襲擊了俄羅斯軍隊的兩個集中地區,一個彈藥庫和兩個燃料庫。

俄羅斯僱傭軍團瓦格納軍頭稍早承認,瓦格納在巴赫穆特損兵折將非常嚴重。

2023年3月30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接受美聯社資深副總裁兼執行編輯培斯(Julie Pace)訪問時表示,已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烏克蘭。(美聯社)

烏軍裝甲車大量集結影片網流傳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西方的軍援與戰車紛紛到位,推特流傳一段烏克蘭某處訓練場聚集著許多裝甲車輛的影片,引發網友不禁推測烏軍的反攻可能在即。

推特帳號「@clashreport」PO出一段影片,可以看到攝影者的前方有大量烏克蘭軍隊的戰車,後方與旁邊則有大量的軍用車輛,「@clashreport」在推文中表示,烏克蘭軍事裝備大量集結,可能是在烏克蘭某處訓練場,有T-80BV戰車、BMP-2、BRDM-2、MT-LB裝甲車、2S3 Akatsiya 152 公厘自走砲、多管火箭炮和補給車等。

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接受愛沙尼亞電視台訪問時提到,德國製豹2戰車已經開始陸續運抵烏克蘭,這批戰車將成為烏軍總參謀部反攻行動的一部分,「正朝不同地點與方向進行部署」。至於反攻時間點為何,列茲尼科夫表示,這取決天氣狀況,春天時土地太濕,只能使用履帶式車輛,「我認為我們將在這兩個月內看到戰車,我指的是4月和5月」。


澤連斯基強調打贏巴赫穆特之戰的必要性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強調烏東城市巴赫穆特之戰的重要性。他說,烏克蘭如果在當地失敗,將給國際社會和烏克蘭國內的一些人造成壓力,讓他們提出令人無法接受的對俄妥協方案。

澤連斯基已表示,在俄羅斯軍隊從所有烏克蘭領土、包括2014年非法吞併的克里米亞撤走之前,基輔不會同莫斯科進行和談。俄羅斯去年發動了全面入侵,此後宣布吞併烏克蘭的四個州,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譴責此舉為非法。

西方盟友淡化了巴赫穆特的重要性。他們說,烏克蘭如果失去巴赫穆特,不會對整體衝突有重大影響。

澤連斯基星期二(3月28日)對美聯社(AP)說,每一場戰鬥都是重要的。

他說:“我們不能輸掉這些步驟,因為戰爭是一個大餅,——一塊塊的勝利,小胜利、小步驟。”澤連斯基補充說,如果讓俄羅斯取得一次勝利,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就會得到一件政治武器,“向西方,向他的社會,向中國,向伊朗炫耀他的勝利。”

澤連斯基說:“如果他感到一些血腥——嗅出我們是軟弱的,——他就會一步又一步地逼近。”

這位烏克蘭領導人還說,如果失去巴赫穆特,烏克蘭的民心士氣將受到打擊。“我們的社會將感到疲倦,”澤連斯基說。“我們的社會將逼著我跟他們妥協。”

澤連斯基在乘火車前往幾處前線地段期間接受了美聯社的採訪。他訪問的地區包括烏克蘭東北部的蘇梅州。

“這個州緊挨著敵人。威脅是持續不斷的。對我們邊境的砲擊是持續不斷的。然而,生命、我們的人民顯然比任何恐懼都要強大,” 澤連斯基在他的每晚視頻講話中說。

澤連斯基在阿克提卡和特羅斯佳涅茨與城市官員和居民會面。這兩座城鎮經歷過激烈的戰鬥。俄羅斯入侵後不久佔領了特羅斯佳涅茨,烏軍在2022年3月26日將其解放。

澤連斯基還前往靠近俄羅斯邊境的一處沒有披露的地點,與邊防衛兵交談。

澤連斯基說:“我還特別與邊防局負責人進行了交談。我們談到了防禦蘇梅和我們其他的州,談到了加強邊防部隊,他們與所有國防力量一樣,正在前線戰鬥。”

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人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星期二說,確保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站安全的協議有可能“接近”達成,不過最後細節還需要俄羅斯與烏克蘭官員的同意。這是歐洲最大的核電站。

格羅西對記者們說,他“很有可能”今後幾天前往俄羅斯,試圖最後敲定一項協議,以保護扎波羅熱核電站。這座設施附近的激烈戰鬥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國際官員擔心會發生災難,輻射有可能擴散到附近戰區以外很遠的地方。

格羅西說,核電站附近的戰鬥激烈程度增加了。他說:“我在那裡的團隊每天都報告攻擊事件、重武器的聲音。實際上是持續不斷的。”

格羅西長時間以來一直呼籲在核電站周圍建立一個保護區。這座核電站距離戰爭前線很近。目前還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烏打擊深入前線後方俄占區 反攻聲勢日益高漲

烏克蘭今天的攻勢深入前線後方,攻擊俄羅斯占領區城市梅利托波爾一個鐵路機廠,造成當地停電。俄軍因冬季攻勢失利而兵疲馬困,越來越多人認為基輔反攻號角即將響起。

路透社報導,未經查證的網路圖片顯示,爆炸點亮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夜空,可以看到飛行尾跡,當地是札波羅熱州(Zaporizhzhia)占領區政府所在。札波羅熱州是俄羅斯聲稱已經兼併的5個烏克蘭州之一。

流亡的梅利托波爾市長證實當地發生爆炸。國營俄羅斯塔斯社(TASS)報導,莫斯科扶植官員表示,一個鐵路機廠遭到摧毀,梅利托波爾市和鄰近村落停電。

戰前有15萬人口的梅利托波爾市是俄軍在烏南的鐵路後勤樞紐,並且位在連接俄羅斯和遭占領的克里米亞半島(Crimea)的陸橋沿線上。

沒有烏克蘭可能使用何種武器展開上述攻擊的公開資訊。

梅利托波爾市位在烏克蘭擁有的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簡稱海馬士)射程的遠端,但若以基輔聲稱即將部署的聯合定向攻擊炸彈(JDAM)、陸射小直徑炸彈(GLSDB)等美國承諾提供的新武器進行攻擊,則綽綽有餘。俄方昨天首度表示擊落一枚陸射小直徑炸彈。

俄軍過去數月攻勢是自開戰以來最血腥的戰鬥,卻毫無重大斬獲。基輔日前暗示,可能很快會對俄軍發起反攻。

梅利托波爾市位在札波羅熱核電廠以南,在作為前線、俄軍控制的巨大水庫南岸。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曾經要求在核電廠周圍設置安全區,他今天走訪核電廠後表示局勢沒有改善,附近的戰況已經惡化。

法新社報導,梅利托波爾市距前線約65公里。俄方過去幾天指控烏方對當地數度展開攻擊。

占領區官員表示,烏方攻擊鐵路機廠導致停電,但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俄羅斯在札波羅熱地區扶植的官員羅戈夫(Vladimir Rogov)在通訊軟體Telegram發文表示,烏方使用的是美國的海馬士火箭。

俄羅斯27日就已指控烏軍砲擊梅利托波爾市。占領區當局23日則稱一枚簡易爆炸裝置造成一名警察受傷。在此之前,他們還通報一名莫斯科扶植官員15日死於汽車炸彈攻擊。

如果烏克蘭能在這個地區成功突破,就可以切斷連接俄羅斯本土和克里米亞的陸地走廊。烏克蘭曾經表示,若無法取得能夠長驅直入打擊俄方軍火庫和供給線的長程武器,將無法展開反攻。

基輔目前能夠運用的火箭最高射程為80公里。俄方表示,美方承諾對烏提供的射程達150公里武器已經交付。基輔對此並未證實,僅強調需要更多西方先進武器。

烏克蘭去年秋季曾在東北部和南部成功進行反攻,其中在南部的反攻就是以海馬士火箭進行攻擊後,收復了赫松巿(Kherson)。

國際反應:

美國:北溪管道爆炸是破壞行為,將等待歐洲調查結果

美國官員周二(3月28日)表示,他們將等待歐洲對去年9月波羅的海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的三項獨立調查結果。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科比(John Kirby)對媒體表示,喬·拜登(Joe Biden)總統相信調查將會是盡可能徹底的,而且調查應該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所發生的事情。

科比上週表示,美國認為爆炸是人為破壞行為,美國沒有以任何方式參與其中。

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呼籲對爆炸事件進行國際調查的決議未能贏得支持,只獲得了俄羅斯自身以及中國和巴西三票贊成,低於批准決議案所需的九票。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里·涅邊賈(Vassily Nebenzia)表示,美國及其盟國盡一切可能阻撓調查,而美國駐聯合國副代表羅伯特·伍德(Robert Wood)表示,俄羅斯對公正的調查不感興趣。

2022年9月26日至29日期間,爆炸導致北溪1號和2號管道四處地方洩漏。這些管道沿著波羅的海底部運行,俄羅斯用它們來向歐洲供應天然氣。

俄烏戰爭大量消耗彈藥 美將領警告美須做好準備

美國軍事首長今天警告,美國與另一強國之間的戰爭可能使彈藥消耗「破表」,要確保美國做好準備還有努力空間。

法新社報導,莫斯科2022年2月入侵鄰國烏克蘭以來,烏俄使用大量砲彈,讓人擔心對基輔提供大量砲彈的美國庫存是否足夠。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告訴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烏克蘭讓我們學到重要教訓,在有限的區域戰爭中,傳統彈藥的消耗率也是很不得了。」

他說:「如果朝鮮半島發生戰爭,或者美國與俄羅斯、美國與中國之間爆發戰爭,彈藥消耗將會破表。」

「我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確保我們的…庫存足以應付真正的突發事件。」

陸軍副部長卡馬里奧(Gabe Camarillo)昨天表示,美國的目標是大幅提高砲彈生產。

他在美國陸軍協會(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研討會上表示:「我們正在…投資產能,14.5億美元用來提高155毫米砲彈產量,從目前的每月1萬4000枚增加到今年稍晚的2萬4000枚,這包括2028財政年度前產能增加6倍,來到每月超過8萬5000枚。」

卡馬里奧說,美國還試圖增加標槍飛彈(Javelin)和發射器,以及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彈藥的產量,這些裝備在俄烏戰爭發揮了關鍵作用。

國際原子能機構:紮波羅熱核電站的情況並沒有好轉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到烏克蘭南部目前由俄羅斯控制的紮波羅熱核電站視察,關注核電站附近的戰鬥加劇,核電站的周邊狀況並未改善。法新社記者也得以參加。

格羅西表示,“我努力準備並提出將得到各方接受的保護措施“。格羅西隨後告訴法新社,再次懇求莫斯科不要在那裡儲存軍事裝備,尤其是武器。

格羅西表示,  “我們的想法是就某些原則、某些承諾達成一致,包括不攻擊該核電站。他遺憾地表示, “整個地區的軍事活動都在增加”,特別是“士兵人數顯著增加”。

格羅西身着防彈衣,三名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察員陪同總幹事視察了紮波羅熱核電站。

俄羅斯核電公司(Rosenergoatom)執行長顧問卡查(Renat Karchaa)29日告訴國營媒體塔斯社(TASS), “我們遠沒有幻想格羅西的到訪會徹底改變局面”。

烏克蘭認為,只有俄羅斯撤出紮波羅熱核電站才能保證核安全。 俄羅斯則指責基輔不顧由此產生的嚴重後果,想要以武力奪回核電站。

3 月 22 日,格羅西先生警告說,該工廠處於“不穩定狀態”,因為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說法,3 月 1 日受損的“最後一條應急電源線”仍“斷開並正在維修”。 然而,作為最後的手段,它可以確保核安全和安保,特別是通過冷卻反應堆。

3 月 9 日,在俄羅斯發動襲擊後,這座巨大的發電廠與烏克蘭電網切斷了 11 個小時。 應急柴油發電機已開啟,為安全系統提供最小的電力。

格羅西先生警告說   “我們都不能玩火”!歐盟外交事務負責人博雷利指責俄羅斯危害整個歐洲大陸的安全。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399天:烏堅守巴赫姆特消耗俄軍 德英主力戰車抵達烏克蘭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在電影「星際大戰」中飾演「路克天行者」的男星馬克漢米爾獻聲烏克蘭空襲警報應用程式。(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9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99天。

♦面對俄羅斯侵略,德國與英國提供的主力戰車目前陸續運抵烏克蘭。烏克蘭地面部隊指揮官瑟爾斯基說,烏克蘭的目標是耗盡試圖占領烏東小城巴赫姆特的俄軍,並對其造成重大損失。

♦在電影「星際大戰」中飾演「路克天行者」的男星馬克漢米爾獻聲烏克蘭空襲警報應用程式,每當俄羅斯對烏國發動空襲,就會出現他嚴肅但平靜的聲音,敦促烏克蘭人趕緊避難。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周二明確表示,美國贊成設立審判俄羅斯侵烏特別法庭。發言人說:“美國支持設立一個專門用於審判俄羅斯侵烏罪行的特別法庭。該法庭的形式是一個植根於烏克蘭司法系統並包括國際元素的國際法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3月28日在線上出席專題討論會時警告說,應提防那些“看似善意的努力”,“例如,呼籲停火,這可能會產生凍結衝突的效果,使俄羅斯能夠鞏固其已經取得的成果,並只是利用時間來休整,然後重新發動攻擊”。同樣以線上方式出席會議的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則強調:“我想說清楚——俄羅斯必須從烏克蘭每一平方米的領土上撤出。不應誤解撤軍這個詞的含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接受美聯社透問時,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烏克蘭。
澤連斯基在一列從北部蘇梅開往首都基輔的列車上接受訪問,表示希望與習近平對話,已準備好在烏克蘭與對方會面,又說在烏俄全面戰爭前,曾經與習近平聯絡,但開戰超過一年以來,並無這樣做過。澤連斯基認為,習近平早前國事訪問俄羅斯,對莫斯科來說可能效果並不理想,因此俄羅斯總統普京才會在習近平訪俄行程結束後,宣布將戰略武器部署到鄰國白俄羅斯,以轉移得不到中國軍援承諾的視線。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早前表示,中方一直宣導政治解決危機、推動勸和促談,與各方保持溝通,在當前形勢下各方應聚焦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外交努力,共同推動局勢緩和。

澤連斯基(中)在一列從蘇梅開往基輔的列車上,接受訪問。(美聯社)

分析:

拜登“民主峰會” VS 習近平“新秩序”–美中國際領導權爭奪正酣

斯洋

美國總統拜登倡議的第二屆民主峰會星期二(3月28日)拉開帷幕。在普京繼續侵略烏克蘭以及中俄準備聯手打造全球“新秩序”之際,尋求建立一個捍衛民主,反威權主義的統一戰線是本屆民主峰會的主旨之一。分析人士指出, 美中對國際領導權的爭奪正處於緊張時刻,而烏克蘭戰爭的結局對這場爭奪至關重要。

五國聯手主辦第二屆“民主峰會”

第二屆民主峰會星期三正式開幕,但星期二開始,美國政府開始舉辦一些內閣級別和次內閣級別的主題活動,以突出峰會的關鍵主題,包括烏克蘭戰爭、打擊腐敗、技術對民主的影響、獨立媒體等。

與上一屆峰會不同,美國邀請了贊比亞、哥斯達黎加、韓國三國總統和荷蘭首相,與拜登總統一起主持第二屆峰會。這幾位領導人都將發表主旨演講,每人側重一個重點,強調民主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共同繁榮、全民正義、制度建設、應對全球挑戰以及促進包容和平等方面的優勢。

全球共有121個國家的領導人受到邀請,比首屆峰會多出八個。這幾個國家大多數來自非洲,包括坦桑尼亞、科特迪瓦、岡比亞、毛里塔尼亞以及莫桑比克。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民主與人權高級主任羅布·伯辛斯基(Robert Berschinski)3月22日在華盛頓新聞中心舉行的外媒發布會上說,這些國家展示了“推進民主的政治意願”。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搭建一個大帳篷”(pitch a big tent)。很多媒體報導,這是為了與俄羅斯領導人普京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最近展示的“聯盟秀”形成對比。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保衛民主聯盟主任勞拉·梭頓(Laura Thornto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雖然民主峰會存在一些問題,但舉行這樣的峰會非常重要,因為民主正處於“轉折點”。

“我們看到獨裁者真正結成同盟。他們在分享策略,分享想法,互相資助,提供信息運營支持。所以,我們民主人士也需要這樣做。我們需要像我們的對手摧毀民主一樣投入同樣的精力和組織來維護民主。”

2021年1月6日前總統特朗普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大廈,美國民主遭受損傷,當年12月,拜登試圖通過首屆民主峰會重新宣示美國的領導地位。

分析人士說,如果說第一屆峰會是民主在倒退的背景下舉行的,那麼這次峰會召開的背景是威權主義進一步上升,特別是在中俄為重塑世界秩序採取越來越多措施的時候。

美國司法部副部長麗莎·摩納哥(Lisa Monaco)3月28日在華盛頓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舉辦的活動中指出:“專制政權正在更富創意、更加厚顏無恥地削弱民主機構,在全球範圍內傳播腐敗和動盪。”她說:“美國及其盟友和合作夥伴必須團結起來反對這些努力,而這正是民主峰會的內容。”

烏戰結局關係兩個秩序的勝敗

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是威權對美式民主和美國領導的現行國際秩序的最大侵犯。

烏克蘭如何實現公正持久和平是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為這次峰會在國務院主持的一個小組會議的主題。星期二(3月28日)的討論會原定邀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發表主旨演講,後來由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替代出席。討論會上,庫列巴提出了烏克蘭的和平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

來自法國、捷克、以色列、意大利、馬拉維、利比里亞、阿根廷、日本的外交部長都表達了對烏克蘭、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的支持。他們說,他們希望烏克蘭獲得和平,但僅僅是停火是不夠的,必須是公正和持久的。

法國外長卡特琳·科隆納(Catherine Colonna)透過翻譯強調,“讓我們獲得和平與穩定的國際法必須得到尊重……我們不能讓俄羅斯贏得這場戰爭。這樣的風險太大。讓我們聯合起來,讓我們再次同時行動。”

意大利外長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則表示,“我想認清這一點非常重要。現在的競爭是民主與獨裁之間的競爭。我們必須共同努力捍衛我們的價值觀、民主、人權,這很重要。我們不僅需要在烏克蘭問題制定戰略,還要製定戰略(在其他地方)阻止俄羅斯。”

日本國外務大臣林芳正(Hayashi Yoshimasa)在事先錄好的視頻中說,不能讓世界重回“叢林時代”。他說:“我們要維護以法治為基礎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各國不分大小,都可以根據國際法自由作出決定。”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保衛民主聯盟主任梭頓認為,烏克蘭戰爭如何結束將對未來幾十年產生影響,捍衛烏克蘭就是捍衛自由主義的世界秩序。

“如果我們不向烏克蘭提供它需要的支持,如果我們允許普京佔領烏克蘭的部分土地,這向各地獨裁者發出的信號是,嘿,看看我們能做什麼。如果我們全力以赴支持烏克蘭,保護烏克蘭、保護它的主權、自由和民主,那麼這就是我們所有民主國家、我們所有主權國家以及我們自由的勝利。”

聯合多國訓練小組的美國陸軍教官在烏克蘭利沃夫地區訓練烏克蘭軍人使用美國提供的M141榴彈發射器。 (2022年1月30日)
聯合多國訓練小組的美國陸軍教官在烏克蘭利沃夫地區訓練烏克蘭軍人使用美國提供的M141榴彈發射器。(2022年1月30日)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歐亞中心高級主任、前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約翰·赫布斯特(John Herbst)星期一在一場有關習近平和普京最新會晤的影響的研討會上說,美國及其盟友必須確保普京無法在烏克蘭取勝,這對維護讓世界保持了75年和平與繁榮的現行國際秩序非常重要。

他還說,擊敗俄羅斯不僅會阻止普京,也會讓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三思。

“我想習近平想知道,如果美國30年前的技術正在烏克蘭擊敗俄羅斯軍隊,現代美國技術會對中國對台灣的兩棲作戰產生什麼影響?”

中俄試圖打造國際新秩序

習近平上星期出訪俄羅斯的一個瞬間引起西方和媒體的高度關注。在普京為他舉行的國宴結束後,習近平向普京告別時說:“這也是百年變局的一部分,我們共同來推動它。”普京回應說:“我同意”。

雖然中俄雙方都否認兩國是聯盟關係,但分析人士指出,中俄已經在實質上結盟。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政治科學教授、《注定戰爭:美國和中國能否逃脫修昔底德陷阱?》一書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最近撰文說,雖然沒有宣布聯盟,但是習與普京的關係對全世界影響最深遠,這種關係變得比華盛頓如今的正式同盟更為重要。

他說:“因為習近平和普京不僅是現在的中俄兩國領導人,還是任期實際上沒有截止日期的領導人,美國必須明白它正在與之對抗的是全世界影響最為深遠的聯盟。”

對習近平來說,打造新秩序,“以中國方式改變世界”可能是他第三任期的重要使命。美國之音特約評論員鄧聿文在給美國之音的專欄文章中寫道,“如果過去中國對美國和西方的圍堵與打壓,更多采取的是一種被動的回應和反擊”,“那麼,從2月開始,北京不再只是被動反擊,開始積極對全球多邊主義和世界秩序建構論述並落實為行動。”

中國近期推出了《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2022年9月,中國還曾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中國在俄烏戰爭一周年前,推出烏克蘭的和平計劃。分析認為,這些都是中國要建立有別於美國領導的新秩序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中國還對美式民主進行攻擊。3月20日,中國外交部公佈“2022年美國民主情況”的報告,不僅對美國民主,還對“民主峰會”進行抨擊。報告說,美國“儘管自身問題成堆,美國卻仍居高臨下,指手畫腳,充當民主教師爺”。

3月23日,中國還舉辦了第二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值”國際論壇。在論壇上,中國再次強調了自己是“全過程民主”,再次指責美國輸出自己的“民主模式”、對別國進行所謂“民主改造”,呼籲“各國應當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尊重別國民主發展道路。”

中國新秩序以“南南國家”為目標

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民主國家普遍認為,中國的烏克蘭12點和平計劃既沒有對俄羅斯問責,也沒有提出俄羅斯必須從烏克蘭撤軍。俄羅斯總統普京卻表示,該計劃可作未來和平談判的基礎,並把拒絕和平的責任推卸給烏克蘭、美國和西方。

但是這樣的計劃,包括習近平的新秩序卻在“南南國家”有影響力。“南南國家”正是習近平兜售“新秩序”的目標。

資料照片:2018年9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的非洲國家領導人合照
資料照片:2018年9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的非洲國家領導人合照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邁克爾•舒曼(Michael Schuman)認為,與中國改革開放時注重發展與美國和西方的關係不同,第三任期的習近平正在進行重大的外交政策調整,回歸過去,注重發展中國家的關係。

他星期一在大西洋理事會的研討會上說:“我認為現在習近平基本上是在用完全相反的眼光看待西方,即美國及其合作夥伴一心想要遏制中國。而中國要實現其所追求和應得的偉大復興的唯一途徑基本上就是製定新的外交政策。這意味著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這意味著重新調整其主要的努力方向,從西方轉向全球南方。”

他說,中國覺得自己有關外交、人權和民主的理念會在南南國家有一定的土壤。“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威權政府國家或是對美國的民主價值觀以及西方人權觀感情複雜的國家獲得一些支持(gain some ground)。”

其中,成員包括俄羅斯和中國的“金磚五國”(BRICS)對中俄的接受程度最有代表性。

在中國外交部公佈烏克蘭和平計劃之後,巴西政府表示支持中國提出的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計劃。值得一提的是,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原定本月底訪問中國,後來因為身患肺炎不得不延遲行程。

印度也一直沒有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而且與中國一樣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南非2月份還與俄羅斯和中國舉行了聯合軍演。

面對中國的挑戰,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的高級主任大衛·舒爾曼(David Shullma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美國和盟友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給發展中國家,“使這些國家不會完全依賴中國,也不會在政治問題上站在中國一邊。”

不過,大西洋理事會的高級研究員邁克爾·舒曼認為,美國應該加強敘事, 強調民主的重要性,包括強調中國的發展離不開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

“經常被忘記的一點是,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對中國有多重要。習近平最近在講話中提到中國現代化不等同於西化,其實不是這樣的。中國的現代化完全就是(因為)與西方的關係。”

2023年3月29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軍攻擊頓內茨克俄軍總部 12名俄軍死亡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戰爭持續中,烏軍收到來自西方各國的軍元後開始扭轉戰局,推特流出一段影片,有消息指出烏軍以「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攻擊頓內茨克市區(Donetsk)的一處俄軍總部。

https://twitter.com/albafella1/status/1640808857449517096?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640808857449517096%7Ctwgr%5E19bfbc251c3335e76dbf9a5d9153fab11d905c14%7Ctwcon%5Es1_&ref_url=https%3A%2F%2Fnews.ltn.com.tw%2Fnews%2Fworld%2Fbreakingnews%2F4254758

推特帳號「@albafella1」PO出一段影片,影片中可以看到消防人員正在拉水線嘗試撲滅火勢,拍攝者前方的建築物幾乎全毀,遠處還有火光正在燃燒。

「@albafella1」在推文中表示,「3月27日烏克蘭武裝部隊使用海馬斯向被俄羅斯佔領的頓內茨克市區的俄軍總部開火,12名俄軍死亡,約60人受傷送醫治療中。」

●澤連斯基會原能總署長 憂札波羅熱核電廠安全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告訴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在俄羅斯仍然控制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的情況下,不可能恢復核電廠安全。

在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葛羅西訪問札波羅熱核電廠之前,澤倫斯基和他在烏南札波羅熱州會面。

根據烏克蘭總統府聲明,澤連斯基告訴葛羅西:「如果俄羅斯軍隊和人員不立即從札波羅熱核電廠和鄰近地區撤離,任何恢復核安全與防護的倡議都注定要失敗。」

●白俄羅斯:西方施壓前所未見 故將接受俄部署核武

白俄羅斯表示,由於西方施加「前所未見」的壓力,因此不得不接受俄羅斯部署的核武,並堅稱此舉並未違反國際協議。

法新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上週末宣布計劃在這個盟邦部署戰術核武,引來西方國家譴責。

白俄外交部表示:「白俄羅斯被迫做出回應,以強化自身安全和防禦能力。」

●烏克蘭宣稱在基輔擊落無人機 殘骸引發商店火警

烏克蘭當局表示,烏國防空部隊在首都基輔(Kyiv)附近擊落了俄羅斯的無人機,飛機殘骸碎片在一處非住宅區引發火災,但沒有人員傷亡。

路透社報導,基輔市軍政機關負責人波普科(Sergiy Popko)表示,俄羅斯派遣了12架無人機前來基輔,但烏克蘭防空部隊已識別並摧毀首都周圍領空「所有敵方目標」。

●德英主力戰車抵達烏克蘭 準備春季反攻登場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表示,他視察了部隊「新成員」-挑戰者戰車(Challenger)與德國貂鼠式步兵戰車(Marder),以及美洲獅裝甲車(Cougar)與來自美國的史崔克裝甲運兵車(Stryker)。這些重裝備都將參與烏克蘭可能發起的春季反攻行動。

德國「明鏡周刊」(Spiegel)報導指出,柏林已交付18輛先進的豹式戰車(Leopards),最後一批戰車已於上週末離開德國,然後在邊境移交給烏克蘭。

●烏克蘭堅守巴赫姆特 指揮官稱目標是耗盡俄軍

莫斯科認為奪取巴赫姆特(Bakhmut),對其完全控制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工業區(Donbas)的努力非常重要。

烏克蘭地面部隊指揮官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在發布於通訊應用程式(App)Telegram的影片中說:「他們並沒有停止試圖包圍和占領這座城市。」

「到今天為止,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消耗敵人的壓倒性力量,使他們遭受重大損失。這將創造必要條件,幫助解放烏克蘭土地和加速我們的勝利。」

國際反應:

俄烏戰爭一年多來,烏克蘭國際軍團中志願軍魚龍混雜

松仁

在硝煙瀰漫的烏克蘭戰場上,人們常常聽說俄羅斯在戰況激烈時投入戰鬥的瓦格納(Wagner)僱傭兵集團。但是其實在烏克蘭這一邊,也有一支魚龍混雜的“國際軍團”,其中就不乏自發從美國前往烏克蘭參戰的“志願軍”。

紐約時報星期六(3月25日)發表的一篇長篇調查報導顯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數以千計的美國人自願前往烏克蘭參戰,協助烏克蘭軍民抵禦俄羅斯侵略者。這些人號稱擁有軍事背景、金錢或武器供應。而這些志願軍家鄉的媒體讚揚他們的勇氣和擔當,向他們提供的捐款甚至高達幾百萬美元。

俄烏戰爭持續一年多之後的今天,許多這些自發從軍的志願軍卻在進行內鬥,所作所為恰恰傷害到烏克蘭反侵略戰爭的努力。有些人揮霍浪費了捐助人的錢財,有愧于外界對他們勇氣和正義的讚譽;另一些人則打著慈善的幌子,試圖從戰爭中謀取私利。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弗吉尼亞州一位退役的海軍陸戰隊中校正因為可能非法出口軍事技術而遭到聯邦政府的調查;一位退役陸軍士兵抵達烏克蘭之後,目的竟然是為了叛國投誠俄羅斯;一位來自康乃狄克州的男子編造其服役的歷史,在社媒上直播戰場上的戰況,包括他自己的確切位置,並吹噓他如何可以輕鬆獲取各種美國武器;還有一位美國建築工人計劃使用假冒的護照將巴基斯坦和伊朗人偷渡進入烏克蘭。

紐約時報報導說,更離譜的是一家較大的志願組織因為權力鬥爭而發生了內訌,其中涉及的一名男子不僅妄稱他曾服役於美國海軍陸戰隊,而且吹噓他是長角牛排館(LongHorn Steakhouse)的助理經理。這一爭執一年前還上了澳大利亞的電視真人秀節目。

紐約時報認為,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居然都可以在烏克蘭防衛作戰中找到各自的位置,主要與美國政府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留有一手有關:拜登政府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金錢,但是拒絕向基輔提供專業的軍人。這就意味著那些在美軍參與的戰爭中根本無法接近戰場的人居然就有機會毫無顧忌地接觸和使用各種美國援助的武器和軍事裝備。

紐約時報報導說,那些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立即自願前往烏克蘭參戰的志願者中,很多人都表現得無私無畏,有些還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外國志願者曾在烏克蘭戰場上救助平民和傷員,並且與烏克蘭部隊肩並肩,英勇頑強地抵禦和攻擊俄羅斯侵略軍。還有一些志願者發動募捐行動,為烏克蘭籌措關鍵而又緊缺的物資。

但是在這場已經歷時一年多的戰爭中,這種各自為戰的策略根本無法區分哪些是訓練有素的志願軍,而哪些又是毫無作戰技巧又不懂紀律、對反侵略戰爭毫無助益的人。

紐約時報記者查閱了志願者或志願軍內部100多份文件並採訪了30多位志願者、戰士、募捐者、捐助者、以及美國和烏克蘭的官員。有些人因為事涉敏感而不願具名。

這些研究和採訪發現,自從俄烏戰爭爆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呼籲國際協助以來,一系列的欺騙、錯誤和爭吵嚴重影響和阻礙了烏克蘭徵集國際軍團志願軍的努力。

“烏克蘭的每一位朋友如果想加入烏克蘭捍衛國土,請過來吧,”澤連斯基當時說。“我們將給你們武器。”

好幾千人響應了澤連斯基的號召。一些人加入了烏克蘭為外籍志願者組建的國際軍團。另一些人則參與支援或募款活動。由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也遭到襲擊,烏克蘭政府根本無法對新抵達的外國志願者進行甄別。因此過去有不良紀錄或偽造服役歷史的人也順利加入並固執地留在國際軍團或其他志願軍組織。

烏克蘭軍方在被問及這些問題時不願談論具體的人與事,但是清楚表明烏方保持高度警惕,因為俄羅斯特工經常性地試圖滲透志願軍組織。

“我們調查這些案子,並將涉案者送交執法部門,”烏克蘭軍事情報界的代表安德里·切爾尼亞克(Andriy Cherniak)對紐約時報說。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398天:烏軍穩住巴赫姆特戰局 烏國:俄軍陣亡破17萬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右)今日視察札波羅熱地區,向有功人員頒發獎項。(擷取自烏克蘭總統府網頁)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98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27)日視察了札波羅熱地區(Zaporizhzhia),他除了向前線士兵表達謝意,另外還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格羅西(Rafael Grossi)見面,討論核能問題。

♦匈牙利議會周一(3月27日)批准了芬蘭加入北約的申請,從而結束了好幾個月的拖延,使得芬蘭更加接近成為這個西方軍事聯盟的正式成員。這項申請以182票贊成和6票反對而獲得通過,此前匈牙利政府幾個月來一直讓北約和歐盟的盟友感到沮喪。在幾乎所有其他成員批准芬蘭的申請後,匈牙利曾一再推遲投票。

♦德國國防部星期一(3月27日)說,18輛德國承諾支援烏克蘭抗擊俄羅斯入侵的豹2(Leopard 2)主戰坦克已經抵達烏克蘭。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子武器。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星期一(3月27日)表示,美國還沒有看到俄羅斯已經移動任何核武的跡象。

♦歐洲聯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今天表示,如果白俄羅斯讓俄羅斯在境內部署核子武器,布魯塞爾準備好對明斯克實施新制裁。

來自世界各地合唱團的數千歌手26日同步發聲,為烏克蘭的和平而唱。圖為去年大批民眾聚集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參與和平合唱團倡議活動。(路透社)

分析:

澤連斯基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討論歐洲最大核電站危急狀況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星期一(3月27日)在烏克蘭南部會晤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拉斐爾·馬里亞諾·格羅西(Rafael Mariano Grossi),討論了歐洲最大的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站目前極不穩定的狀況問題。

美聯社報導說,格羅西計劃這個星期造訪被俄羅斯部隊控制的紮波羅熱核電站。該核電站的輸電電纜在戰爭中曾遭損壞,多次失去外部電力供應,不得不依靠應急柴油發電機來提供反應堆冷卻和其他基本核安全和安保功能所需的電力。

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此核電站派駐有固定的人員,並多次呼籲在核電站附近停止戰鬥,以避免發生核災難。

報導說,兩人在距離核電站東北方向約50公里的由烏克蘭部隊控制的紮波羅熱市進行了這次會晤。格羅西對澤連斯基表達了對該核電站局勢沒有任何好轉的擔憂。

格羅西強調核電站的局勢仍然極為緊張,因為核電站周圍的軍事行動持續不斷,最近還發生了一次斷電事件。自俄羅斯部隊佔據該核電站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緊急情況。

資料照:俄羅斯部隊控制下的紮波羅熱核電站
資料照:俄羅斯部隊控制下的紮波羅熱核電站

同時,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星期一說,澤連斯基總統在基輔會見了身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英國演員奧蘭多·布魯姆。布魯姆週末抵達基輔並訪問了郊區的伊爾平市。

布魯姆對澤連斯基表示,他對遭受戰爭的烏克蘭人表現出的強烈勇氣和韌力印象深刻,強調他將支持提供人道主義救助、恢復基礎設施,以及重點確保烏克蘭兒童利益的項目。

此外,俄羅斯部隊星期一砲擊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地區的城市斯洛維揚斯克(Sloviansk),造成兩人死亡、29人受傷。轟炸後視頻顯示,許多居民建築受損,滿街瓦礫,一些車輛起火。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譴責這一攻擊為“恐怖主義”行徑。俄羅斯否認針對居民區,儘管俄羅斯在整個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中每天都用砲火和導彈襲擊烏克蘭居民樓和民用基礎設施。

在最近幾個月,雙方戰事因冬季嚴寒陷入僵局,迫使俄羅斯部隊採取了這種典型的遠程轟炸方式。

烏克蘭總統府週一表示,在過去24小時,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地區的約十個城市和村鎮受到俄羅斯部隊的轟擊。週一一早,俄羅斯的導彈擊中了阿瓦迪夫卡市(Avdiivka),炸毀了多處居民樓、一個酒店和一處法院。

有關當局說,在被俄羅斯部隊部分佔領的東南地區的紮波羅熱地區,轟擊情況也在加劇,靠近前線的14個居住區受到轟炸。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說,在部分被佔領的赫爾鬆地區,烏克蘭部隊控制的地區遭到約20次俄羅斯砲擊和空襲,四人受傷。

2023年3月2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軍穩住巴赫姆特戰局 烏國:俄軍陣亡破17萬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y Zaluzhny)在與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Tony Radakin)通話後指出,前線局勢在巴赫姆特方面最為艱困,但由於國土防衛軍的努力,「我們正成功穩定當地戰局」。

由於俄軍必須通過巴赫姆特才能深入烏東頓巴斯部分地區,出動「瓦格納集團」僱傭兵和正規軍包圍巴赫姆特,導致已延續七個月的巴赫姆特戰役成為烏俄戰爭迄今最長的戰役,但西方官員表示,佔領這座城市對戰爭進程的影響有限。

英國國防部在廿五日的最新情報更新中指稱,俄軍在巴赫姆特的攻勢停滯不前,主因可能是俄軍極度消耗的結果。俄軍自今年一月試圖對烏國發動全面進攻,但從現階段戰況看來,此舉顯然已告失敗,估計俄方將暫緩攻勢,可能將重點轉移到巴赫姆特以南的阿夫迪夫卡和克爾米納、史瓦托維等北部地區,將穩定前線列為優先事項。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聲稱,截至當地時間廿六日上午九時,俄軍單日陣亡人數增加六六○人,累計已突破十七萬大關。

不過,烏國軍方警告,俄軍戰略調整仍不明確,巴赫姆特目前仍是俄軍主要攻擊點。烏克蘭軍方發言人切列瓦提(Sergiy Cherevaty)表示,俄軍仍在以大砲和空襲對當地進行猛烈攻擊,但兩軍每天交火次數已從不久前的卅至五十次,降至不到廿次。

德國與英國提供的主力戰車目前陸續運抵烏克蘭,包括德國豹式戰車還有英國挑戰者2型戰車。圖為德國14日協助訓練烏克蘭軍人操作豹2戰車。(Bundeswehr/Handout via 路透社)

德英主力戰車抵達烏克蘭 準備春季反攻登場

面對俄羅斯全面侵略,德國與英國提供的主力戰車目前陸續運抵烏克蘭,包括德國豹式戰車還有英國挑戰者2型戰車,這些重裝備都將參與烏克蘭可能發起的春季反攻行動。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今天表示,他視察了部隊「新成員」-挑戰者戰車(Challenger)與德國貂鼠式步兵戰車(Marder),以及美洲獅裝甲車(Cougar)與來自美國的史崔克裝甲運兵車(Stryker)。

列茲尼科夫在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上說:「一年前,沒有人會想到我們夥伴的支持會如此強大。」

德國「明鏡周刊」(Spiegel)報導指出,柏林已交付18輛先進的豹式戰車(Leopards),最後一批戰車已於上週末離開德國,然後在邊境移交給烏克蘭。

當被要求確認上述報導時,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與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在鹿特丹舉行聯合記者會時說:「是的,我們如同宣布的交付了豹式戰車。」

蕭茲表示德國提供的是非常現代化的戰車。烏克蘭士兵是在德國軍事基地接受豹式2A6型戰車的訓練,2A6是最先進的豹式戰車,他們也在西班牙基地接受過訓練。

德國國防部後來證實已交付烏克蘭18輛豹式戰車,以及2輛水牛(Buffalo)裝甲救援車,另外約40輛貂鼠式步兵戰車也已抵達烏克蘭。

另一方面,烏克蘭國防部發言人佐洛塔(Iryna Zolotar)今天表示,英國挑戰者戰車已經抵達烏克蘭,「它們已經在烏克蘭了」,但佐洛塔沒有提供任何其他細節。

英國政府今天也表示,訓練使用英國捐贈的挑戰者2型戰車的烏克蘭人員,現已準備好部署到前線。

英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烏克蘭裝甲兵已在英國完成挑戰者2型戰車訓練並已返回家園,將繼續對抗俄羅斯非法與無端的入侵行動。」

這些戰車料將參與烏克蘭可能發起的春季反攻行動。

烏克蘭官員26日表示,俄軍正加強轟炸烏東市鎮阿夫迪夫卡,其慘況有如末日電影場景。另一方面,來自世界各地合唱團的數千歌手26日在不同地點同步發聲,為烏克蘭和平而唱。

●烏東阿夫迪夫卡遭俄軍轟炸淪末日電影場景

烏克蘭地方官員26日表示,俄羅斯正加強轟炸烏東頓內茨克州市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導致這個前線城市大半停擺,猶如「末日電影般的地方」。

路透社報導,官員指出,位於巴赫姆特(Bakhmut)西南約90公里的阿夫迪夫卡目前僅剩下約2000名平民。戰前這裡人口超過3萬。

阿夫迪夫卡軍事行政首長巴拉巴希(Vitaliy Barabash)在Telegram上說:「很遺憾,阿夫迪夫卡越來越像後末日電影裡的地方。」

隨著俄羅斯軍隊最近從兩側包夾阿夫迪夫卡,長達數月的激戰已讓這座城市淪為廢墟,烏克蘭軍方上週警告,這座城市可能成為「第2個巴赫姆特」。

●為烏克蘭和平而唱 全球合唱團數千歌手同步發聲

來自世界各地合唱團的數千歌手26日同步發聲,為烏克蘭的和平而唱,而在一年前發起這項活動的西班牙首都馬德里,有近300歌手聚在一起。

在萬里無雲的藍空下,來自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及周邊地區的46個合唱團,齊聚市區「雷納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Reina Sofia art museum)外,在中午時分開始演唱,在歐洲和拉丁美洲各地也有數千人同步參加活動。

今年合唱團來自9個國家的81個地點,其中有來自烏克蘭的1000名歌手,他們與來自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丹麥、德國、葡萄牙和委內瑞拉的歌手一起合唱。

這場在影音平台YouTube上現場直播的同步活動,由「和平合唱團」(Choirs for Peace)策劃,在去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一個月後發起,首場活動吸引了2萬5000多名歌手。

聖地亞哥使徒教堂(Santiago Apostol church)去年發起了和平合唱團倡議。教堂合唱團指揮賈西亞(Mariano Garcia)說:「音樂能團結人心…因此合唱團是傳播和平訊息的完美工具。」

●俄軍砲擊頓內茨克州斯拉夫揚斯克 至少釀2死29傷

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東部頓內茨克州發動猛烈攻勢,當地市鎮斯拉夫揚斯克今天傳出遭到砲擊,造成至少2人死亡、20多人受傷;另個市鎮阿夫迪夫卡的行政首長則下令市府職員撤離。

法新社報導,頓內茨克州(Donetsk)州長基里蘭科(Pavlo Kyrylenko)在臉書(Facebook)發文寫道:「截至13時,斯拉夫揚斯克(Sloviansk)有2人死亡、29人受傷。」

根據基里蘭科的說法,俄軍約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10時30分(台北時間今天下午3時30分)以2枚S-300飛彈擊中斯拉夫揚斯克市中心,當地另有行政與辦公大樓、5棟高樓大廈及7間民宅受損。

基里蘭科還指出,州內另個市鎮德魯日基夫卡(Druzhkivka)也遭到攻擊,2枚S-300飛彈擊中當地一所孤兒院,幾乎將其完全炸毀,所幸根據初步消息尚無人傷亡。

●俄國防部:擊落闖莫斯科南郊烏克蘭無人機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空防單位26日阻止烏克蘭無人機對俄國城鎮的攻擊,但仍有3人受傷,住宅區受損。

路透社指出基輔當局暫未就此回應。之前關於烏克蘭一向否認他們的無人機進入俄國境內破壞民用設施。

俄羅斯國防部在聲明裡說,一架烏克蘭Tu-141 Strizh無人機襲擊莫斯科以南220公里杜拉(Tula)地區的基列耶夫斯克(Kireyevsk)鎮。

俄國國防部聲明稱:「一個Polye-21電戰單元對烏克蘭無人機採取反制,讓無人機導航系統失去作用。無人機失去方向指令後,墜落在杜拉地區的基列耶夫斯克附近。」

塔斯社(Tass)引述當地官員指出,過程中有3人受傷,但傷勢不重,另有5間私人住宅受損。

●烏克蘭籲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對抗俄羅斯核訛詐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宣布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後,烏克蘭26日表示,正在尋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以對抗俄羅斯的「核訛詐」(nuclear blackmail)。

蒲亭表示,在白俄部署戰術核武的舉措與美國做法類似,美國將此類武器存放在比利時、德國、義大利、荷蘭和土耳其的基地,西方盟友則稱蒲亭這類說法是「誤導」。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表示,若白俄讓俄羅斯在其境內部署核武,歐盟已準備好對白俄祭出制裁。

自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各界對發生核戰的疑慮升高;專家認為,莫斯科很可能以稱為「戰術」核武的小型戰場武器進行攻擊,而不是強有力的長程「戰略」核武。

烏克蘭外交部表示:「烏克蘭希望採取有效行動,以對抗克里姆林宮對英國、中國、美國和法國的核訛詐。」

●義大利總理訪烏克蘭 親俄羅斯駭客組織展開報復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日前訪烏克蘭後,親俄國駭客組織「無名之輩」(no name)開始攻擊義國政府及銀行網站,也將目標瞄準郵政警察局、經濟部和交通部網站,所幸已被成功阻擋。

「今日羅馬」(Roma Today)26日報導,自梅洛尼21日訪烏克蘭首都基輔後,駭客組織已向義大利政府機構和企業進行十幾次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26日親俄羅斯的駭客組織展開新一波網路攻擊,瞄準另外3個目標,包括郵政警察局、經濟部和交通部網站。

報導表示,首都的車站已經不是第一次被駭客攻擊,羅馬特米尼(Termini)車站近日官網曾出現癱瘓狀態,導致線上售票功能受阻,因而無法查詢相關資訊;售票櫃台電腦也無法運作,只能透過車站售票機購買。

另外,鐵路時刻表電子看板也遭遇攻擊,為了避免造成不便,鐵路公司員工和售票員必須使用擴音器指引遊客,特米尼車站呈現一片混亂。

國際反應:

匈牙利議會批准芬蘭加入北約的申請

匈牙利議會周一(3月27日)批准了芬蘭加入北約的申請,從而結束了好幾個月的拖延,使得芬蘭更加接近成為這個西方軍事聯盟的正式成員。

這項申請以182票贊成和6票反對而獲得通過,此前匈牙利政府幾個月來一直讓北約和歐盟的盟友感到沮喪。在幾乎所有其他成員批准芬蘭的申請後,匈牙利曾一再推遲投票。

雖然匈牙利的批准使得赫爾辛基和其他政府得到了寬慰,但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仍然懸而未決;因為匈牙利執政黨成員堅稱,他們將等待斯德哥爾摩消除遺留分歧之後才能舉行投票。

芬蘭和瑞典在俄羅斯2022年2入侵烏克蘭後共同申請加入北約。

瑞典加入北約的阻礙還包括土耳其的反對。安卡拉指責斯德哥爾摩對土耳其方面認為是恐怖組織的團體過於軟弱。

匈牙利反對黨民主聯盟黨議員艾格尼絲·瓦代(Agnes Vadai)週一表示,執政的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黨一直在使用“藉口”推遲對兩國入盟申請的批准,進一步的拖延有可能會將有關瑞典入盟的投票推遲到4月初甚至5月份。

“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不支持這些國家,”曾經擔任匈牙利國防部國務秘書的瓦代說, “加入北約不應該成為個人感情和勒索的問題。”

土耳其現在是北約30個成員國中唯一沒有批准芬蘭加入的國家。接納新成員加入北約需要所有成員國的一致同意。

然而,土耳其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上週批准了芬蘭加入北約的申請,預計將在5月14日土耳其總統和議會選舉之前就芬蘭的入盟申請進行投票。

雖然匈牙利總理維克多·歐爾班(Viktor Orban)長期以來一直表示匈牙利支持北約擴展,但他的政府稱瑞典和芬蘭政治人物對匈牙利的民主狀況“公然撒謊”,這讓一些執政黨的議員不確定是否應該支持兩國的入盟申請。

匈牙利外交部長彼得·西雅爾托(Peter Szijjarto)上星期五在聯合國接受美聯社(AP)採訪時表示,西方在民主和文化問題上對匈牙利的不斷批評,使其政府不願在實際問題上提供支持,特別是北約針對俄羅斯而壯大力量。

包括21個北約國家在內的歐盟多年來一直指責歐爾班政府打擊媒體自由和“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人及疑性戀”(LGBTQ)權利,坐視根深蒂固的腐敗官場文化,並劫持國家機構為執政黨利益服務。

一些匈牙利反對派政治人物和分析人士認為,匈牙利拖延批准瑞典和芬蘭的入盟申請是為了推動兩國支持解凍數十億美元專門用於布達佩斯的歐盟資金,這些資金因匈牙利政府涉嫌違反歐盟法治標準而被凍結。

但布達佩斯親政府的視角研究所(Nezopont Intezet)所長塞繆爾·阿哥斯通·姆拉茲(Samuel Agoston Mraz)表示,在土耳其決定是否批准瑞典的北約成員國申請之前,匈牙利不會就瑞典的申請採取行動。

姆拉茲說,匈牙利“不想作出反對土耳其的決定”,並希望斯德哥爾摩保證改善雙邊關係。

“匈牙利是北約一體化的支持者。與其它成員國相比,它不相信把土耳其與其他成員國對立起來。” 姆拉茲對美聯社說。

俄羅斯在安理會提案調查北溪事件,雖有中國支持,決議未能通過

俄羅斯星期一(3月27日)在聯合國推出的要求對去年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展開國際調查的決議未能在安理會取得支持,美俄使節並為此互相指責。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里·涅邊賈(Vassily Nebenzia)說:“我認為,在今天的表決之後,關於誰是破壞北溪行為的幕後指使者的嫌疑實在太明顯了。”

俄羅斯的決議草案只得到了三票贊成,除了俄羅斯之外,還有巴西和中國。其餘12個安理會成員國棄權。決議草案若要通過,需要至少九票贊成,而且不能有常任理事國的否決。

涅邊賈在沒有提出證據的情況下聲稱:“我想提醒大家一些基本事實,在全世界的眼中,美國及其盟友竭盡所能地來確保不對北溪9月發生的事件進行國際調查。”

美國使節進行了反擊,表示莫斯科試圖詆毀有關國家正在就爆炸事件展開的國內調查的信譽,並在這些調查得出結論之前就預設立場。

“自從攻擊事件發生以來,俄羅斯一直指責美國實施了這些襲擊,”美國使節羅伯特·伍德(Robert Wood)對安理會成員國說。“非常明顯的是,俄羅斯的這些評論並不是對公正調查感興趣。它已經決定了誰是有罪者。俄羅斯只是在玩弄政治。”

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在克里姆林宮去年2月末全面入侵烏克蘭之前的幾個星期曾說,假如俄羅斯執意入侵,“就不會有北溪2號了。我們將終結這個項目。”俄羅斯一再抓住拜登的這番公開評論,把矛頭指向美國。

在2022年9月26日和29日之間,北溪1號和2號管道發生爆炸,造成四處地方洩露。北溪管道鋪設在波羅的海的海底,俄羅斯用其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管道受損事件發生在瑞典和丹麥海岸附近。兩國表示,9月26日至少發生了兩次海底爆破,損壞了北溪1號與北溪2號管道,造成半徑幾百米的天然氣“重大洩露”。

丹麥、瑞典和德國當局正在對北溪管道事件展開調查。初步報告發現,造成管道損壞的是“威力強大的爆炸”和“嚴重人為破壞”。

俄羅斯在其推出的決議草案中希望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成立一個獨立的國際調查委員會,以探查管道攻擊事件的所有層面,包括指認“犯罪肇事者、贊助者、組織者和同謀者。”

幾個安理會成員國表示,目前進行額外的調查並沒有益處,並敦促等待相關國家調查的結果。其他成員國建議為這些國家製定完成調查的最後期限。這些成員國說,調查不應是遙遙無期的。

幾個西方國家提到了俄羅斯對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的興趣。

“俄羅斯似乎關心起了平民基礎設施,在其過去一年來無情攻擊烏克蘭平民基礎設施的背景下,這很難讓人信以為真,”英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詹姆斯·卡里烏基(James Kariuki)說。“這種玩世不恭的侵略必須停止。”

女兒畫作引俄當局調查 單親爸恐吃兩年牢飯

俄羅斯一名單親爸爸被控「詆毀」俄軍後恐遭處兩年有期徒刑,他的委任律師今天表示,這名單親爸爸的女兒也可能因此被送進孤兒院。

法新社報導,自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1年前派兵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公開批評俄國攻打烏國就成了犯罪行為。

去年,俄羅斯當局對馬斯考列夫(Alexei Moskalyov)提起刑事訴訟,原因是他現年13歲的女兒瑪莉亞(Maria)在學校畫了一幅畫,一側畫有俄國國旗,另一側畫有烏克蘭國旗,而俄國國旗這邊有幾枚飛彈正朝烏克蘭國旗那邊的婦孺飛去。

學校校長因此聯繫警方。警方表示,他們在瑪莉亞54歲父親的社群媒體資料上,發現了批評俄羅斯攻擊烏克蘭的評論。

這對父女來自葉佛里摩夫(Yefremov),一個位在莫斯科(Moscow)以南300公里,人口約3萬7000的小鎮。

3月初時,有關當局將瑪莉亞安置在專收未成年人的「康復中心」,馬斯考列夫則在家中軟禁。

馬斯考列夫的律師畢連科(Vladimir Biliyenko)表示,檢方今天對馬斯考列夫求處2年徒刑。

畢連科表示,判決預料明天出爐,而馬斯考列夫很可能會入獄。

畢連科告訴法新社說:「女兒自然就會被送進孤兒院。」

馬斯考列夫堅稱自己是清白的。

此案引起俄羅斯全國上下的關注,還有人在網路發起請願活動,呼籲當局讓這對父女團圓。

就連率領俄國在烏東作戰的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Wagner),其負責人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也都支持瑪莉亞,並發聲批評地方當局。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397天:烏東阿夫迪夫卡遭俄軍轟炸淪末日電影場景 恐成巴赫姆特第2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20日烏東頓內茨克州市鎮阿夫迪夫卡遭俄軍砲轟。(路透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97天。

俄羅斯總統普京昨天表示,已跟鄰國白俄羅斯達成在白俄境內部署戰術核武的協議,但不會違反禁止核子擴散的相關協議。路透社整理出關於俄國核武的規模以及指揮權等細節。

分析:

俄軍陷烏克蘭泥沼想方設法擴充兵源瓦格納僱傭軍送囚犯上戰場以生命換自由

隨著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上陷入“持久戰”,俄烏雙方都在準備展開反攻,這也將導致更多部隊傷亡。克里姆林宮急需擴大兵源,以補充俄軍在過去一年多里的部隊損失。今年春季,俄羅斯全國開始新的徵兵運動,希望徵召到更多新兵加入在烏克蘭的俄軍作戰部隊。

據美聯社報導,俄羅斯徵兵廣告承諾現金獎賞和誘人福利。徵兵人員向符合徵兵條件的男子打電話催促。徵兵官員與大學和社會服務機構合作,希望吸引學生和無業者參軍。

俄羅斯去年9月展開一項不受歡迎的部分動員令行動,令全國陷入恐慌,因為多數65歲以下的男子都屬於預備役之列。數以千計的俄羅斯男子逃離,不願去向徵兵站報到。

報導說,克里姆林宮否認計劃進行另一次動員。但是在社會對另一次動員最終是否會發生產生的廣泛焦慮中,政府開始在大量出現的臨時徵兵中心,或通過徵兵官員的電話,“鼓勵”適齡男子自願當兵。

據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美國戰爭研究所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導,在第一次部分動員令證明不受歡迎後,俄羅斯當局試圖通過誘惑的方式進行徵兵,以避免公開宣布第二次正式軍事動員行動。

報導援引一位莫斯科男子的話說,他所在的國家資助的機構將所有適齡男性僱員的軍事登記卡收集起來,稱將為他們爭取延緩。但是這位男子說,這一舉動讓他心驚膽顫。他說,通常要延緩的話,一兩天后就會把他們的軍事登記卡發還給他們,但是已經過了一個多星期了,還沒有消息。這更令他不安。

俄羅斯媒體報導說,各地的男子都在收到來自徵兵官的召集令。多數情況下,當局要求這些男子更新他們的登記記錄。另外一些情況下,他們被命令接受軍事訓練。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上周說,發出召集令要求更新徵兵辦公室記錄,是慣常做法,是持續性的工作。

其他未經證實的媒體報導說,當局告訴地方政府去征召一定數量的志願兵。一些官員宣佈設立徵兵中心,目標是動員男性簽署合約,令他們作為職業軍人派赴前線。

在政府、官方機構和團體組織,包括圖書館和高中的網站上也出現徵兵廣告。其中一個地方政府的廣告承諾一次性發放約3800美元的入伍獎金,如果被派往烏克蘭,則每月可獲得高達2500美元的月薪,外加每天100美元的作戰獎金,以及與進攻部隊一起向前每推進一公里則獲650美元的獎賞。

這則廣告還稱,軍人將獲得稅收和貸款償付的優惠、子女大學入學的特殊待遇,如果受傷或陣亡則獲得慷慨的家庭補償以及可以領發更多獎賞的老兵地位。

另據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瓦格納僱傭軍的創辦人普里戈津週六稱,超過5000名前罪犯完成對烏克蘭作戰的合同後被赦免。

瓦格納僱傭軍最初僱用的是俄羅斯軍隊裡身經百戰的老兵。俄軍去年在戰場上受挫後,瓦格納僱傭軍在俄烏戰事中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報導說,身為普京親密盟友的普里戈任開始從監獄中招募了數以千計的人,在烏克蘭一些最危險的戰鬥中服役,以換取獲得自由的機會。

普里戈津表示,在被赦免的人當中,只有0.31%繼續犯罪,這個數字比標準指標少10至20倍。

2023年3月27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國防部:擊落闖莫斯科南郊烏克蘭無人機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俄羅斯空防單位今天阻止烏克蘭無人機對俄國城鎮的攻擊,但仍有3人受傷,住宅區受損。

路透社指出基輔當局暫未就此回應。之前關於烏克蘭一向否認他們的無人機進入俄國境內破壞民用設施。

俄羅斯國防部在聲明裡說,一架烏克蘭Tu-141 Strizh無人機襲擊莫斯科以南220公里杜拉(Tula)地區的基列耶夫斯克(Kireyevsk)鎮。

俄國國防部聲明稱:「一個Polye-21電戰單元對烏克蘭無人機採取反制,讓無人機導航系統失去作用。無人機失去方向指令後,墜落在杜拉地區的基列耶夫斯克附近。」

塔斯社(Tass)引述當地官員指出,過程中有3人受傷,但傷勢不重,另有5間私人住宅受損。

當地緊急事故應對單位的發言人告訴塔斯社,爆炸發生在當地時間下午3時20分左右,在基列耶夫斯克鎮中心造成一個大坑。

社群媒體影片與照片顯示,一間屋頂與牆壁嚴重受損的建物旁有一個泥坑,窗戶碎片四散附近區域。路透社稱他們無法第一時間查核這些圖像。

俄羅斯此前曾報導有無人機深入境內襲擊城鎮,其中一些城鎮距烏克蘭邊界數百公里之遠。

烏克蘭一架無人機去年12月26日在飛越俄羅斯領空數百公里後,在薩拉托夫(Saratov)附近的重要戰略轟炸機基地被擊落,導致3名俄羅斯空軍人員殉職。

烏東阿夫迪夫卡遭俄軍轟炸淪末日電影場景 恐成巴赫姆特第2

烏克蘭地方官員今天表示,俄羅斯正在加強轟炸烏東頓內茨克州市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導致這個前線城市大半停擺,猶如「末日電影般的地方」。

路透社報導,官員指出,位於巴赫姆特(Bakhmut)西南約90公里的阿夫迪夫卡目前僅剩下約2000名平民。戰前這裡人口超過3萬。

阿夫迪夫卡軍事行政首長巴拉巴希(Vitaliy Barabash)在Telegram上說:「很遺憾,阿夫迪夫卡越來越像後末日電影裡的地方。」

巴拉巴希表示,撤離目前仍留在當地的公營事業員工作業已經展開,手機很快就會收不到訊號,「因為市內還有俄羅斯占領者的線民」。

隨著俄羅斯軍隊最近從兩側包夾阿夫迪夫卡,長達數月的激戰已讓這座城市淪為廢墟,烏克蘭軍方上週警告,這座城市可能成為「第2個巴赫姆特」。

阿夫迪夫卡距離2014年以來一直處於莫斯科控制下的頓內茨克(Donetsk)北郊僅10公里。

俄羅斯今天砲轟阿夫迪夫卡2棟高樓。烏克蘭軍方表示,阿夫迪夫卡昨天遭到多次空襲,有一人受傷。

烏克蘭籲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對抗俄羅斯核訛詐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後,烏克蘭今天表示,正在尋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緊急會議,以對抗俄羅斯的「核訛詐」(nuclear blackmail)。

普京(Vladimir Putin)表示,在白俄部署戰術核武的舉措與美國做法類似,美國將此類武器存放在比利時、德國、義大利、荷蘭和土耳其的基地,西方盟友則稱蒲亭這類說法是「誤導」。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今天表示,若白俄讓俄羅斯在其境內部署核武,歐盟已準備好對白俄祭出制裁。

自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各界對發生核戰的疑慮升高;專家認為,莫斯科很可能以稱為「戰術」核武的小型戰場武器進行攻擊,而不是強有力的長程「戰略」核武。

烏克蘭外交部表示:「烏克蘭希望採取有效行動,以對抗克里姆林宮對英國、中國、美國和法國的核訛詐。」

「我們要求聯合國安理會立即為此召開特別會議。」

國際反應:

普京:俄羅斯沒有和中國建立軍事聯盟

在普京與來訪的習近平舉行峰會數天后,普京在星期日(3月26日)播出的評論中表示,俄羅斯與中國沒有建立軍事聯盟,兩國軍方的合作是“透明”的。

在俄羅斯深陷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並試圖在戰場取得進展之際,中共領導人習近平3月20起訪問莫斯科,為陷入孤立並遭國際刑事法庭通緝的普京提供外交支持。兩人強調牢固的友誼,並承諾進一步加強關係,包括在軍事領域。

路透社報導說,不過,普京周日在官方電視台上說:“我們沒有同中國創立任何軍事聯盟。對,我們在軍事技術交流上有合作。我們沒有隱藏這一點。所有事是透明的,沒有任何秘密。”

普京在2022年2月24日下令入侵烏克蘭之前的幾個星期,借參加北京冬奧會之機訪問北京,與習近平達成“上不封頂”的伙伴合作關係的協議。

北京一直不願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並拒絕參與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同時,北京大幅度增加從俄羅斯購買商品,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氣,為俄羅斯經濟輸血和提供支撐。

北京在習近平訪問俄羅斯前還提出所謂的烏克蘭和平計劃,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認為北京的和談建議是為普京爭取時間,重振旗鼓繼續入侵烏克蘭的一個陰謀。

華盛頓最近多次警告說,擔心北京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性武器。北京予以否認。

路透社表示,普京在官方電視上反駁有關莫斯科在能源和金融等領域與北京加強關係表明俄羅斯越來越依賴中國的說法,稱這些是嫉妒的人的看法。

普京周日在否認俄羅斯與北京在創立一個軍事聯盟的同時,反指西方強國在建立一個像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那樣的新的軸心。

普京點名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韓國在排隊等待加入“全球北約”,並提及英國和日本今年早些時候簽署的一個防衛協議。

北約組織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今年訪問了日本和韓國,強調北約與印太地區夥伴密切合作的重要性。他還談及西方國家與中國不斷升級的緊張關係,敦促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軍事支持。

普京曾辯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是對具有敵意的咄咄逼人的西方的防衛性反擊,並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侵略戰爭與二戰期間抗擊納粹德國相提並論。

烏克蘭及其西方盟友都斥責普京的類似比較是荒謬的,批評莫斯科謀求吞併烏克蘭領土,並摧毀烏克蘭作為一個獨立國家運作的能力。

烏克蘭堅稱在俄羅斯全部從烏克蘭領土上撤離前不會有和談。俄羅斯則稱烏克蘭必須接受失去大片領土的事實。莫斯科宣稱已將這些烏克蘭領土吞併。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396天:札波羅熱核電廠情況仍不穩 IAEA署長將二度造訪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澤連斯基視訪烏東前線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6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96天。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表示,烏軍已經成功抵禦俄羅斯軍隊的攻勢並穩住了巴赫穆特周圍戰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否認現階段與普京對話可能,呼籲歐美加快軍援。

♦西方汽車製造商的撤離縮小了俄羅斯消費者的選擇範圍,中國汽車成為市場主流,這使得很多俄羅斯人不得不克服不願接受中國品牌和承受更高價格的心理。分析機構 Autostat 和咨詢公司 PPK 的數據顯示,哈弗(Haval)、奇瑞(Chery)和吉利(Geely)等中國品牌目前佔俄羅斯新車銷量的接近40%,高於 1 月份(不足10%)。在2022 年 2 月,雷諾、日產和梅賽德斯等公司退出俄羅斯。

分析:

普京為什麼對基輔可能獲得貧鈾彈大動肝火?

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將在位於歐洲大門的白俄羅斯國土上部署“戰術核武器”,其動機是英國近日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貧鈾彈。但是,貧鈾彈並不被認為是核武器。

克里姆林宮周六威脅稱,如果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貧鈾彈,俄羅斯也將動用貧鈾彈以牙還牙。普京威脅:“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有數十萬枚這樣的炮彈,我們還沒用過它們 !”

貧鈾彈是一種威力巨大的穿甲彈,但由於貧化鈾具有化學毒性,有可能對平民和軍人造成毒害,爭議一直很大。

貧化鈾是濃縮鈾過程出現的副產品,比天然鈾的放射性減少了60%。鈾是一種密度極高的金屬:它的密度是鉛的1.7倍。它是如此堅硬,以至於在擊中目標時不會變形。因此,貧化鈾被用於穿甲彈和炸彈,使其更具穿透力。

貧鈾彈的功能跟普通穿甲彈類似,但因利用貧鈾合金的高硬度、高比重和高熔點依靠動能來穿透目標,對坦克等裝甲目標威脅極大。

白宮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周三說:貧鈾彈“這是一種常見的彈藥,特別用於穿透裝甲,”他保證這些炮彈 “不具有放射性”,“甚至距離核武器範疇還很遠”。

因此,在戰場上使用貧鈾彈並未被國際法禁止。

曾在何處使用過?

許多國家的軍隊都擁有這一穿甲彈,尤其美國和俄羅斯軍隊。

在1991年和2003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中,以及199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戰爭中,貧鈾彈都曾被廣泛使用。

美國國防部曾公開承認,2015年在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中,曾兩次動用貧鈾彈。

英國日前宣布將向烏克蘭交付貧鈾彈後遭到莫斯科抨擊,俄方稱英國這樣做將使衝突“嚴重惡化”。

有什麼的環境和健康危險?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貧化鈾是一種“化學和放射性污染的重金屬。”

穿甲彈擊中目標後爆發出金屬碎片以及鈾塵。加拿大核安全委員會表示:就健康而言,“主要風險不是放射性,而是化學毒性。攝入或吸入大量的東西會損害腎功能”。“如果一個人長期吸入大量的小顆粒,主要的健康問題將是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貧鈾彈被指是導致海灣戰爭老兵健康問題以及伊拉克費盧傑市大量癌症和出生缺陷的可能原因之一,然而直到目前還沒有得到科學的證明。

許多研究得出結論說,沒有證據表明貧鈾是有害的,但這些結論仍有爭議。

聯合國裁軍事務辦公室指出,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參與的研究,“在貧鈾彈撞擊後釋放的小顆粒形式對環境造成局部污染的情況下,對人和環境的輻射風險並不顯著”。

不過,上述機構得出的結論是,“當發現貧鈾彈的碎片或這種類型的完整彈藥時,直接接觸這些物體的人可能會受到輻射的影響”。

中國如何從西方對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制裁中獲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3月20日)抵達俄羅斯,這是他第三次擔任國家主席後的首次出訪。

這次訪問發生在俄羅斯在烏克蘭發起所謂的「特別軍事行動」一周年之後。這場戰爭引發歐盟對購買俄羅斯海運原油和煤炭的制裁,以及七國集團12月就俄羅斯原油達成的價格上限。

歐盟還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改變了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格局。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尚未同意任何上述任何措施。由於莫斯科面臨不再向歐盟出售過剩產品的壓力,中國通過購買更便宜的俄羅斯石油和煤炭節省了數十億美元,並通過交易過剩供應獲得了更多利益。

習近平曾表示,中國希望與俄羅斯建立更緊密的能源夥伴關係,以維護國際能源安全和供應鏈。

以下是中國迄今從戰時交易中獲利的詳情。

由於經濟放緩,中國去年的整體進口下滑了 0.9%。然而,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同比增長 8%,達到 8625 萬噸(每天 170 萬桶)。

這使俄羅斯在中國石油市場的份額從前一年的 15% 上升到 17%,儘管它仍然位於供應 8750 萬噸原油的沙烏地阿拉伯之後。

它還帶來了大筆節省。根據路透社的計算,基於 ESPO 和烏拉爾原油每桶 10 美元的折扣,中國煉油廠在 2022 年 4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間節省了約 55 億美元。

東部省份山東省的獨立煉油廠是最大的受益者。貿易商表示,國營煉油廠也從油價下跌中獲利,而其他煉油廠則從桶裝交易中獲利。

根據 Vortexa 和 Kpler 的數據,中國 3 月份從俄羅斯的海運原油進口量將創下約 140 萬桶/日的歷史新高。

煤炭

中國還增加了從俄羅斯的煤炭進口,儘管由於國內生產增加,中國減少了燃料的整體進口。

海關數據顯示,2022 年俄羅斯煤炭運抵量同比增長 20% ,達到 6806 萬噸,煉焦煤進口量翻了一番,達到 2100 萬噸,原因是中國購買了折扣煤炭,而歐洲避開了俄羅斯貨物並於 8 月 11 日禁止進口 .

如果沒有俄羅斯鐵路運力的瓶頸阻礙了煤炭向東運輸,進口量可能會更高。

2022 年,俄羅斯焦煤的平均進口價格約為每噸 217.33 美元。相比之下,澳洲優質焦煤的離岸價 (FOB) 平均為每噸 364.66 美元。

液化天然氣

就液化天然氣而言,2022 年中國從俄羅斯的進口量同比飆升 40% 以上,達到 650 萬噸。隨著中國向韓國、日本和法國等主要進口國再出口液化天然氣,其出口量也有所增加。

儘管由於嚴格的防疫封鎖措施減緩了經濟活動並抑制了需求,中國去年整體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下降了 19.5% ,降至 6340 萬噸。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每進口一噸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平均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花費不到20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亞洲現貨液化天然氣平均價格為每百萬英熱單位38.80美元。

從俄羅斯進口的電力,主要是通過連接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的跨境輸電線路,在2017-2020年期間保持穩定,約為30億千瓦時(kWh)。

2021年,由於中國遭遇大範圍的電力短缺,進口量增長到38億千瓦時,2022年繼續增長23%,達到47億千瓦時。

電力

從俄羅斯進口的電力,主要是通過連接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的跨境輸電線路,在2017-2020年期間保持穩定,約為30億千瓦時(kWh)。

2021年,由於中國遭遇大範圍的電力短缺,進口量增長到38億千瓦時,2022年繼續增長23%,達到47億千瓦時。

2023年3月26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札波羅熱核電廠情況仍不穩 IAEA署長將二度造訪

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葛羅西(Rafael Grossi)今天宣布,他將於下週前往烏克蘭造訪遭俄羅斯掌控的札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評估當地嚴峻情況。

綜合法新和路透社報導,烏克蘭札波羅熱核電廠是歐洲最大核電廠,有6座反應爐,1年前遭俄羅斯占領後持續成為砲轟目標。葛羅西不斷敦促在核電廠四周建立安全區。

此行將會是葛羅西繼去年9月之後的第2次造訪。他前一次出訪時建立一個常設性IAEA專家團隊駐守電廠,他這一次造訪也將會有一個全新的團隊陪同。

國際原子能總署表示,2月的輪值進度拖延了近1個月,對「專家團隊面臨的極度挑戰性環境」發表譴責之意。

這座核電廠於俄國全面侵烏早期便落入俄國手中,至今依舊距離前線不遠。俄烏兩國互控對方發動砲轟。

葛羅西在聲明中說:「儘管我們如今已在當地部署7個月,札波羅熱核電廠的情況依舊不穩定。」他表示,他希望「第一手評估該廠嚴峻的核安全以及維安情況」。

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前,札波羅熱核電廠提供烏克蘭全國約20%電力,但自6座反應爐去年9月全面停止運作以來便沒再生產任何的電力。

國際反應:

中國挺俄陰影籠罩歐盟峰會

歐盟的領袖們近日將接踵前往中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首當其衝,法國總統馬克龍隨後,且有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陪同,歐盟外交一號人物博雷利也表示很快動身,早已得到北京邀請的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也將擇日前往。

那麼,歐盟的領袖們前往北京最明確的意圖是什麼呢?與三年清零終於解禁的北京強化經濟聯繫,還是體現博雷利所說的“歐美中三角互動”,或者是爭取北京站在“正確的一邊”,不要武裝俄羅斯?

從剛剛閉幕的為期兩日的歐盟峰會或可窺一斑。歐盟成員國元首和政府總理出席的這次峰會有自己的主題,從議程看與中國無關。但是,根據法國『世界報』報道,“在布魯塞爾,中國壟斷了歐盟27國之間的討論。”歐盟的議題包括烏克蘭戰爭,工業 ,能源,貿易,但是每一個議題都籠罩着中國的陰影。

中國話題“強加於”歐盟峰會不出意外,峰會召開兩天之前,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大張旗鼓隆重款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被西方孤立的普京顯然要做給世界看,“中國老朋友來了!”習近平第三次擔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選擇俄羅斯,大約也是為了給他“最好的朋友”壯膽打氣。

中方的媒體事先放風,兩人會晤時將討論“中國方面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這給歐盟方面帶來一點希望,歐盟方面還注意到,習近平訪俄是在中方促成沙特阿拉伯與伊朗達成恢復外交關係一周後進行的。

遭俄羅斯軍隊蹂躪的烏克蘭大地在燃燒,歐盟至少希望,習近平利用其對普京可能的影響力說服普京放棄戰爭,選擇和平。從事後雙方發表的聲明看,普習會眼中的“烏克蘭衝突”被放在次要位置,沒有多少有價值的建議。

歐盟峰會對中國的外交行動有理由懷疑,對拉脫維亞總理卡林斯來說,習近平和普京在莫斯科的會晤應該是讓 “歐洲睜開眼睛的一種方式。許多人認為中國將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調停。中國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公開地支持俄羅斯。這對歐洲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其他幾位國家領導人也有這種受挫感,比利時首相德克羅周四晚上對媒體說: “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中國對俄羅斯有影響力,我們本來希望它能利用它來提出尊重烏克蘭領土完整的問題”。

種種議題都離不開中國:陷入持久戰的烏克蘭戰爭;歐洲舊大陸與華盛頓迅速靠近;中俄“合作無上限?”全球綠色技術競爭等等。但是,中國在莫斯科的表現再次讓歐洲的領袖們失望。本來在這次峰會上,測試過與北京舉行“特別峰會”的可行性,但遭到否定。至於歐中峰會,歐盟理事會等待北京提出日期,前半年?一切都沒有決定。

歐盟與中國的關係自2019年以來一直遵循一個“三聯體”原則:北京被視為貿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全球問題上的合作夥伴,被視為技術和經濟上的競爭對手,被視為具有自己的價值模式的與歐洲民主模式完全不同的系統性對手。2022年10月,歐盟27個成員國雖然重申了這一立場,但更突出了系統性對手的特徵。

德國總理朔爾茨周四強調,這一“三聯體”關係“是有效的且應繼續遵循”。朔爾茨沒有談及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承擔這一責任的是3月28日訪問北京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

桑切斯是利用中西兩國恢復外交關係50周年的機會訪中的,他周四在布魯塞爾對媒體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可以使他“第一手了解習近平對烏克蘭和平的立場,並告訴習,當和平到來時,將由烏克蘭人自己提出開啟和平的條件”

不到一個星期後,即4月4日,馬克龍將訪問中國首都。法國總統說:“應該使得中國站在我們這邊,對俄羅斯施加壓力”。馬克龍不準備“單幹”。他提議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陪同他前往北京,以 “帶去一個歐洲的聲音”。

歐盟的領袖們能夠從北京得到什麼嗎?

俄羅斯達成協議,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

俄羅斯總統普京星期六說,俄羅斯已經與鄰國白俄羅斯達成協議,在白俄羅斯境內部署戰術核武器,但不會違反核不擴散協議。

普京對國家電視台說,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早就提出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的議題。

普京說,“這也沒有任何不尋常之處,首先,美國幾十年來一直這樣做。他們早就在他們盟友國家的領土上部署了他們的戰術核武器。”

普京說,“我們同意我們會做同樣的事情,我強調,在不違反我們的義務,不違反我們對核武器不擴散的國際義務的情況下。”

普京說,俄羅斯在7月1日前將在白俄羅斯建成一個戰術核武器的存儲設施。他並表示,莫斯科不會向白俄羅斯真正轉移這些核武器的控制。

普京說,俄羅斯已經在白俄羅斯部署了10架能夠攜帶戰術核武器的飛機。他並說,莫斯科已經向白俄羅斯轉交了幾枚能夠用來發射核武器的“伊斯坎德爾”(Iskander)戰術導彈系統。
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立陶宛和拉托維亞接壤。

分类
一路风情 专题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入侵烏395天:烏克蘭稱穩住巴赫姆特戰局 北歐擬建聯合防空系統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週年后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3月25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395天。

烏克蘭當局表示,烏軍正成功穩住巴赫姆特市周圍戰局。另一方面,瑞典、挪威、芬蘭與丹麥希望建立統一的北歐防空系統,以應對來自俄國的威脅。

分析:

俄烏戰爭一年多來,烏克蘭國際軍團中志願軍魚龍混雜

在硝煙瀰漫的烏克蘭戰場上,人們常常聽說俄羅斯在戰況激烈時投入戰鬥的瓦格納(Wagner)僱傭兵集團。但是其實在烏克蘭這一邊,也有一支魚龍混雜的“國際軍團”,其中就不乏自發從美國前往烏克蘭參戰的“志願軍”。

紐約時報星期六(3月25日)發表的一篇長篇調查報導顯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數以千計的美國人自願前往烏克蘭參戰,協助烏克蘭軍民抵禦俄羅斯侵略者。這些人號稱擁有軍事背景、金錢或武器供應。而這些志願軍家鄉的媒體讚揚他們的勇氣和擔當,向他們提供的捐款甚至高達幾百萬美元。

俄烏戰爭持續一年多之後的今天,許多這些自發從軍的志願軍卻在進行內鬥,所作所為恰恰傷害到烏克蘭反侵略戰爭的努力。有些人揮霍浪費了捐助人的錢財,有愧于外界對他們勇氣和正義的讚譽;另一些人則打著慈善的幌子,試圖從戰爭中謀取私利。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弗吉尼亞州一位退役的海軍陸戰隊中校正因為可能非法出口軍事技術而遭到聯邦政府的調查;一位退役陸軍士兵抵達烏克蘭之後,目的竟然是為了叛國投誠俄羅斯;一位來自康乃狄克州的男子編造其服役的歷史,在社媒上直播戰場上的戰況,包括他自己的確切位置,並吹噓他如何可以輕鬆獲取各種美國武器;還有一位美國建築工人計劃使用假冒的護照將巴基斯坦和伊朗人偷渡進入烏克蘭。

紐約時報報導說,更離譜的是一家較大的志願組織因為權力鬥爭而發生了內訌,其中涉及的一名男子不僅妄稱他曾服役於美國海軍陸戰隊,而且吹噓他是長角牛排館(LongHorn Steakhouse)的助理經理。這一爭執一年前還上了澳大利亞的電視真人秀節目。

紐約時報認為,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居然都可以在烏克蘭防衛作戰中找到各自的位置,主要與美國政府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留有一手有關:拜登政府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金錢,但是拒絕向基輔提供專業的軍人。這就意味著那些在美軍參與的戰爭中根本無法接近戰場的人居然就有機會毫無顧忌地接觸和使用各種美國援助的武器和軍事裝備。

紐約時報報導說,那些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立即自願前往烏克蘭參戰的志願者中,很多人都表現得無私無畏,有些還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外國志願者曾在烏克蘭戰場上救助平民和傷員,並且與烏克蘭部隊肩並肩,英勇頑強地抵禦和攻擊俄羅斯侵略軍。還有一些志願者發動募捐行動,為烏克蘭籌措關鍵而又緊缺的物資。

但是在這場已經歷時一年多的戰爭中,這種各自為戰的策略根本無法區分哪些是訓練有素的志願軍,而哪些又是毫無作戰技巧又不懂紀律、對反侵略戰爭毫無助益的人。

紐約時報記者查閱了志願者或志願軍內部100多份文件並採訪了30多位志願者、戰士、募捐者、捐助者、以及美國和烏克蘭的官員。有些人因為事涉敏感而不願具名。

這些研究和採訪發現,自從俄烏戰爭爆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呼籲國際協助以來,一系列的欺騙、錯誤和爭吵嚴重影響和阻礙了烏克蘭徵集國際軍團志願軍的努力。

“烏克蘭的每一位朋友如果想加入烏克蘭捍衛國土,請過來吧,”澤連斯基當時說。“我們將給你們武器。”

好幾千人響應了澤連斯基的號召。一些人加入了烏克蘭為外籍志願者組建的國際軍團。另一些人則參與支援或募款活動。由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也遭到襲擊,烏克蘭政府根本無法對新抵達的外國志願者進行甄別。因此過去有不良紀錄或偽造服役歷史的人也順利加入並固執地留在國際軍團或其他志願軍組織。

烏克蘭軍方在被問及這些問題時不願談論具體的人與事,但是清楚表明烏方保持高度警惕,因為俄羅斯特工經常性地試圖滲透志願軍組織。

“我們調查這些案子,並將涉案者送交執法部門,”烏克蘭軍事情報界的代表安德里·切爾尼亞克(Andriy Cherniak)對紐約時報說。

2023年3月25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烏最長戰役 烏克蘭:成功穩住巴赫姆特戰局

烏克蘭當局表示,烏軍正成功穩住巴赫姆特市(Bakhmut)周圍戰局。烏東城市巴赫姆特之戰是自俄羅斯入侵以來兩軍交戰時間最長戰役,該市已被戰火摧毀。

法新社報導,巴赫姆特據估計曾經約有7萬人口,但在歷經俄烏兩軍數月以來的激烈戰鬥後,當地幾乎已經沒有平民。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y Zaluzhny)在與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Tony Radakin)通話後於指出,前線局勢在「巴赫姆特方面最為難困」。

扎盧茲尼在臉書上表示:「由於國防部隊的巨大努力,我們正成功穩定當地情勢。」

根據英國國防部最新情報更新,俄國對巴赫姆特的進攻「大致上已經停滯」。

●面對俄羅斯威脅 北歐擬建立聯合防空系統

瑞典、挪威、芬蘭與丹麥的空軍指揮官表示已簽署意向書,希望建立統一的北歐防空系統,以應對來自俄羅斯日益成長的威脅。

根據4個國家軍方聲明,這項防空計畫目的是希望能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現行已知方式下聯合運作。

丹麥空軍指揮官達姆少將(Jan Dam)向路透社表示,去年2月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引發北歐整合空軍武力的行動。

達姆表示,「我們的聯合機隊可與一個歐洲大國相提並論。」

●澤倫斯基否認與普京對話可能 籲歐美速援彈藥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說,現階段沒有可跟俄羅斯進行和平談判的條件;他也坦承烏東前線戰況不佳,呼籲歐美國家盡速增援彈藥。

讀賣記者利用澤倫斯基視察完烏南主要城市赫松(Kherson)後,在返回首都基輔的總統專用火車內進行約一小時的訪談。

有關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對話的可能,澤倫斯基說,現階段完全沒有可進行和平談判的條件,「首先俄羅斯必須離開烏克蘭的領土」,也「無法信賴」普京的停戰。

澤倫斯基也談到烏東前線戰況不佳,「因為缺乏彈藥」,希望歐美國家能加速提供烏克蘭彈藥及戰車。

●俄前總統:莫斯科想在烏克蘭境內建非軍事緩衝區

俄羅斯前總統麥維德夫(Dmitry Medvedev)表示,俄國想在烏克蘭境內已併吞的地區周圍建立非軍事緩衝區,並表示如果無法建立此類緩衝區,可能有必要在烏克蘭深入推進。

麥維德夫是普京的盟友,扮演普京在輿論方面的最鷹派官員。他表示,俄國需要在其宣稱擁有主權的地區周圍建立非軍事化走廊。而烏克蘭表示,永遠不會接受俄國對這些地區的控制。

身為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Security Council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副主席的麥維德夫接受俄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需要實現為了保護自身領土而設定的所有目標,即俄羅斯聯邦領土。」

麥維德夫表示,我們需要「驅逐所有廣義上的當地外國人,建立一個不允許部署任何射程70至100公里中短程武器的緩衝區,使其非軍事化」。

他說,如果無法建立這樣的區域,俄國將不得不進一步向烏克蘭推進,拿下首都基輔,甚至是烏克蘭西部城市利維夫(Lviv)。

●烏稱俄攻巴赫姆特火力減弱 但猛轟頓巴斯南北前線

烏克蘭軍方表示,儘管俄羅斯在巴赫姆特附近的攻擊力道減弱,但俄軍24日攻打烏東頓巴斯地區(Donbas)北部與南部的前線地帶。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的軍事報告稱,從利曼(Lyman)到庫皮揚斯克(Kupiansk)劃出路線沿途,以及在較南方的頓內茨克市(Donetsk)郊外市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都發生了激烈戰鬥。頓內茨克市目前由俄羅斯占領。

●俄烏兩軍草率處決戰俘 聯合國表關切

聯合國表示,他們對俄羅斯與烏克蘭部隊都出現在戰場上草率處決戰犯一事「深感關切」。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近日指控俄軍殺害一名烏軍俘虜,有畫面顯示他在大喊「榮光歸烏克蘭」後遭槍斃。

聯合國烏克蘭人權監測團(UN Human Rights Monitoring Mission in Ukraine)團長包格納(Matilda Bogner)在基輔舉行記者會指出,她的組織最近記錄到俄烏雙方都有殺害戰俘情事。

包格納說:「我們對於烏克蘭武裝部隊草率處決多達25名俄國的戰俘及失去作戰能力人員深表關切。」

國際反應:

英國:俄羅斯可能進行“更加防禦性的作戰設計”

英國國防部星期六在每日情報更新中說,俄羅斯正對烏克蘭戰爭進行“更加防禦性的作戰設計,之前試圖在2023年1月以後發動一次總攻的結果並不確定。”

烏克蘭軍隊沒有從巴赫穆特撤退,而是堅守。一些西方軍事專家說,這個戰術可能有風險,因為烏克蘭需要保存力量進行反攻。

但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在巴赫穆特的攻勢“因俄羅斯軍隊的極端消耗而基本停滯。”

與此同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表示,有大約1萬烏克蘭平民正在巴赫穆特和周邊定居點中苦苦堅持。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奧馬爾· 汗(Umar Khan)從烏克蘭第聶伯羅通過視頻說,“他們生活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在猛烈的砲擊中幾乎整天呆在(地下)避難所裡。”

聯合國在最新的戰爭人權侵犯報告中證實,有數千烏克蘭平民在俄羅斯佔領區死亡、失踪、遭受酷刑和強姦。

美國兩黨參議員星期五敦促拜登政府分享可以協助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提起戰爭犯罪指控的信息。

俄羅斯軍隊星期五對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前線的北部和南部地區發動了導彈攻擊,造成至少10名平民死亡,20人受傷。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晚間視頻講話中就此表示,“敵人必須知道,烏克蘭不會原諒對我們人民的侵犯,不會忘記這些死傷。所有俄羅斯恐怖分子都會被擊敗。”

基輔官員說,俄羅斯在攻擊中使用了S-300型防空導彈。頓涅茨克州州長基里連科(Pavlo Kyrylenko)說,俄羅斯打擊了無家可歸人員的登記中心。

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納特(Yurii Ihnat)說,俄羅斯軍隊還使用了空中發射導彈、帶炸藥的無人機和滑翔炸彈來攻擊幾個地區。

烏克蘭軍隊計劃發動春季反攻,把俄羅斯軍隊趕出佔領地區。

俄羅斯前總統、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說,俄羅斯軍隊準備擊退一次反攻。他並表示,烏克蘭奪取俄羅斯2014年非法吞併的克里米亞的任何嘗試可能觸發莫斯科的核反應。

梅德韋傑夫並透露,克里姆林宮希望在俄羅斯佔領地區周圍建立一條最長100公里的“衛生警戒線”,防範短程和中程武器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