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21天:烏克蘭軍方下令撤離塞維羅多涅茨克 戰鬥未停

烏克蘭米科拉夫Nika-Tera穀物碼頭遭俄羅斯軍隊炸毀。 2022年6月12日照片 © REUTERS – EDGAR SU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4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1天。在歐盟認可基輔的入盟申請後的第二天,烏克蘭軍隊已經命令他們的部隊撤出塞維羅多涅茨克市,這個東部的戰略要塞已經被俄羅斯軍隊無情炮轟了數個星期。

俄烏戰爭:中國天然氣採購“棄美投俄”

俄烏戰爭正以種種形式重塑全球能源流動,美國增加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俄羅斯則更加依賴於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月至4月期間,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同比大降了95%。而與此同時,中國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的購買量增加了50%。

據華爾街日報署名Brian Spegele / Sha Hua今天報道稱,俄烏戰爭打斷中美能源貿易,中國天然氣採購“棄美投俄”。

去年的這個時候,中國正緊鑼密鼓地從美國購買儘可能多的天然氣。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幾乎停止了購買美國天然氣,轉而增加來自俄羅斯的採購量。

儘管美中關係摩擦不斷,然而直到最近,能源貿易一直都是雙方關係不斷加深的領域。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與中國達成的貿易協議中,大規模能源銷售是重頭戲。對於中國政府來說,液化天然氣進口提供了一個具體事例,可以顯示出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如何幫助美國創造就業機會。

但俄烏戰爭已令上述美中能源貿易陷入停頓。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洲的響應是承諾將削減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進口。隨着歐洲國家爭相尋找其他進口來源以填補俄氣缺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成為屈指可數的替代選擇之一,導致天然氣價格飆升至歷史最高點。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放緩,抑制了能源需求,這是中國對美國液化天然氣需求減少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則是中國可以從俄羅斯獲得更便宜的天然氣,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的幾周內,中國買家以低於市場價的水平大肆採購俄羅斯液化天然氣。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月至4月期間,中國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同比大降了95%,而與此同時,中國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的購買量增加了50%。5月份的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需求溫和回升,但仍遠遠低於上年同期的水平。

這些變化並不僅限於天然氣市場。中國5月份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同比激增55%,俄羅斯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由於一些國家因俄烏戰爭而削減了俄能源進口,俄羅斯一直在大幅折價銷售石油。

據華爾街日報說,俄烏戰爭正以種種形式重塑全球能源流動,其中最重要的或許是,這場戰爭迫使俄羅斯在被西方日益孤立的情況下,更多地依賴中國提供經濟支持。

烏克蘭軍方下令撤離塞維羅多涅茨克 戰鬥未停

俄軍深入烏東頓巴斯地區,烏克蘭軍隊需要撤退,避免遭到俄軍包圍。(法新社)

據法新社今天報道稱,烏克蘭軍隊在烏克蘭東部城市塞維羅多涅茨克後撤。據塞維羅涅茨克所在的盧甘斯克州州長今天上午在電報群Telegram上說,”烏克蘭武裝部隊被迫從塞維羅涅茨克撤出。烏克蘭部隊已經下達撤退命令。

據他解釋說:“留在幾個月來不斷遭到炮擊的陣地上已經沒有意義了。在持續不斷的炮擊中,這座城市幾乎完全變成了廢墟。”

州長指控,“所有基本的基礎設施都已被摧毀。90%的城市建築被破壞,80%的民居房屋被炸爛。”

被俄羅斯軍隊轟炸了數周的塞維羅涅茨克是俄羅斯軍隊征服整個烏克蘭東部頓巴斯計畫的關鍵一步,頓巴斯是烏克蘭東部的一個工業盆地,但自2014年以來已經部分被親俄分離主義分子佔領。

俄羅斯軍隊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自3月下旬從基輔附近撤軍,此後一直將軍事攻擊集中在東部和南部地區。

雖然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仍預測將 “穩操勝券 “地戰勝俄羅斯軍隊,但當地州長在周四晚上就暗示將從塞維羅涅茨克撤軍。州長稱,”在不間斷的炮擊下,我們遭受了太多的人員死傷,應有必要撤退。”

該州長每天提供頓巴斯軍事戰況最新情況。他說,”在塞維羅多涅茨克的工業區Azot,仍有568名平民在當地避難所,這是該市唯一仍在烏克蘭手中的地區。

親俄分離主義分子的一名代表安德烈-馬羅奇科今天在電報群Telegram上說,赫爾斯克-佐洛特地區的所有村莊都在俄羅斯或親俄派的控制之下,該地區位於塞維羅涅茨克的姐妹城市利西昌斯克以南幾公里處,就在頓涅茨河對面。一段視頻顯示,一名身穿軍裝的男子用一面印有錘子和鐮刀的紅旗取代了佐洛特市政廳上帶有佐洛特紋章的烏克蘭國旗。

頓巴斯的另一個省份頓涅茨克的省長帕夫洛-基里連科(Pavlo Kyrylenko)周四告訴法新社,在他管理的地區,”沒有一個城鎮 “的居民是 “安全的”,因為那裡的戰鬥太激烈了,這表明了烏克蘭在戰區遭遇管理控制困難。

不過,最近幾周,烏克蘭軍隊在該地區再次發動攻勢,試圖奪回入侵開始時輸給俄羅斯人的領土。

俄羅斯還連續幾天加強了對大城市哈爾科夫(北部)的攻勢。法新社在現場的一個採訪小組在夜間聽到了市中心的巨大爆炸聲,並在早上發現哈爾科夫理工學院被數枚導彈擊中。蘇聯式建築大樓的所有窗戶都被炸爆了,一個巨大的鋼筋混凝土造的體育館也被摧毀。

據當地消息說:”俄羅斯軍隊認為那裡可能有一些軍事設施,但事實並非如此。

法新社沒有看到記者可以進入的大樓內有任何軍事裝備。在大學的大廳里,兩個裝有活魚的水族箱在廢墟中倖免被炸到。

自家浴室爆頭倒臥血泊 保管普京機密核公事包副官遭槍殺!

齊明先前被拍到手拿著普廷的核按鈕公事包。(圖翻攝自推特)

俄羅斯總統普(Vladimir Putin)自下令入侵烏克蘭後,有關內部不滿聲浪高漲、計畫推翻普廷,甚至執行暗殺計畫等傳聞四起。而近日俄國就傳出,一名曾負責保管普廷核按鈕公事包(Nuclear briefcase)的副官遭槍殺,引發外界熱議。

綜合外媒報導,53歲的齊明(Vadim Zimin)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的退休上校,自前總統葉爾辛(Boris Yeltsin)執政開始就在克里姆林宮擔任領導人身邊的副官(aide-de-camp),負責保護核按鈕公事包,據信是讓領導人即便遠離指揮中心也能授權發動核攻擊的機密手提箱。

今年4月,普出席極端民族主義政黨「俄羅斯自由民主黨」(LDPR)黨魁吉里諾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的葬禮時,就被拍到身邊的齊明拿著核按鈕公事包,由於俄方不斷放話升級核威脅,普廷同框核按鈕公事包的畫面也被外界解讀是對西方提出警告。

不過就在本月20日,齊明被發現在其位於莫斯科州克拉斯諾戈爾斯克(Krasnogorsk)的住家浴室內「無故」遭槍殺,當時他躺在血泊中,頭部有槍傷,附近放著一把Izh 79-9TM手槍。而案發當天時,其擔任醫師的妻子正在烏俄戰爭前線協助治療俄軍傷員。

據稱,齊明最近被爆涉嫌收賄接受刑事調查,事發當時他正因相關案件被軟禁,有俄媒宣稱齊明是在酒後自殺。

6月24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前親俄民兵指揮官吉爾金悲觀表示,因為高層的無能,即使再拿下10個北頓內茨克的城市,也無法贏得戰爭。

*烏軍以商用無人機投擲炸彈,引爆了兩列排好的TM-62反戰車地雷。

*俄羅斯軍用貨機伊留申-76(Il-76)於24日晨在拉占地區(Ryazan)周圍墜毀,至少導致4人死亡,其餘機組成員輕重傷。

*1位空軍菁英上校16日駕駛Mi-35M攻擊直升機時,在頓巴斯(Donbas)的沃爾諾瓦哈(Volnovakha)鎮遭到烏軍以便攜式地對空飛彈襲擊,直升機變成一團火球不久便墜毀發生了大爆炸,空軍菁英上校死於爆炸中。

*《衛報》報導,最新解密的美國情報顯示,俄國的戰略之一包括切斷仍在烏國掌控下的海岸延伸範圍,遂在敖德薩、奧恰科夫等黑海港口周邊部署水雷,讓船隻無法出入。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週四(23日)表示,英國願意協助烏克蘭南部海岸的排雷行動,並正在考慮向船隻提供保險,以運送滯留在烏國的數百萬噸穀物。

*美五角大廈當地時間週四聲明指出,將再提供烏克蘭價值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4套M142「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18艘海岸、河岸巡邏艇及大量彈藥。

*歐洲議會於當地時間週四進行投票,並以529票同意、45票反對與14票棄權,通過烏克蘭歐盟候選國的地位,這是烏國邁向正式歐盟成員國的第一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這是烏克蘭與歐盟關係中,獨特且歷史性的時刻。

*烏俄戰爭已持續4個月,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23日表示,自今年2月24日烏克蘭遭入侵以來,該國已有152處遺跡遭破壞。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20天:北頓內茨克、利西昌斯克告急!頓巴斯雙城之戰白熱化

無國界記者組織調查萊文死亡案發現場,發現他與友人都是被俄軍處決。(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3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20天。

俄烏戰爭影響北約戰略 愛沙尼亞憂當前計畫恐會滅國

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美聯社)

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近日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如果按照北約目前對該國的防禦計畫,那當敵人入侵時,愛沙尼亞恐怕會從地圖上消失。

《法廣》引述《金融時報》報導,卡拉斯對記者表示,北約目前對波羅的海三國,也就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防禦計畫,是允許他們被攻陷,然後在180天後才「解放」這三個國家,卡拉斯對此感到不滿,指出俄羅斯目前入侵烏克蘭已經超過100天,假如比較一下烏克蘭與波羅的海國家的規模,可以看出愛沙尼亞若遇到他國入侵,恐怕會被徹底摧毀。

報導指出,下週二北約將舉辦馬德里峰會,會議中將討論歐洲東翼的防衛計畫,當前北約在波羅的海三國各派駐約1000名盟國軍隊,但俄烏戰爭爆發後,三國正在推動戰略改革,希望北約從一開始就保衛成員國的每一吋領土。

禁俄物資過境遭莫斯科揚言報復 立陶宛總統:已做好準備

立陶宛禁止俄羅斯從本土將貨物經鐵路系統過境轉運至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俄羅斯因此揚言報復。對此,立國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週三(22日)霸氣表示,立陶宛已經做好準備面對俄國不友好的行動。

根據《CNN》報導,立陶宛宣布禁止建築原料、金屬、煤炭等特定基本物品,藉由立陶宛境內鐵路進出加里寧格勒州。俄國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21日出訪加里寧格勒時就表示,立國的封鎖行動是由西方所煽動,且違反國際法,俄羅斯在不久的將來,會對這種敵對行為做出回應。

對此,瑙塞達22日表示,在他們做出此決定前,就已經做好接受俄羅斯某種形式的報復,包括切斷BRELL系統(俄羅斯、白俄羅斯與波羅的海國家共享電網)。瑙塞達接著說,他不認為俄方會在軍事上挑戰立陶宛,因為立國是北約成員國,相信莫斯科不會為此冒險。

北頓內茨克、利西昌斯克告急!頓巴斯雙城之戰白熱化

北頓內茨克與利西昌斯克雙雙告急,烏克蘭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直言,雙城之戰已進入可怕的高潮。(路透)

烏俄在頓巴斯地區展開激戰,俄軍猛攻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與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雙城,烏克蘭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ych)直言,雙城之戰已進入可怕的高潮(fearsome climax)。

據《路透》報導,烏克蘭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頓巴斯戰役進入關鍵階段,俄軍尋求徹底攻站烏克蘭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工業中心地帶,北頓內茨克與利西昌斯克雙城之戰正處於可怕的高潮。

盧甘斯克州州長蓋戴(Sergiy Gaiday)今(23日)表示,烏克蘭軍隊正在保位北頓內茨克附近的佐路提(Zolote)與沃夫喬伊羅夫卡(Vovchoyrovka)兩個村莊,目前南方的托什基夫卡村(Toshkivka)已經失守。

親俄分離主義者聲稱,他們已經切斷北頓內茨克與利西昌斯克之間的聯繫,雙城都陷入包圍,不過目前無法證實相關說法;美國智庫戰爭研究院(ISW)表示,俄羅斯軍隊正從南方向利西昌斯克成功推進,而不是從北頓內次克強行渡河,威脅到該區的烏克蘭防線,為了避免被包圍烏軍被迫後撤。

俄軍這次攻勢對烏克蘭來說是一次挫折,不過ISW強調,俄軍若要奪取雙城必須向在馬立波一樣與逐區巷戰,才有辦法完全控制。

6月23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路透》報導,烏克蘭總統顧問阿列斯托維奇(Oleksiy Arestovych)直言,頓巴斯戰役進入關鍵階段,俄軍尋求徹底攻站烏克蘭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工業中心地帶,北頓內茨克與利西昌斯克雙城之戰正處於可怕的高潮。

*《法廣》引述《金融時報》報導,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受訪時表示,如果按照北約目前對該國的防禦計畫,那當敵人入侵時,愛沙尼亞恐怕會從地圖上消失。

*據《美國之音》報導,莫斯科當局也不斷嘗試降低原油的價格,以吸引中國、印度等國家購買以補償損失,但還是不能抵銷全球經濟制裁帶來的負面影響。

*先前曾傳出美國有意向烏克蘭出售4架MQ-1C「灰鷹」無人攻擊機,卻因為美國政府擔憂尖端科技可能落入俄羅斯手中,因機密安全疑慮目前暫緩此項軍售。針對此「灰鷹」無人機軍售案,3名烏克蘭現役飛官表示,在俄羅斯強大的防空系統前,無人機生存能力受到挑戰,烏克蘭空軍目前更需要的是戰機與防空系統。

*烏克蘭攝影記者萊文(Maks Levin)4月1日被發現陳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附近的一處村落,當時烏克蘭檢察機關初步調查,研判萊文是中槍而亡,兇手則是俄軍。無國界記者組織(RSF)6月22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萊文與他的友人查尼紹夫(Oleksiy Chernyshov)在3月13日失蹤,當天就遭到俄軍「冷血處決」。

*烏克蘭與俄羅斯持續在烏克蘭東部交戰,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接受德國《南德意志報》訪問時指出,英國國防情報局認為,俄羅斯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因資源耗盡而不再有動力推進。

*立陶宛禁止俄羅斯從本土將貨物經鐵路系統過境轉運至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俄羅斯因此揚言報復。對此,立國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22日表示,立陶宛已經做好準備面對俄國不友好的行動。

*英國國會近日禁止俄羅斯駐英國大使克林及其他俄駐英官員進入國會大廈,直至另行通知。為反制北京制裁英國國會議員,中國駐英大使鄭澤光去年9月也遭禁止進入國會。下議院議長霍伊爾(Lindsay Hoyle)及上議院議長麥福男爵(Lord McFall)20日透過電郵周知國會議員,禁止克林(Andrei Kelin)及其他駐英俄羅斯官員進入國會所屬空間和土地。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19天:俄羅斯揚言報復立陶宛 美國:力挺北約盟邦、承諾堅若磐石

哈爾科夫州在21日遭到俄軍砲轟。(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2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9天。

俄羅斯揚言報復立陶宛 美國:力挺北約盟邦、承諾堅若磐石

針對立陶宛的鐵路封鎖措施,俄羅斯揚言報復,美國則力挺立陶宛。(美聯社)

立陶宛禁止俄羅斯從本土將貨物經鐵路系統過境轉運至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對此俄國揚言實施報復行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對此則表示,美國支持北約盟邦,力挺立陶宛。

綜合外媒報導,立陶宛禁止建築原料、金屬、煤炭等特定基本物品,藉由立陶宛境內鐵路進出加里寧格勒州,加里寧格勒州長阿利哈諾夫(Anton Alikhanov)指出,立陶宛此項禁令將涵蓋加里寧格勒進口貨物的一半。

俄國聯邦安全會議秘書長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21日訪問加里寧格勒,帕特魯舍夫表示,立陶宛的封鎖行動是由西方所煽動,且違反國際法,俄羅斯在不久的將來,會對這種敵對行為做出回應。

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已針對「反俄限制」召見歐盟駐莫斯科大使艾德勒(Markus Ederer)。俄羅斯外交部透過聲明,要求立即恢復貨物過境,若情勢未改善,俄羅斯必將報復。

針對立陶宛封鎖加里寧格勒鐵路運輸的做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我們支持北約盟邦,我們支持立陶宛。特別是我們對北約第五條款(Article V)的承諾是堅若磐石,此條款明訂,對一成員國發動攻擊等同對全體成員國發動攻擊。」

普萊斯指出,美國歡迎立陶宛等國家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採取類似的「空前經濟措施」。針對俄羅斯官方的回應,普萊斯強調,美國不會回應俄羅斯的武力恫嚇或虛張聲勢,甚至不想給它額外的「宣傳時間」。

6月22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英國國防部今日於官方推特指出,俄軍正從伊久姆北部與波帕斯納南部包圍北頓內茨克地區,俄軍除了積極砲擊外,也嘗試部署後備部隊在頓巴斯區域。

*推特帳號「@mhmck」在推特PO文表示,烏軍持續朝俄軍發起5個不同方向的攻勢,並收復了基謝利夫卡,並加強對它的控制,烏軍現在只離喬爾諾巴伊夫(Chornobayivka)的機場12公里,距赫爾松市中心21公里。

*俄國首都莫斯科議員戈里諾夫(Gorinov)因在市議會發表反對俄羅斯入侵的言論而被控抹黑俄國軍隊和散布謠言等罪名,莫斯科某地方法院昨開庭審理,戈里諾夫出庭時持「我反對戰爭」手寫標語。若相關罪名成立,他將面臨10年監禁。

*德國政府21日公佈近期軍援烏克蘭的武器清單,其中包括7輛附有備用零件的PzH2000自走砲,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也在推特證實,已收到德國軍援,感謝德國鼎力相助。烏克蘭在收到PzH2000自走砲之後,也讓烏軍使用的榴彈砲達到6種之多。

*英國國防部21日發布戰情分析,表示烏克蘭的海岸防禦能力很大程度上抵銷俄羅斯在黑海西北部的海上投射力量。

*俄國防部21日發表戰情簡報,稱20日清晨5點,烏軍再次嘗試奪取蛇島,烏軍企圖在大規模空襲及砲擊後利用傘兵空降登陸,並動用15架攻擊和偵察無人機參與這次空襲,同時以火箭發射器及榴彈砲朝蛇島開火。俄國防部表示,俄防空系統攔截所有發射物,並擊落13架無人機,迫使烏克蘭放棄登陸蛇島計畫。

*愛沙尼亞政府21日召見俄羅斯大使,抗議俄軍直升機侵犯愛沙尼亞領空,同時愛沙尼亞也聲援立陶宛針對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祭出的鐵路運輸封鎖措施。

*哈爾科夫州長西涅古波夫(Oleh Synegubov)21日表示,整個哈爾科夫州在21日時遭到俄軍砲轟,造成15死16傷,其中不乏10歲以下孩童。

*美國司法部長加蘭德(Merrick Garland)21日無預警造訪烏克蘭,並會見了烏克蘭總檢察長維涅迪克托瓦(Iryna Venediktova)。加蘭德在此行宣布,美方將成立「戰爭罪問責小組」,致力於查明和起訴任何在烏克蘭犯下戰爭罪的人。

*烏克蘭國防部21日公布最新戰果統計,指稱已有3萬4100名俄軍官兵陣亡,烏軍摧毀1496輛戰車、3606輛裝甲車,過去一天內俄軍戰損明顯增加。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18天:俄14枚飛彈猛轟烏南部糧倉遭炸毀 立陶宛禁止俄方向加里寧格勒州過境運輸貨物

傳「海馬斯」(HIMARS)多管火箭對俄軍造成猛烈打擊。(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1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8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形容,發動戰爭的俄羅斯,將非洲作為人質。

澤連斯基向非洲聯盟發表演說,指烏克蘭政府正進行複雜的談判以解除封鎖,令滯留在烏克蘭黑海港口的糧食儲備可以出口。他又說正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對非洲國家來說似乎很遙遠,但戰爭導致食品價格災難式上漲,令非洲數以百萬計家庭亦受到影響。

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說有迫切需要進行對話,以結束衝突、恢復和平及全球穩定,這是非盟的一貫立場。

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獎章拍得逾1億美元,全部收益將用於援助烏克蘭兒童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俄羅斯記者、《新報》總編德穆拉托夫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俄羅斯記者、《新報》總編德米特里·穆拉托夫 (Dmitry Muratov)的諾貝爾獎獎章拍賣活動6月20日在世界難民日當天舉行。據拍賣行美國遺產拍賣公司(Heritage Auctions)介紹,穆拉托夫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章拍出了1.035億美元的天價。據悉,此次拍賣100%的收益將用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烏克蘭兒童的人道主義救助。

穆拉托夫此前領導着俄羅斯境內最後一批敢於批評普京政府政策的主要獨立媒體之一,其他媒體在烏克蘭被入侵後要麼關閉,要麼網站被封鎖。

穆拉托夫1993年共同創辦《新報》,資金來自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的諾貝爾和平獎獎金。自《新報》問世以來,該報已有六名記者遇害,受到威脅的更不計其數。直到今年三月俄羅斯當局通過法律規定,如果報道與政府立場衝突的烏克蘭消息可被判處15年徒刑,《新報》停止了線上和印刷品發行。

去年10月,穆拉托夫與菲律賓媒體人瑪麗亞·蕾薩(Maria Ressa)共同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獎章。穆拉托夫後來宣布,他將把50萬美元的獎金捐給慈善機構,“以使難民兒童有機會獲得未來”。

日前,穆拉托夫又宣布將他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章於本周一晚在紐約拍賣,與世界難民日同時進行。所有收益將捐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幫助來自烏克蘭的難民兒童。據了解,這次拍出的1.035億美元的金額,由一個未透露身份的出價人在電話中拿下。融化後,穆拉托夫獎章中包含的175克23K金價值約1萬美元。

此前,諾貝爾獎獎章的最高競拍價格是在2014年的一場拍賣中創下的476萬美元,當時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出售了他的獎章。三年後,他的共同獲獎者英國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及神經科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的家人在同樣由遺產拍賣公司進行的競標中獲得了227萬美元。

在近日接受美聯社採訪時,穆拉托夫說,他特別關注那些因烏克蘭衝突而成為孤兒的兒童。穆拉托夫說:“我們希望歸還他們的未來”。他補充說,重要的是,對俄羅斯實施的國際制裁不能阻止人道主義援助,如治療罕見疾病的藥物和骨髓移植,以到達需要的人手中。

穆拉托夫在經手這筆交易的拍賣行、遺產拍賣公司發布的視頻中說:“它必須成為一個快閃族的開端,作為一個榜樣,讓人們拍賣他們寶貴的財產來幫助烏克蘭人”。4月初,穆拉托夫曾在從莫斯科到薩馬拉的火車上遭人潑油漆攻擊。

立陶宛禁止俄方向加里寧格勒州過境運輸貨物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一幅「飛地」,位於波羅的海沿岸,與波蘭、立陶宛接壤。(shutterstock)

俄羅斯外交部召見立陶宛駐俄臨時代辦,強烈抗議立陶宛禁止俄方,向加里寧格勒州過境運輸貨物。

俄羅斯外交部在聲明中指出,俄方對立陶宛在未事先通知俄方的情況下,禁止俄羅斯以鐵路向加里寧格勒州過境運輸貨物,表示強烈抗議,並要求立即取消限制。聲明形容立陶宛的做法是挑釁,違反立陶宛應承擔的國際法義務,亦是公開的敵對行為;如果在不久將來,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其他領土之間,通過立陶宛過境運輸的貨物未能完全恢復,俄羅斯保留採取行動保護俄方利益的權利。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一幅「飛地」,位於波羅的海沿岸,與波蘭、立陶宛接壤。

俄14枚飛彈猛轟烏南部 糧倉遭炸毀

敖德薩周邊地區遭俄軍飛彈攻擊。(彭博)

俄軍持續透過飛彈轟炸打擊烏克蘭。烏軍方指出,俄軍當地時間週一對南部地區發射數十枚飛彈,還炸毀了一棟糧食倉庫。

《路透》報導,烏克蘭南部行動指揮表示,俄軍在3小時內接連發射14枚飛彈轟炸南部地區,位於黑海敖德薩港口的一間糧食倉庫遭炸毀,但沒有造成平民身亡。烏軍認為,這是俄軍因烏軍的成功行動所引發的「無用的憤怒」。

報導指出,克里米亞半島領導人阿克瑟諾夫(Sergei Aksyonov)指控烏克蘭攻擊克里米亞石油天然氣公司(Chernomorneftegaz)的鑽油平台,有3人受傷,另有7人暫時下落不明。接著便傳出俄軍飛彈攻擊烏克蘭南部地區的消息。

6月21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據《路透》報導,總理加里巴什維利(Irakli Garibashvili)表示,喬治亞將致力於加入北約,但在這之前必須解決與俄羅斯的領土問題。

*亞速部隊指揮官庫德里亞紹夫(Rodion Kudryashov)在受訪時表示,烏克蘭武裝部隊正在轉守為攻,接下來的幾週烏克蘭武裝部隊會在札波羅熱地區主動進攻。而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指出,俄羅斯軍方一直在想辦法阻止烏軍的推進,並積極使用飛彈襲擊與空襲,有許多和平的村莊受到俄軍的無差別轟炸。

*好萊塢影星班史提勒(Ben Stiller)飛往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相見歡,大讚對方「你是我的英雄」。班史提勒聲明表示:「世界許多地方的人民受到戰爭、暴力催殘,並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創傷。無論發生在何時何地,沒有人會選擇離開家園。尋求安全是一項權利,每個人都應該表達支持。保護受迫逃難的人們是全球集體責任,我們得切記,這可能發生在任何人、任何地方。」

*英國國防部發布戰情分析,表示俄羅斯空軍在烏俄戰爭中表現不佳,未能有效替俄軍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是俄軍目前無法有效推進的原因之一。英國國防部指出,俄羅斯多年來的空戰訓練,大部分的訓練目的可能都是為了要給高官留下深刻印象,並非是培養飛行員在飛行動態的積極主動性。

*德總理蕭茲接受《慕尼黑信使報》專訪時表示,「俄國總統必須接受一項事實,那就是一個基於法治與民主的社群就在他的國家周邊且正團結壯大。」強調「他(普廷)顯然害怕民主的火花擴散到他的國家。」

*俄羅斯獨立媒體《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為了替烏克蘭兒童難民籌款決定在美國紐約拍賣諾貝爾獎章,最終以1.035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的創紀錄天價售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示警,只要這場「殖民戰爭」持續不止,全球糧食危機就會持續下去,全球依賴烏克蘭糧食出口的人數高達4億人,這些人的生活將會受到影響,烏克蘭目前的主要任務便是要消除饑荒威脅。

*烏克蘭南部行動指揮表示,俄軍在3小時內接連發射14枚飛彈轟炸南部地區,位於黑海敖德薩港口的一間糧食倉庫遭炸毀,但沒有造成平民身亡。

*為應對俄國威脅,丹麥決定耗費1.56億美元延長F-16機隊服役至2027年。

*美總統拜登本週末將出訪歐洲,媒體詢問拜登是否會在訪歐行程中訪問烏克蘭,拜登回應「要看情況」,因為他不想給烏克蘭人帶來更多困難與麻煩。隨後媒體再度詢問拜登,在參加G7和北約峰會時,是否會前往烏克蘭?拜登則回答:「在此次旅行中不太可能。」

*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州的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是烏東戰線的最前線城市,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表示,俄軍近期運送數十套重型軍事裝備前往該地部署,未來很有可能發動大規模攻勢。

*烏克蘭「24 頻道」電視台報導,烏軍可能首度使用美國援助的M142「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發射火箭彈,對黑海西部俄羅斯佔領的蛇島發動猛烈襲擊,當地發生數十起爆炸,俄軍陣地陷入火海,據傳俄軍死傷慘重。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17天:北約秘書長及英揆均指俄烏戰爭或演變成長期衝突 澤連斯基視察敖德薩州

盧甘斯克州長蓋戴表示,俄軍尚未全面掌控北頓內茨克。(法新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0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7天。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及英國首相約翰遜都表示,俄羅斯出兵烏克蘭觸發的戰爭,可能演變成長期衝突。

斯托爾滕貝格接受報章訪問時說,西方必須準備好在一場持續幾年的戰爭中,繼續支持烏克蘭,強調戰爭成本雖然高昂,當中包括軍事援助、能源及食物價格上升等,但如果莫斯科成功實現軍事目標,代價將會更高。他又說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很多地方,已落入俄羅斯手上,如果能向烏軍提供更多現代化武器,將有助解放頓巴斯。

約翰遜就在報章撰文,指責俄羅斯總統普京試圖以消耗戰及野蠻方式粉碎烏克蘭,又形容時間是重要因素,一切都取決於烏克蘭強化守衛疆土的能力,能否快過俄羅斯重整戰力。

6月20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國民兵「自由軍團」創始人庫琴在伊久姆地區陣亡,他同時也是喀爾巴阡特戰營的指揮官。(圖擷取自推特)

*消息指出,喀爾巴阡特戰營的指揮官庫琴(Oleh Kutsyn)在伊久姆地區陣亡,他是烏國民兵「自由軍團」的領導與創始人,自開戰以來一直保衛著烏國首都基輔。他的死訊讓各界人士感到難過,紛紛貼文哀悼,伊凡諾-法蘭科夫斯克(Ivano-Frankivsk)市市長馬爾辛基夫(Ruslan Martsinkiv)在臉書PO文「庫琴是個性格不屈的好人,他被尊為指揮官,是位真正的戰士」烏克蘭內政部長顧問格拉申科(Anton Gerashchenko)也在推特表達自己的哀悼。

*烏克蘭國會19日表決通過兩項法規,將禁止俄羅斯公民印刷書籍,以及禁止在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被佔領領土等處,所印製書籍的商業進口,若要從任何其他國家進口俄文書籍,必須先取得特殊許可。另一項法規則是禁止在媒體和公共交通工具上,播放1991年後取得俄羅斯公民身份者所演奏的音樂,在電視、廣播上也將提升烏克蘭語的內容以及音樂的比例。

*英國國防部19日發布戰情觀察指出,在北頓內茨克前線「幾乎沒有變化」,俄軍的士氣問題近期仍持續發生。英國國防部指出,頓巴斯地區的激烈戰鬥對烏俄雙方的士氣都有所影響,但俄軍部隊拒絕上級命令的狀況仍持續發生。

*英國《BBC》報導指出,英國陸軍參謀長桑德斯(Patrick Sanders)於16日在軍方內部管道通告所有官兵,表示眼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英國陸軍必須保護英國,並在陸地上打贏戰爭,英國陸軍必須有能力擊敗俄羅斯。

*盧甘斯克州長蓋戴19日接受烏克蘭國家電視台訪問時提到,北頓內茨克周邊的激烈戰鬥讓撤離行動困難重重,不過俄羅斯聲稱他們控制北頓內茨克的說法「都是謊言」,他們控制北頓內茨克的主要部分,但尚未全面控制。

*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和整個地區的情況都很嚴峻。因為俄羅斯人每天24小時都在砲轟我們的部隊陣地。」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19日在一部影片中表示,俄軍成功拿下了北頓內茨克東部外圍的梅季奧爾基涅(Metyolkine),並稱「北頓內茨克方向的攻勢進行得很順利」。科納申科夫指出,俄軍使用彈道飛彈來打擊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Kharkiv),並在過去10天內,俄羅斯藉由對尼古拉耶夫(Mykolaiv)的炮擊,擊毀了10座M777榴彈炮以及約20輛軍用載具。

澤連斯基視察敖德薩州「拿回屬於我們的一切」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視察南部黑海城市尼古拉耶夫(Mykolaiv),與當地官員開會,並視察敖德薩(Odessa)的烏軍部隊。 (法新社)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南部敖德薩州視察。總統辦公室主任表示,懸掛了14個國家旗幟的共39艘船隻,仍然在敖德薩地區的港口被封鎖。

烏克蘭部隊持續在烏東地區抵抗俄軍,也在烏南地區發起反攻。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日視察南部黑海城市尼古拉耶夫(Mykolaiv),與當地官員開會,並視察敖德薩(Odessa)的烏軍部隊,這是俄羅斯二月中旬入侵烏克蘭以來,澤連斯基首度前往這兩座烏南大城。

根據總統府辦公室十八日公布的影片,澤連斯基表示:「我們不會把南部土地讓給任何人,我們將拿回屬於我們的每件東西。」府方並未說明這次視察是在何時進行。

此外,烏克蘭談判代表阿拉哈米亞(David Arakhamia)表示,烏克蘭預計在八月底反攻到某一段落後,與俄羅斯恢復和談,屆時烏軍可望取得更好的談判籌碼。

烏克蘭軍方表示,北頓涅茨克市再次遭受激烈砲火及火箭砲攻擊。北頓涅茨克是東部頓巴斯地區盧甘斯克州的工業重鎮,近日成為正試圖控制該州的俄軍主要攻擊目標。

州長表示,俄羅斯人聲稱已控制北頓涅茨克的所有說法,都是謊言,強調當地主要區域雖然已受控於俄軍,但並非全市;不過州長承認,持續戰鬥令撤離行動不可能進行。

入侵烏克蘭搞到沒朋友? 俄羅斯一句話讓中國網友「嚇傻發抖」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見圖)在電視節目上被問到「俄羅斯在世界上是否還有朋友」時,她回答當然有,並點名「特別是中國」。(歐新社)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引發各國制裁,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在電視節目上被問到「俄羅斯在世界上是否還有朋友」?她回答「當然有」,並點名「特別是中國」;但此話一出,卻讓中國網友相當緊張,急著撇清「聽鵝(俄)一席話瑟瑟發抖」、「要拖中國下水啊」?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近日在「俄羅斯-1」電視節目中被問到「俄羅斯在世界上是否還有朋友」的問題時,她回應俄羅斯當然有朋友:「看看世界大國的反應。那些不自詡為巨人、卻是真正巨人的國家,特別是中國。」

俄國公開點名「中國是朋友」,這一席話卻讓不少中國網友相當緊張,急忙撇清「聽鵝(俄)一席話瑟瑟發抖」、「賣隊友啊」、「要拖中國下水啊?我們丟底下好就可以了」、「典型溺水者的做法」、「我們中立,謝謝!」、「死也要拉個墊背的」,擔心和俄羅斯扯上關係受到牽連。

針對俄國入侵烏國,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稱,「美國應當捫心自問,是誰挑起了這一切」。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16天:烏軍對俄軍發動4次空襲 成功炸毀雷達系統

烏軍對俄軍4次空襲,造成俄軍一些損失。(路透)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9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6天。

烏軍對俄軍發動4次空襲 成功炸毀雷達系統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烏軍將所有的兵力投入在烏克蘭東部區域,烏軍則趁這個機會慢慢收復原先被俄軍佔領的烏南地區,有消息指出烏軍對俄軍進行4次空襲,並造成了俄軍一些損失。

烏克蘭南方作戰司令部在臉書官方粉專PO文表示,烏軍以軍機、飛彈與砲兵部隊,對俄軍進行4次空襲,3架直升機被用於在赫爾松地區的達維季夫布里德(Davydov Brod)和斯尼弗瑞夫卡(Snihurivka)城鎮的俄軍兵力與裝備,1架烏軍戰機摧毀了別洛齊爾斯基(Belozirsky)的彈藥庫。

目前已經確認俄軍損失了28位士兵、1輛T-62戰車,雷達系統、加油車站與其他軍用車輛。

俄第7獨立偵察營少校戰死烏克蘭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越來越多的俄軍將領成為俄軍的戰果之一,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第47裝甲師第7獨立偵察營少校亞歷山德羅維奇(Khlebko Alexandrovich)在烏克蘭陣亡。

推特帳號「@KilledInUkraine」在推特PO文表示,俄羅斯第47裝甲師第7獨立偵察營少校亞歷山德羅維奇在烏克蘭陣亡。

他死亡的消息也被俄羅斯官方證實,官方表示亞歷山德羅維奇生前曾參與過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他在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中喪生,他與他的家人將會被授予勇氣徽章。

烏東州長:俄軍投入大量預備役部隊

烏東城市北頓內茨克持續遭到圍攻。(法新社)

俄軍持續猛攻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位於盧甘斯克州的北頓內茨克(Severodonetsk)持續遭到砲擊,鄰近的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也遭遇猛烈砲火。盧甘斯克州長蓋戴(Serhiy Gaidai)指出,俄軍從其他戰區抽調大量預備役士兵前往北頓內茨克沿線戰區,試圖完全控制這個烏東最前線都市。

根據《路透》報導,蓋戴指出,俄軍對利西昌斯克加強攻勢,被烏克蘭軍隊擊退,不過利西昌斯克的局勢也日益艱困,俄羅斯軍隊已經把大量預備役部隊投入從北頓內茨克到巴克馬特(Bakhmut)沿線戰場。

蓋戴表示,俄軍試圖完全控制區域中心,並切斷利西昌斯克與巴克馬特之間的高速公路,俄軍沒有成功,「他們正快速陣亡」。針對利西昌斯克的現況,蓋戴指出,目前利西昌斯克不斷遭到俄軍砲擊,但控制權仍完全掌握在烏克蘭手中,不過利西昌斯克有一條聯外道路目前無法使用。

澤連斯基赴烏克蘭南部前線視察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前左)到南部的尼古拉耶夫視察,當地州長維塔利.金(前右)陪同。(擷取自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網站)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六罕見離開基輔,訪問飽受戰爭蹂躪的南部城市尼古拉耶夫敖德薩地區,這是自俄羅斯入侵以來澤連斯基首次訪問此地。與此同時,在烏東北頓內茨克市外圍,俄烏兩軍繼續激烈交戰。

法新社報道,烏克蘭總統府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澤連斯基視察了受損嚴重的地區行政大樓,並在尼古拉耶夫與地區官員舉行會議。

戰前這座港口和工業城市擁有近50萬人口,目前仍然在烏克蘭的掌控之中,不過該城靠近幾乎完全被俄羅斯佔領的赫爾松地區。由於尼古拉耶夫位於通往烏克蘭最大港口敖德薩的必經之路上,所以仍然是俄軍攻擊的目標。

就在澤連斯基出訪的前一天,俄軍對尼古拉耶夫發射導彈,造成2死20傷。

澤連斯基隨後前往鄰近的敖德薩地區。他在看似地下避難所的地方向軍人頒發獎牌,並與他們合影。澤連斯基讚揚士兵們的勇氣。

與此同時,在烏東北頓內茨克市外圍,俄烏兩軍繼續激烈交戰。

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州州長蓋戴周六表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部隊正在北頓內茨克市外的村莊進行”激烈戰鬥”。數周來俄軍一直試圖佔領這座城市。

蓋戴在Telegram上表示:”最激烈的戰鬥正在北頓內茨克附近進行。他們(俄羅斯)並未完全控制這座城市。烏克蘭守軍正在各個方向與俄羅斯人作戰。他們擊落了一架飛機,並俘虜了一些士兵。”

蓋戴並表示,與北頓內茨克隔河相望、仍受烏克蘭控制的城市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正遭到”猛烈砲擊”。

盧甘斯克州長蓋代還表示,俄羅斯正從其他戰區調派大量後備軍到北頓涅茨克,試圖全面控制這座城市。

蓋代對國家電視台表示,俄軍已控制北頓涅茨克大部分地區,這幾天俄軍將調派所有後備力量到當地。

另據英國國防部表示,俄羅斯可能在過去48小時內重新努力向烏克蘭東部城市伊久姆南部推進。

英國國防部在推特上發表的情報更新中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深入頓涅茨克地區,並從北部包圍四面楚歌的西維羅頓涅茨克市。

北約秘書長:不能放棄支持烏克蘭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提到,烏俄戰爭可能會持續數年之久。(美聯社)

烏俄戰爭目前仍持續中,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接受德媒訪問時提到,烏俄戰爭可能會持續數年之久。

根據《路透》報導,史托騰伯格接受德國《圖片報》訪問時提到,烏俄戰爭可能會持續數年,若持續提供烏克蘭武裝部隊最先進的武器,從俄軍手中解放頓巴斯地區的機會就會增加。

史托騰伯格表示:「我們必須為烏俄戰爭可能延續數年的事實做好準備,同時也不能放棄對烏克蘭的支持,即使在軍事支持及能源、食品價格上漲等層面付出成本。」

史托騰伯格日前也曾經提到,本月底的北約峰會中,各成員國將對烏克蘭援助計畫達成共識,有助於烏克蘭的軍備從蘇聯、俄製軍武脫離,轉而配備北約標準裝備。

俄空降部隊上將遭解職 由「布查屠夫」接任

俄羅斯出兵侵略烏克蘭,俄軍在戰爭中損失慘重,普京也對此戰爭的成果震怒,許多俄羅斯高階將領被清算,有消息指出俄羅斯空降部隊上將指揮官謝爾久科夫(Andrey Serdyukov)因傘兵大規模傷亡遭到解職。

綜合外媒報導,60歲的謝爾久科夫上將因傘兵部隊「死傷慘重」而被解職,俄羅斯消息人士暗示俄軍在烏克蘭已經損失接近5萬名士兵。

敖德薩(Odesa)地區軍事管理局發言人布拉楚克(Serhiy Bratchuk)聲稱,普京已經任命現任中央軍區參謀長捷普林斯基(Mikhail Teplinsky)上將接替謝爾久科夫,並任命他為副司令,捷普林斯基來自頓涅茨克地區,他被認為是「布查事件的屠夫」。

老盟友哈薩克當眾打臉:我們不承認

俄羅斯總統普京17日在俄國「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SPIEF)」上,試圖合理化俄國侵略烏克蘭戰爭,不過,談到烏國親俄勢力自行宣佈獨立的頓內茨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出席對談的俄國傳統盟友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Kassym-Jomart Tokayev)直接打臉普廷,說哈薩克不承認這兩地區獨立。

《彭博》與土耳其國營《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 Agency)》17日報導,普京在該論壇上談到他對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宣稱他是在保護烏國東部頓內茨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俄語民眾。之後主持人、俄國國營「今日俄羅斯」(RT)電視台總編輯西蒙尼揚(Margarita Simonyan)追問一旁的托卡葉夫,是否支持俄方的觀點。

托卡葉夫說,哈薩克不承認「頓內茨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這樣的準國家土地」,並表示如果全世界各地實行自決權,聯合國會有超過600個國家,而非現在的193個,「會亂」。

烏東親俄武裝份子在2014年4月與政府軍武裝衝突中,自行宣佈成立頓內茨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但是不受到國際社會承認。俄國今年2月入侵烏克蘭前夕,宣佈承認這兩「國」、並與之建交。

《彭博》指出,在俄羅斯尋求展現俄國正成功抵擋歐美制裁、孤立普京的企圖之際,托卡葉夫在這場論壇上的異議,是與克里姆林宮罕見的不同調,尤其,今年1月哈薩克爆發大規模動亂,普京還應托卡葉夫的請求,派兵進入該國協助平亂。

哈薩克是俄國的傳統軍事與政治盟友,也是莫斯科為了與歐盟抗衡而帶頭成立的「歐亞經濟聯盟」(EEU)成員。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15天:約翰遜再訪基輔 提出訓練烏軍計劃 美暫緩售烏尖端無人攻擊機 傳俄救援艦遭魚叉飛彈擊中

約翰遜(左)與澤連斯基一起出席記者會。(美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8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5天。

俄烏雙方繼續在烏克蘭東部地區戰鬥,烏軍仍然據守盧甘斯克州的北頓涅茨克市。

州長說,500多名平民被困在市內一間化工廠,包括30多名兒童,只有徹底停火,他們才可疏散。 而一河之隔的利西昌斯克市周五遭俄軍猛烈炮轟,造成多人死亡。

烏軍說,使用兩枚魚叉導彈攻擊黑海一艘俄軍拖船,是烏方首次聲稱使用西方供應的反艦武器打擊俄軍船隻。

另外,俄羅斯國防部周五首次披露烏軍中的外國僱傭兵數量。根據俄方統計,共有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6956名外國僱傭兵和專家前往烏克蘭,其中1956人死亡,1779人離開烏克蘭。

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說,俄軍過去一天摧毀了烏方軍事力量「亞速營」在哈爾科夫州的指揮部,防空力量擊落烏軍一架蘇-25戰機。

6月18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烏克蘭環球小姐執委會於15日宣布,今年的烏克蘭環球小姐選拔結果由去年的亞軍——維多利亞‧阿帕娜森珂(Viktoria Apanasenko)雀屏中選,阿帕娜森珂不僅人美心也美,曾在俄烏戰爭期間曾料理食物補給前線士兵與老弱婦孺的需求。

*推特帳號「@visegrad24」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俄羅斯有2位俄羅斯反戰民眾,站在俄國境內「Z」字紀念碑進行猛踹破壞,反映出俄羅斯國內也有反對戰爭與普廷的聲浪。

*《CNN》報導,普京在17日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評論烏克蘭可能加入歐盟一事,表示基於局勢早晚都會「正常化」的事實,俄羅斯期待與鄰近國家共榮,「我在此聲明,(俄羅斯與烏克蘭)恢復關係是不可避免的」。

*烏克蘭軍聞網站《MIL.IN.UA》報導,愛沙尼亞在與俄羅斯接壤23公里處建築一道圍牆,第二道邊界的圍牆也正在建設中,目前軍方正在購買監控設備,這些設備預計會被放在圍牆上。兩國的邊界總長383公里,愛沙尼亞可能會分段建造200公里的新圍牆。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於昨(17)日聖彼得堡的國際經濟論壇(St.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orum)表示,不反對烏克蘭參加歐盟(EU)。但是他相信,若烏克蘭堅決要加入歐盟,那麼最後只會輪為「西方的半個殖民地」,隨即補充「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

*推特帳號「@visegrad24」在推特po出1張照片,指出烏克蘭國際志願兵團「自由俄羅斯」軍團,在烏東戰場俘虜了2位親俄兵民。「自由俄羅斯」軍團是由俄軍投降士兵並且有意願對抗克里姆林宮所組成的志願軍,該軍團的指揮官對俄軍前線戰況非常了解。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女軍醫白芙絲卡(Yuliia Paievska),在馬立波俄烏激戰時使用隨身攝影機紀錄下她和團隊醫治傷患的過程,時間長達2週並累計了256GB的影片,不過白芙絲卡3月16日被俄軍俘虜,直到3個月後的本月17日才獲得釋放。

*烏克蘭軍方宣布,1艘載著俄羅斯彈藥、武器和士兵的俄軍瓦西里貝赫號救援艦,在黑海被飛彈擊沉,敖德薩州州長馬申科(Maksym Marchenko)在社群媒體上聲稱「俄羅斯黑海艦隊的瓦西里貝赫號拖船在運送飛彈系統、武器、彈藥與士兵的過程中被魚叉飛彈擊中。」

*英國首相約翰遜再次到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與總統澤連斯基會面。這是俄烏戰事爆發以來,約翰遜第二次到訪基輔。澤連斯基讚揚英國對烏克蘭的堅定支持。
約翰遜提出,啟動一項為烏克蘭軍隊提供訓練的大型計劃,預計每120天可訓練1萬名士兵。
英國首相辦公室說,訓練計劃將在烏克蘭境外執行,每一名參與的烏軍士兵將接受3星期訓練,學習戰鬥技能、基本醫療技術、網絡安全以及反爆破戰術。

*《路透》報導,先前傳出美國有意向烏國出售4架可配備「地獄火」飛彈的MQ-1C「灰鷹」無人攻擊機(MQ-1C Gray Eagle),但負責維護高價值技術安全的五角大廈國防科技安全部門,在深入審視這筆軍售後提出異議,原因是擔心MQ-1C裝載的雷達和監控設備若落入俄國手中,會對美國安全帶來風險。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公開譴責西方對俄國發動了「愚蠢的經濟制裁閃電戰」,強調儘管面臨著西方「前所未見」的經濟制裁,但他決心繼續推動在烏克蘭的「特殊軍事行動」。

分类
一路风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国际 编辑精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第114天:德、法、意領導人首次訪問基輔 歐盟4國領袖挺烏成候選國 俄稱將承受西方制裁達成目標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7日訊)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4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會晤來訪的德國總理肖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義大利總理吉拉德和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

6月17日俄烏衝突最新進展:

*俄國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首度一起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記者會上馬克龍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擁抱,但照片一出引發熱議,只見澤倫斯基一臉不自在,看似十分尷尬。

*《CNN》報導,美國與俄國在敘利亞內戰中分別支持反對派和政府派,進行所謂的代理人戰爭。兩名美國防官員指出,俄方本週通知要對當地的作戰人員發動空襲,使得美方迅速通報友軍撤離,並確保周邊沒有任何美軍。

*《CNN》報導,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Oleksiy Reznikov)表示,從一名死亡俄羅斯軍官身上得到文件,上頭寫明俄羅斯軍事目標-12小時內攻掠基輔;俄羅斯認為軍隊可以在12小時內抵達基輔市中心,而且天真預計入侵72小時內,就可以逼迫烏克蘭政府逃離首都。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陸軍資深退役軍人兼訓練官海伍德(Mark Hayward)透露,美國運送標槍飛彈到烏克蘭時,並未附上完整說明書,以及維修時能夠撥打的免費電話,海伍德認為,美方應該要提供烏克蘭與美軍同樣規格的技術支持。

*《CNN》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受訪坦言,莫斯科確實對於這些所謂的「史無前例經濟制裁」感到不適,但他強調,西方想藉由制裁達到的「重大效果」並沒有發生。他們計畫要承受著西方的制裁,來達成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目標。

*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接受《BBC》專訪時再次強調,他們並非「入侵」烏克蘭,而是所謂的「特殊軍事行動」,他坦言,俄國並不是個完美無瑕的國家,但他們並不以此為恥。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及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16日訪問基輔,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會談後,4位領袖舉行聯合記者會,法、德、義3國領導人皆表態,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盡快獲得候選國資格。

德、法、意領導人首次訪問基輔 歐盟4國領袖挺烏成候選國

俄國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首度一起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

到訪烏克蘭的四國領導人在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晤時,德國總理肖爾茨邀請澤連斯基參加6月22日至28日在德國巴伐利亞州埃爾毛宮(Schloss Elmau)舉行的七國峰會。澤倫斯基接受了肖爾茨的邀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則呼籲他們提供更多武器,並對俄羅斯施加更嚴厲的制裁。法國總統馬克龍離開基輔時表示:“我們的職責是站在國際價值一邊,因此也站在烏克蘭一邊。 我們必須堅持並幫助烏克蘭在一場持久的戰爭中挺下去。”

會晤中澤連斯基向到訪者遞交了一份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清單,要求歐盟對俄羅斯展開第7輪制裁。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晤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來訪的4國均支持烏克蘭立刻獲得歐盟正式候選申請國地位。德國總理肖爾茨說,不但支持烏克蘭,同時也支持摩爾多瓦成為歐盟正式候選申請國。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則是呼籲除了烏克蘭、摩爾多瓦,喬治亞也應該成為歐盟正式候選申請國。

烏克蘭負責申請加入歐盟事務的特使切爾尼紹夫帶領四國領導人參觀了俄軍炮火下損毀嚴重的伊爾平鎮。

四國領導人週四上午前往了基輔郊外的伊爾平鎮。今年3月底,俄羅斯軍隊從這裡撤離之後,人們在這個鎮子找到大約300具屍體,其中部分是被槍殺的平民。烏克蘭負責申請加入歐盟事務的特使切爾尼紹夫(Oleksij Tschernyschow)帶領四國領導人參觀了伊爾平鎮上在俄軍炮火下損毀的房屋。

肖爾茨在伊爾平參觀時表示:「一個完全不存在任何軍事基礎設施的小鎮整個被摧毀了。這顯現出俄羅斯侵略戰爭的殘忍性,目的就是為了破壞和征服。」

戰前伊爾平鎮上生活的居民總數約為6萬人。現如今,伊爾平的正常生活已基本恢復。公共汽車和鐵路線路已經恢復,一座臨時橋樑取代了在烏軍撤退期間被炸毀的大橋,當地居民們也已經返回家園,清理工作正在各地進行。然而,俄軍進攻所造成的破壞仍然是隨處可見。

為何此時訪問基輔?

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利尼克要求肖爾茨「不要空手而來,而是在他的旅行箱中帶來一攬子實在的軍事援助」。

對於為何三國領導人選擇在此時機訪問基輔的問題,法國政府一名官員回應說,他們認為最好在下周歐盟峰會召開之前開展這一次訪問。下周的歐盟峰會將討論烏克蘭加入歐盟的申請。

路透社報導說,歐盟行政部門預計會在週五提議烏克蘭成為歐盟的正式候選申請國。這將是歐盟做出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政治姿態,不過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看法分歧很大。

在會談中,澤連斯基要求來訪者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武器,幫助處境艱難的烏克蘭軍隊抵禦俄羅斯的入侵。

基輔方面一直指責法國和德國在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方面拖拖拉拉,將自己的經濟繁榮放在烏克蘭的自由和安全之上。

一位來自歐盟國家的高級官員說,澤連斯基「處於一個非常困難的境地:烏克蘭軍隊不僅需要武器,而且還越來越缺乏戰鬥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