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百年老街重煥新生 成文化打卡新地標

作者:中新社

走進武漢曇華林街,西式樓房、中西合璧建築錯落林立,咖啡館、寵物店、畫廊、攝影店、郵局、書局、文創小店等,散發出濃濃的文藝氣息。

圖文來源中新社

曇華林是明洪武四年形成的一條老街,距今600餘年歷史。1861年漢口開埠後,曇華林逐漸形成華洋雜處、比鄰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後有意大利、英國、美國和瑞士等國傳教士在此傳教、辦學、施醫。在這條1200多米的老街上,集聚教堂、醫院、學校、民居等50餘棟老建築。

圖文來源中新社

2015年,武漢市武昌區啟動曇華林規劃建設,多棟百年老建築以博物館、藝術交流中心、非遺體驗館、書店、劇場等新面貌重新開放。歷經近10年升級、改造,一個相容歷史與新潮、商業與景區、文化與創新的全新旅遊街區呈現眼前。

漫步曇華林,抬頭可見五彩繽紛的塗鴉牆。街區樓梯上,身穿漢服、頭戴簪花的遊客沉醉於自拍。由瑞典教區老建築改造而來的非遺體驗館內,不少遊客在此製作中草藥香囊、金箔畫或植物幹花團扇。蔡林記博物館主題店門口,立有一架曾侯乙編鐘仿製品,遊客品嘗美食之餘,還可輕敲編鐘,聆聽千年古樂之聲。

圖文來源中新社

來自香港的史雲彥流連於各個小店。她表示,這裏歷史建築與休閒娛樂、美食飲品完美融合,不僅可以體驗到當地文化與生活,還能欣賞到古建築和文物,豐富了旅行體驗。

圖文來源中新社

武昌區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峰介紹,年輕人是曇華林遊客主力。為讓年輕人深入體驗傳統文化,曇華林街區推出非遺展覽、漢繡展、“曇華林古城”市集、青年創業市集等活動。據統計,今年“五一”假期,曇華林人文小鎮共接待遊客33.98萬人次。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