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線的倫敦逆襲:從普通到非凡的品牌之路

作者:紀碩鳴

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米線是一種隨處可見的日常食物,不起眼卻承載著無數人的平凡日常。然而,當這一碗普通的米線漂洋過海,落戶倫敦六年之後,卻成功打造出了一個讓人驚豔的品牌。這碗米線並不屬於中國的任何一個地域特色,但卻在異國他鄉成為華人口中的家鄉味道,並且為本地的西方客人所接受和喜愛。它的成功背後,靠的正是對市場的深刻洞察、對大眾口味的精準把握,以及以細緻入味的品質贏得客戶。

在倫敦最熱鬧的市中心利物浦,有一處沒有市中心喧囂的僻靜小巷子,冷清時幾乎沒有行人,而一碗米線卻打破小巷的寧靜吸引食客絡繹不絕。這家米線店起名「CHEW FUN」,中文名則叫「吃範兒」。「範兒」在北方人看來是一種氣派,上海人則稱之一種「腔調」。店名既沒有突出米線,也不標榜中國那個地域的特色,展示了一種感覺包容、多元的格局。

融合的味覺:沒有地域的限制,卻擁有家的味道

一直以來,食客都難以向人準確介紹Chew Fun的米線。它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雲南或者貴州米線,也不完全屬於任何一個具體地域的風味只會用「總之就是好吃」去形容。

直到創辦人說了一句令深有感觸的話:「我們特意不為這碗米線貼上地區標籤,不想讓它被任何地方的刻板印象所限制。這個味道,是屬於大的。」才令人恍然大悟,找不到出處又讓人如此熟悉的味道。
老闆的初衷,是想做出一碗能讓身在英國的中國學子,在異地嚐到一口便想起家的米線是一份鄉愁,那種熟悉感與慰藉。他說,這碗米線的味道,甚至在我們自己的家鄉也未必找得到。它不是對某個地方風味的複製,而是從無數人的記憶與情感中提煉出來的一種共鳴。

在國內,米線往往被標籤化,屬於某一個地方的美食,比如雲南米線、桂林米粉。有留英學生品味了Chew Fun米線,回到國內再也找不到它的味覺。這碗米線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獨一無二,甚至是倫敦有中國國內無。

原來,味道不必有明確的源頭,它可以是人心深處交織而成的情感與記憶。Chew Fun的米線,不僅僅是一道料理,更像是一份對身份的寄託,是一段異鄉旅程中最溫柔的慰藉。

這家米線店的創始人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不主打任何地方特色,而是以“味覺的最大公約數”為核心,融合了來自中國各地的風味,打造出一個適合眾人口味的米線品牌。這樣的策略,既避免了地域口味限制所帶來的局限性,也為品牌注入了更大的包容性和靈活性。

創始人提到,米線的製作背後,是一種對“群體味覺記憶”的追尋。他認為,人們對食物的記憶往往來自於童年的初始味覺,而這種味覺記憶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成為一種普世的感受。因此,他們將米線的湯底、調料和佐料進行了精心設計,既保留了中國菜的精髓,又調和出適合異國市場的大眾化口味。對於華人來說,這碗米線能夠喚起他們的家鄉記憶;而對於西方客人來說,這是一碗既有中國風味、又符合他們口味期待的“異國美食”。

從細緻入味到大格局:贏得客戶味蕾的祕訣

細緻,是這家米線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看似簡單的一碗米線,實際上背後有著極為嚴苛的標準化流程和細緻的製作要求。以牛肉為例,他們要求牛肉的切片厚薄均勻,不能過厚也不能過薄;牛肉的口感既不能塞牙,也不能入口即化,而是需要保持適當的嚼勁和汁水。每一款產品的口感、調料比例和製作流程,都有著嚴格的SOP標準,確保每一碗米線都能達到穩定的品質。

此外,米線的湯底和吃法也為顧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麻辣湯、胡椒豚骨湯、酸辣湯、番茄湯、泡椒湯等多種湯底滿足了不同客人的需求;而乾拌、濕吃等多種吃法,則讓顧客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這種不被定義、自由發揮的理念,讓顧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一種儀式感和尊重感。

正是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讓這家米線店從普通的快餐米線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具有格局和品牌影響力的餐飲項目。在創始人看來,這碗米線的格局不僅在於它的味覺融合,更在於它所承載的文化理念——不僅僅是滿足溫飽,而是以精緻和細膩的方式傳遞中國美食的魅力。

Chew Fun主食有四種,包括米粉、紅薯粉、油面和米飯;澆頭則分牛肉、猪肉及禽類,牛肉和猪肉的各有五款,雞鴨類有四款,外加素食;而被稱作靈魂伴侶的口味有六種,經典卤汁干拌、陳醋紅葱干拌、原味牛骨湯配送經典卤汁等等。只要走入店門,總有一款適合你。尤其是英國的年輕人,這裡成為他們工作之餘果腹的重要選擇。

除了米線,這家店還推出了豐富的小吃和素食菜單,以進一步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這些小吃來自中國各地,比如五香牛肉、炸雞、紅油百葉、台式香腸等有二十來種,既可以搭配米線一起享用,也可以作為單獨的餐點供顧客選擇。店內甚至推出了“點兩份小吃送啤酒或甜點”的活動,鼓勵顧客在店內多停留,將米線這類速食變成一種休閒和社交的體驗,而不僅僅是吃完就走的快餐模式。

素食菜單的設置,則是基於對不同飲食文化和信仰的尊重。無論是吃素的本地人,還是信仰特殊飲食規範的客人,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選擇。這種多元化的經營理念,為品牌吸引了更多元化的客群,從華人留學生到本地居民,甚至是國際遊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飲食記憶。

中國味道的國際化:讓本地人愛上“米線”

在倫敦這樣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如何讓本地人接受米線,對品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創始人坦言,對於許多西方人來說,米線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食品。因此,他們不僅注重產品本身的品質,還通過市場教育和品牌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和接受這種來自中國的傳統美食。

與此同時,他們並沒有一味迎合本地人的口味,而是堅持保留中國菜的核心特色。創始人認為,中國菜的精華在於細膩與多樣化,而這正是吸引本地人的關鍵。比如,通過讓本地人嘗試麻辣湯底或酸辣口味的米線,讓他們逐漸接受更多元的中國味道;再比如,結合季節推出季節限定的湯底和小吃,讓顧客始終對菜單保持新鮮感和期待感。

有一對英國本地的中年夫婦,隔三差五的就來Chew Fun叫上一碗米線,他們說,這口味適合他們,最重要的,這是令人難忘的中餐。

這碗米線的成功,不僅是因為它迎合了市場需求和大眾口味,更因為它在細節上做到了極致,在理念上做出了格局。它不僅僅是一碗米線,更是一種文化的傳遞和融合。對於華人來說,這裡是他們在異國他鄉找到的家的味道;對於本地人來說,這是一碗能夠打開他們味蕾的中國菜。

2019年開業至今的六年時間,這家米線店從普通到非凡,從一碗米線做到了一個品牌。一碗小小的米線,承載著的不僅是味覺的滿足,更是文化的碰撞與交融。這正是它能在倫敦立足並不斷壯大的原因,也是它成為中餐國際化的一個成功範例。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