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文萬有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37)
艾 慧
六書文萬有,唯象耀人環。
亙古矗孤寂,音形意美牽。
2024.03.19
立象盡意,孤寂永恆
——呂國英哲詩《六書文萬有》淺析
呂國英先生以二十字鑿開時空,將漢字的千年精魂凝於方寸之間。“六書文萬有,唯象耀人環”起筆如斧劈混沌,六書造字之法不僅是先民智慧,更是照亮文明寰宇的星火。一個“耀”字讓沉默的文字有了光暈,仿佛看見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的驚天動地。
“亙古矗孤寂”五字如碑碣聳立,道盡漢字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壯美孤獨。當古埃及聖書字、巴比倫楔形文字皆化作歷史塵煙,唯漢字以象為骨、以意為魂,跨越五千年依然屹立。這種孤寂不是蒼涼,而是超越時空的巍然,如同昆侖山巔的積雪,在寂靜中照見永恆。
最妙在“音形意美牽”——音如清泉擊石,形若畫意翩躚,意似幽蘭含香,美比明月當空。四者相牽相生,恰似織錦時經緯交錯,奏樂時宮商相應。漢字之美正在於此:既可橫平豎直書寫天地正氣,又能彎折勾連勾勒萬千情思。每個字都是音形意美的共生體,在方寸間包羅萬象。
呂國英此詩本身便是“音形意美”的實證:五言句式如金石鏗鳴,“矗”字如豐碑直立視覺,“孤寂”之意與“萬有”之境形成哲學張力。詩人以詩證道,以道觀象,讓我們在吟詠間觸摸到文明的溫度。
漢字是時間的琥珀,將先民的呼吸、山河的形貌、文明的悸動都凝固定格。而呂國英的哲詩,正是叩響這枚琥珀的清音,讓我們在迴響中聽見永恆。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