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361天:烏克蘭襲擊了莫斯科附近地區的一家俄羅斯煉油廠,烏克蘭指基輔公寓遭俄空襲釀6死 澤倫斯基譴責行徑惡劣

編按:俄羅斯大規模入侵烏克蘭至今已近四年,目前占據約1/5的烏克蘭領土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361天。

烏克蘭首都基輔住宅大樓14日遭俄羅斯空襲,居民清理瓦礫。(路透社)

2025年11月16日最新進展:

烏克蘭襲擊了莫斯科附近地區的一家俄羅斯煉油廠

烏克蘭周六表示,在基輔遭受致命襲擊一天後,烏克蘭襲擊了莫斯科附近地區的一家俄羅斯煉油廠。烏克蘭軍方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此次襲擊削弱敵方導彈和炸彈襲擊能力的行動。

自2022年克里姆林宮入侵以來,烏克蘭一直在俄羅斯境內發動導彈和無人機襲擊。

法新社報道,俄羅斯方面, 梁贊州州長帕維爾·馬爾科夫表示,俄羅斯防空部隊當晚在該地區擊落了25架烏克蘭無人機。

馬爾科夫在Telegram上表示,“墜落的碎片引發了一家企業的火災”,但沒有人員傷亡。

此次襲擊發生在俄羅斯襲擊烏克蘭首都基輔多處公寓樓的第二天,據最新統計,襲擊造成7人死亡。

基輔市政府官員季穆爾·特卡琴科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據報道,一名在11月14日炮擊中受傷的老婦今天上午在醫院去世。”

其他遇難者包括一對70多歲的夫婦和一名62歲的老人。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中部官員稱,周六,一架俄羅斯無人機在尼科波爾市造成5人受傷,其中1人傷勢嚴重。

尼科波爾位於第聶伯河畔,該河是烏克蘭與俄羅斯軍隊的前線。

在河對岸被佔領的地區,莫斯科任命的官員葉夫根尼·巴利茨基表示,一架烏克蘭無人機擊中了輸電線路,導致約4.4萬用戶停電。

烏克蘭指基輔公寓遭俄空襲釀6死 澤倫斯基譴責行徑惡劣

週五,俄羅斯轟炸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的住宅大樓後,造成6人死亡。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譴責此舉「極其惡劣」且散布恐懼。

法新社報導,烏克蘭當局也聲稱,在上述攻擊事件發生幾小時過後,一架俄國無人機襲擊烏克蘭南方一個市場,導致另外2人喪生。

這波攻勢是俄羅斯自2022年全面向烏克蘭揮軍以來,基輔面臨的大規模攻擊之一,攻勢波及首都多個行政區,並使今晚部分區域因停電而陷入黑暗。

烏克蘭當局指出,這波攻擊也使一家醫院、數間商店與辦公室遭殃,並有36人受傷。亞塞拜然大使館也在攻擊中受損,使亞塞拜然政府召見俄羅斯大使,提出抗議。

此外,在基輔東部,法新社記者目睹多棟高樓燒焦,數十扇窗戶與陽台被炸得粉碎。

當地一名女性居民卡爾成柯(Maria Kalchenko)站在遇襲大樓的外面。她表示,「我的頭髮著火後,我就開始試圖滅火」。而工作人員正在收拾這棟大樓遇襲後產生的瓦礫。

她告訴法新社,「多扇門被炸飛,到處都是火焰,接著火勢蔓延,鄰居在尖叫」。

澤倫斯基下週將訪問法國巴黎以及西班牙馬德里,啟動新一連串外交行程。

他譴責俄軍的攻擊是意圖製造「恐懼」。他也主張,「這是經過精密計算的攻擊,意圖對烏克蘭民眾與民用基礎設施造成最大損害」。

烏克蘭對梁贊煉油廠的襲擊正值兩國互相攻擊能源基礎設施之際,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嚴冬戰爭之前,雙方都試圖在這場持續近4年的衝突中佔據優勢。

上週,烏克蘭國家電力公司(Ukrenergo)宣布,由於工作人員正在搶修俄羅斯空襲中受損的基礎設施,全國大部分地區將陷入停電。

今年3月,烏克蘭軍隊在頓內茨克州恰西夫亞爾附近向俄軍陣地發射直徑120毫米的迫擊砲(法國媒體)

無人機襲擊與前線的戰鬥

週六,梁贊省省長帕維爾·馬爾科夫表示,俄羅斯防空部隊當晚在該地區擊落了25架烏克蘭無人機。

馬爾科夫在Telegram上表示:「墜落的碎片引發了一家企業的火災。」他還補充稱,沒有人員傷亡。

俄羅斯新聞社報道稱,處於俄羅斯控制下的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廠的局勢在一條外部輸電線路被切斷後保持穩定。

該核電廠先前一天表示,由於自動保護裝置啟動,為其供電的第聶伯羅夫斯克輸電線路已被切斷。

與此同時,烏克蘭軍隊本週在南部扎波羅熱地區遭遇了艱苦的戰鬥。

在與俄軍激戰後,烏克蘭軍隊被迫從該地區的5個村莊內撤退。

澤連斯基週四在社群媒體上發布的一段影片中表示,他當天在扎波羅熱前線與部隊官兵和其他軍方領導人會面。

他還表示:“俄羅斯人想盡一切辦法讓烏克蘭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我們正在竭盡全力保護我們的國家和全體烏克蘭人民。”

國際反應

用俄遭凍結資產援烏呼聲漸高 比利時壓力日增

支持動用俄羅斯遭凍結資產並以貸款方式援助烏克蘭的呼聲日益高漲。比利時身為關鍵角色,與歐盟執委會的談判仍陷入僵局而未能取得任何進展,在當前情況下面臨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

比利時金融機構「歐洲清算銀行」(Euroclear)持有相關俄羅斯資產。歐盟多國政府原希望在10月下旬舉行的布魯塞爾峰會上批准動用這筆資金,提供1400億歐元(約新台幣5兆元)貸款,協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但由於比利時對於這項計畫仍持謹慎態度,因此遭到擱置。

歐洲新聞台(Euronews)報導指出,這項援助構想受到歐盟執委會和各國財政部長讚許,並被視為目前「最佳的可行選項」後,各方支持聲浪不斷加大。歐盟貿易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說,這個選項是能夠最快填補烏克蘭資金缺口的方式,且不會對成員國造成額外大幅財政負擔。

他強調,援助烏克蘭應主要以「補助」的方式進行以控制債務規模,若不用凍結的俄國資產,就必須由歐盟共同舉債或由成員國分別借貸,而這些選項都會「增加財政成本」。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13日表示,歐盟成員國有3個選項可以滿足烏克蘭的資金需求,其中又以運用凍結俄羅斯資產作為基礎的戰後賠償金,向基輔提供「賠償貸款」,是最有效的選項。

在外界日益高漲的支持聲浪下,比利時的政治壓力也越來越高。然而至今仍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比利時會做出政策調整。分析認為,比利時擔憂若同意這項計畫,可能將成為克里姆林宮報復的首要目標。

針對這項計畫,比利時與歐盟執委會的談判迄今未能突破,比利時總理德威弗(Bart De Wever)要求所有的成員國須提供具有約束力的保證,確保完全共同分擔風險,並要求「最大程度」的法律確定性。

歐洲新聞台引述一名熟知談判情形的比利時官員稱,對歐盟執委會堅持賠償貸款的計畫表示遺憾;另名官員則稱,「並非零風險,實際上是有極高風險。我們無法確認這會如何影響歐元區」。

對於比利時的疑慮,杜姆布羅夫斯基斯表示,歐盟執委會正以「非常嚴肅」的態度處理這些問題,必須展現團結,風險也必須共同承擔,「採取行動本來就有風險,但若不行動則無法遏止侵略者,面臨的風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