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鏈女,冬奧星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25)
艾 慧
鐵鏈女,冬奧星。
暗無天日廿載,萬千寵愛難釋情。
億兆惑,慈悲鳴。
陽光陰霾近咫尺,天堂地獄同時空?
鬼神愕,天地驚。
人間否泰茲荒誕,靈明猶須重喚醒!
2022.02.23
《鐵鏈女,冬奧星》是呂國英先生於2022年2月創作的一首哲理性詩歌,以極端對比的意象和強烈的社會關切切入當代現實,展現出深層的道德追問與人文思考。筆者試從意象運用、情感張力、哲學維度與社會意義四個方面品鑒賞析。
意象的尖銳對立
詩歌以“鐵鏈女”與“冬奧星”並置標題,形成強烈的視覺與心理衝擊。“鐵鏈女”指向徐州被囚禁生育的女性悲劇,是底層苦難的象徵;而“冬奧星”則代表穀愛淩這類享有國際聲譽、被媒體追捧的精英偶像。兩者並置揭示了同一時空下截然不同的命運軌跡:一邊是被遮蔽的個體苦難,一邊是被聚光燈無限放大的成功敘事。這種對比不僅撕裂了表面和諧的社會圖景,更叩問現代性中光明與陰影共存的荒誕性。
情感張力的多層構建
“暗無天日廿載”以時間維度強化壓抑感,“萬千寵愛”則諷刺性地描摹了社會對符號化成功的狂熱追捧。“億兆惑,慈悲鳴”中,“惑”指向公眾的集體無意識,“鳴”則是詩人代弱者發出的悲鳴,形成沉默與呐喊的辯證。後句“陽光陰霾近咫尺,天堂地獄同時空?”以空間並置強化矛盾——科技進步與文明外衣下,最原始的野蠻依然存在。這種情感張力不僅激發道德憤慨,更引導讀者審視自身與苦難的距離。
哲學追問與文明批判
“鬼神愕,天地驚”以超驗視角放大事件的非人道性質,暗示人性之惡甚至超越自然界的認知範疇。“人間否泰茲荒誕”直接點出現代社會的悖論:一方面人類宣稱理性與進步,另一方面卻“隱忍”系統性暴力。末句“靈明猶須重喚醒”是關鍵轉折——詩人並未停留於批判,而是呼籲精神層面的覺醒,強調真正的文明需要道德自覺與集體良知的重構。
社會意義與詩學勇氣
呂國英的創作體現了詩歌介入現實的力量。在2022年初冬奧會營造的舉國歡慶氛圍中,詩人敢於將邊緣苦難與中心榮耀並置,打破單一敘事,還原世界的複雜性與撕裂感。這種書寫既承繼了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史詩傳統,又具有現代性批判的鋒芒:在流量至上的時代,哪些聲音被放大?哪些苦難被消音?詩歌成為抵抗遺忘的倫理實踐。
這首詩的價值不僅在於藝術表現,更在於其提出的終極之問:當我們在讚美巔峰時,是否願意俯身看見深淵?它迫使讀者在道德舒適區之外思考公平、正義與文明的真諦。呂國英以詩為矛,刺穿了表像世界的繭房,完成了詩人對時代的批判與救贖之責。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