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異維莫論道

異維莫論道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65)

艾 慧

異維莫論道,未醒勿言渡。

聚散窮無常,隨緣盡如故。

2023.10.31

 呂國英先生這首五言哲詩短小精悍,蘊含深邃哲理。筆者試作如下精賞——

 開宗明義,境界高遠

“異維莫論道”:開門見山,點明認知差異的根本性。“異維”喻指不同認知層次、境界或維度。直言在不同維度(境界)之間,無法真正探討“道”的本質。強調“道”的領悟需建立在同頻認知之上,否則徒勞無功。

“未醒勿言渡”:承接上句,聚焦個體狀態。“未醒”指未覺悟、未明心見性。“渡”有解脫、引導、超越之意。告誡未覺悟者,自身尚在迷途,談何引導他人?強調自覺是覺他的前提。

 洞察本質,超然應對

“聚散窮無常”:深刻揭示世間萬象的本質規律。“聚散”是現象,“窮”是徹底、窮盡,“無常”是核心。世間一切相聚離散,究其根本,皆由“無常”法則驅動,無法抗拒,亦無法預測。

“隨緣盡如故”:提出面對無常的智慧態度。“隨緣”非消極被動,而是順應規律,不強求、不執著。“盡如故”是核心:在順應中,保持內心的本真、安定與從容(“如故”)。無論聚散流轉,內在的覺性、本心始終如一,不受擾動。

 核心哲思

認知壁壘與覺悟階梯: 強調認知境界的差異是交流“大道”的根本障礙,覺悟是超越困境、引導自他的先決條件。

無常本質與隨順智慧: 深刻洞察世界運行的根本法則——無常,並宣導以“隨緣”的智慧去應對,避免因抗拒而徒增煩惱。

內在恒定與外在流轉: 在承認外在世界聚散無常的同時,指向內在精神(本心、覺性)的超越性與恒定性(“如故”)。這是面對紛擾世界得以安頓的根本。

 藝術特色

語言極度凝練: 四句二十字,字字珠璣,高度濃縮哲理。

對比與遞進: 前兩句(異維/未醒 vs 論道/言渡)形成否定性對比,後兩句(聚散無常 vs 隨緣如故)形成解決性對比,邏輯清晰遞進。

意象抽象而深邃: “維”、“醒”、“渡”、“聚散”、“緣”、“故”等詞,承載著深厚的哲學與宗教內涵。

境界超脫: 全詩透出一種看透世相、超越執著、安住本心的超脫與豁達。

呂國英此哲詩,以金石之筆,鑿破認知藩籬(異維莫論道),點亮覺悟明燈(未醒勿言渡);洞穿世事幻相(聚散窮無常),昭示安心法門(隨緣盡如故)。它既是勘破迷障的慧劍,亦是安頓心靈的圭臬。其價值在於:以極致簡練的語言,揭示了認知的層級性、覺悟的根本性、世界的無常性以及應對的核心智慧——隨順外緣而持守本真。詩中蘊含的佛理禪機與道家智慧,指向一種超越紛擾、回歸內在安定的生命境界。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