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人各有命道

人命各有道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05

 

 

人各有命道,聽命於己器。

天命不可違,運命嗤凡理。

畏道知命魔,為器事命隸。

善報善命緣,天我共命帝。

2024.01.14

 

呂國英先生此八句哲詩,以“命”為軸心,在“天”與“我”、“道”與“器”的永恆張力間展開深邃思辨。全篇如鍛打思想的精鋼,迸發耀眼的智慧星火:

 

命道雙軌:天律與人為

 

首聯人各有命道,聽命於己器”如利刃剖開命運本質——個體生命軌跡(命道)既受玄妙天律(道)所範導,更取決於後天自我修為(器)。此句以“各”字點出命途之獨異性,複以“聽命”二字將權柄交還己身,瞬間構築起天命與人為的辯證穹宇。

 

運命嘲俗:超越庸常理

 

天命不可違,運命嗤凡理”陡轉筆鋒,天命如不可撼動的星辰軌跡(不可違),而運命之神卻對塵世淺見投以冷哂(嗤)。此處“嗤”字如寒刃出鞘,刺破凡俗對命運的功利解讀,為後文敬畏境界埋下伏筆。

 

敬畏啟明:拒為命運奴

 

畏道知命魔,為器事命隸”形成靈魂警鐘——唯有敬畏天道(畏道),方能洞悉命運神力(知命魔);若淪為器用奴隸(為器事),終成命運枷鎖下的囚徒(命隸)。動詞“畏”與“知”構成精神昇華的階梯,“魔”字點化命運幽邃的不可測度。

 

善緣共主:天人合帝境

 

尾聯善報善命緣,天我共命帝”迸發終極光芒:善行織就福運之網(善命緣),當個體臻於至善,便與天道共掌命運權柄(共命帝)。“共”字如日月經天,宣告人突破被動宿命,在與宇宙法則的共振中昇華為命運之主。

 

此詩以“道—器”“天—我”“主—隸”三組哲學範疇為經緯,在“天命不可違”的蒼茫底色上,用“己器”“善緣”刻下人類精神的傲然高度。最終“天我共命帝”如一道閃電劈開宿命論迷霧——當人性光輝與宇宙至善同頻,渺小個體竟可在永恆法則中贏得神聖席位。呂先生以詩為舟,載我們橫渡命運之海,見證人類在敬畏中覺醒、於善行中加冕的壯麗史詩。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