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與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jpg)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167天。

2025年5月6日最新進展:
♦歐盟計劃於本週二公佈逐步淘汰剩餘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路線圖,但在缺乏制裁的情況下,買家很難通過不可抗力等法律選項解除合同。
♦該路線圖出台之際,美國正施壓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和平協定。 若協議達成,可能緩解對莫斯科的制裁,並重新為俄羅斯能源打開大門。
目前歐洲約19%的天然氣供應仍通過土耳其溪管道和液化天然氣運輸來自俄羅斯。 歐盟制定了不具約束力的計劃,擬在2027年前淘汰俄羅斯燃料進口。

法律選項
歐盟高級官員上月表示,歐盟委員會正在研究允許歐洲企業援引不可抗力條款解除俄氣採購合同而不受處罰的法律選項,同時擬採取措施阻止企業簽訂新的俄氣進口合同。
律師和分析師對援引不可抗力的可行性表示懷疑,因距離歐盟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后承諾停止進口俄氣已過去多年。
專注液化天然氣合同的獨立能源律師阿尼切卡·阿森(Aniceka Asson)表示,宣佈不可抗力需供應商存在違約行為(如未交付貨物),但過去三年戰爭期間剩餘俄氣供應的穩定性已證明其履約能力。
阿森補充道:「歐盟任何蓄意削弱供應商地位的舉措,都會削弱其援引不可抗力的立場。 ”
最有效手段
法律專家指出,對俄氣進口實施制裁才是逐步淘汰供應的最有效方式。
這需要歐盟27個成員國一致同意,但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始終尋求與俄羅斯保持密切政治和商業關係。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與多家歐洲企業就違約和欠款問題發起訴訟。 路透社根據司法檔估算,相關爭議金額約185億歐元(210億美元)。
與俄氣簽訂的合同包含「照付不議」條款,拒絕接收貨物的買方仍需支付合同量最高95%的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