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映千古,詩心照鴻蒙
——呂國英哲詩《酒賦》品鑒
莊鴻遠 艾 慧
酒是水的形、火的魂,是人間煙火裏最易勾連歷史與人心的物象。呂國英先生的哲慧長詩《酒賦》,以三十六聯短章立骨,借“酒”這一尋常載體,織就一幅貫通古今的文化長卷,字裏行間既是對酒史的全景回溯,更是對人性、世道與生命的哲性叩問,質樸中藏深邃,凝練裏見高遠。
這首詩最妙的,是“以酒為鏡”的筆法。先生不寫酒的甘醇清冽,卻聚焦酒與人、與史的碰撞:“池酒酒傾鼎”見商紂亡國之昏,“河酒酒催鞭”顯勾踐勵兵之勇;“義酒酒融血”是桃園結義的肝膽相照,“脅酒酒釋權”是杯酒藏鋒的政治智慧;“狂酒酒魔藝”藏旭(張旭)素(懷素)醉後揮毫的癲狂,“豪酒酒詩牽”載李(白)杜(甫)鬥酒賦詩的疏狂。每一滴酒都不是孤立的飲品,而是歷史的注腳、人性的切片——昏君因酒喪國,英雄借酒壯膽,文人憑酒抒懷,政客以酒謀局,酒的清濁始終與人心的善惡、世事的明暗同頻,恰如一面澄澈的古鏡,照見千年眾生相。
更難得的是詩中“由物及道”的哲思。全詩以“酒”字反復疊用,既似酒液在杯中蕩漾的韻律,又形成回環往復的張力,讓“酒”從具體物象昇華為精神符號。從“嗜酒酒戕生”的自我戕害,到“品酒酒延年”的怡然自洽;從“怨酒酒生媚”的兒女情長,到“道酒酒玄機”的天地哲思,先生從未簡單評判酒之利弊,而是點出“酒本無錯,飲者為要”的核心——酒是中性的媒介,它能放大人性的光輝,也能暴露人心的幽暗,正如世事萬物,利弊存乎一心,分寸藏乎一念。這種對“度”的洞察,對“境”的體悟,讓《酒賦》超越了普通詠物詩的範疇,成為一部濃縮的人生處世哲學。
讀《酒賦》如飲陳釀,初讀見史事,再讀見人心,細品見天地。呂國英先生以質樸詩句勾勒千年酒文化,卻未落入考據的窠臼,反而借酒叩問生命本質:人如何在物欲與精神間尋得平衡?如何在世事沉浮中守住本心?這杯跨越古今的“酒”,最終釀成了對人性的悲憫、對歷史的敬畏,以及對生命本真的追尋,餘味綿長,引人深思。
附《酒賦》
酒 賦
呂國英
池酒酒傾鼎 河酒酒催鞭
懦酒酒忘蜀 威酒酒開天
溺酒酒難寤 雄酒酒凜然
怨酒酒生媚 莽酒酒滋患
義酒酒融血 脅酒酒釋權
煮酒酒韜晦 詐酒酒蔽奸
酗酒酒招禍 間酒酒騰焰
刑酒酒祭刃 鴻酒酒藏淵
壯酒酒淬膽 盟酒酒銘言
狂酒酒魔藝 豪酒酒詩牽
事酒酒諫諛 愁酒酒疊歎
道酒酒玄機 緣酒酒綣繾
約酒酒設局 鬥酒酒壁觀
敬酒酒躬己 罰酒酒識顏
喜酒酒酣暢 禮酒酒承願
花酒酒縱欲 湊酒酒酬喧
炒酒酒搏利 藏酒酒養閑
嗜酒酒戕生 品酒酒延年
2023.12.31
2025.10.05校改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