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屏纏耗命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94)
莊鴻遠
嗜屏纏耗命,窮刷鏈鉤魂。
如境迷虛幻,夜晝縱沉淪。
方寸鎖寰宇,靈骸刻歲痕。
2024.02.17
方寸間的醒世歌
——讀呂國英哲詩《嗜屏纏耗命》
呂國英先生以三十字的短章,如手術刀般剖開數字時代的生存圖景。沒有鋪陳渲染,僅用直白意象便織就一場關於沉迷的醒世寓言,質樸中藏著刺骨的哲思。
起筆“嗜屏纏耗命,窮刷鏈鉤魂”,六字寫盡成癮之態。“嗜”與“纏”互為表裏,點出螢幕對人的主動裹挾;“刷”的動作與“鏈”的牽引形成閉環,將“耗命”“鉤魂”的沉重後果托出,直白得令人心驚。這不是抽象的批判,而是對無數低頭身影的精准速寫,正如其“哲思潤靈慧”的詩學內核,於具象中見本質。
“如境迷虛幻,夜晝縱沉淪”承續前意,寫盡沉迷者的精神境遇。虛擬幻影織就的“境”,成了比現實更誘人的牢籠,讓晝夜邊界消融,沉淪變得理所當然。這種對技術異化的凝視,與他另一詩作中“微屏癡牽歎宅宮”的悲憫遙相呼應,皆是對“電子囚徒”困境的詩化診斷。
末句“方寸鎖寰宇,靈骸刻歲痕”堪稱神來之筆,形成強烈的辯證張力。方寸螢幕本應是聯通寰宇的窗口,卻反成禁錮身心的枷鎖;指尖在虛擬世界遊走時,真實的靈與肉已被歲月悄悄刻下荒蕪的痕跡。這十字藏著東方哲學的通透,將“擬象”與“虛空”的思辨濃縮其中,餘味悠長。
全詩無一句議論,卻句句是叩問。呂國英以古典詩體承載現代命題,用最質樸的文字完成最深刻的警醒,恰如他“氣墨靈象”美學中“以象載道”的追求——於方寸間見天地,於日常中顯哲思,讓每個讀詩的人,都在字裏行間照見自己。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